第11章 結識許逵
- 雁柏長歌
- 丁宏
- 3992字
- 2020-11-04 20:44:40
第十一章 結識許逵
這一日,孫燧帶著葉景恩、閻順一行等人到達南昌城,走馬上任巡撫一職。
這日,孫燧與葉景恩、閻順等人在大堂內相議。只聽孫燧說道:“現在南昌城內人言洶洶,說宸濠旦暮將得天子,看來他們準備了好多年了,而我們剛來到南昌城,人單力薄,要想消滅宸濠,難吶。”
葉景恩道:“孫大人所言甚是。”
孫燧道:“不過,我們也不必氣餒,現在朝廷中有不少正義的力量是支持我們的,而且自古邪不勝正,相信會有很多力量協助我們的,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先一步步聚集力量,等準備充足了,方可與宸濠言戰。”
葉景恩道:“孫大人見識過人,屬下佩服,鄰省浙江雁蕩山的樊正、樊雄兩兄弟,不但武功高強,而且為人仗義,是屬下的好友,屬下去寫封信叫他們兩兄弟來協助我們滅宸濠,孫大人以為如何?”
孫燧道:“如此甚好。”
于是葉景恩便寫了封信派人送到雁蕩雙俠樊氏兄弟手中,沒過幾天,樊氏兄弟便來到巡撫府中,答應一起滅宸濠,于是孫燧便將他們留下來了。
這一日,孫燧正和葉景恩、樊氏兄弟一干人等在大堂內商議要事,下人進來說道:“大人,江西副使許逵前來報道。”
孫燧聽了,忙道:“快快有請。”
下人便出去了,一會兒后,只見一個四十多歲的神情俊朗的官員帶著兩名手下走了進來。
孫燧忙走過去迎接,雙方寒暄了一下,孫燧便讓人給許逵安排了下去。
這天,許逵帶著兩名手下來到城中閑逛著,忽然聽到前面有喧嘩聲,三人便走過去。
只見四五名衛兵正在和一對擺攤老漢父女搶著一筐鴨梨。只見那對父女死死地抓住那個裝有鴨梨的筐子,不讓他們搶去。
那名少女哀求道:“官大哥,求求你們,放過我們吧,我們家中就只剩下這一筐鴨梨了。”
雙方正爭執著,只見其中一名衛兵走到那名老漢身邊,喊道:“去死吧”,飛起一腳,踢向那老漢。那老漢頓時向后跌去,重重地跌坐在地上,嘴角溢著鮮血。
那名少女見了,大聲叫道:“爹。”
此時,另一名衛兵也來到那個少女身邊,也飛起一腳向那名少女踢去,那名少女也向后跌去,重重地跌坐在地上,爬向那個老漢,哭道:“爹。”
許逵見那些衛兵的衣服上都寫有“寧”字,知道是寧王宸濠的手下,便對身旁的一名手下附耳說道:“你快去衙門領一些衙差來。”
那名手下便領命奔向衙門。
許逵又向另一名手下使了使眼色,那名手下會意,走過去對著那些強搶鴨梨的其中一名衛兵便是一拳,他出手快捷詭異,那名衛兵躲不開,“砰”地一聲,向后跌去,鼻子出血。
其他的衛兵見了,便放下那筐鴨梨,將許逵的那名手下圍了,打斗起來。那些衛兵只是粗略地懂些武功,根本不是許逵的那名手下的對手,不一陣子,便被他打得七零八落,趴在地上,呻吟叫痛。
這時,許逵走過去,攙起那個擺攤老漢及其女兒,說道:“你們不要緊吧。”
那個老漢忙說道:“多謝大人出手相救。”
許逵從懷中摸出幾兩碎銀,塞在那名老漢手中,說道:“這些碎銀你們拿著,趕緊去找個郎中看看傷情吧。”
那個老漢及其女兒感激涕零,忙彎腰稱謝。
這時許逵的另一名手下領來了衙差,許逵喝道:“把這些強搶百姓財物的惡徒給我抓到衙門去。”
那些衙差領命,抓起那四五名宸濠的衛兵和許逵等人來到了衙門。
只見許逵端坐在衙門大堂上方,說道:“你們強搶民財,毆打百姓,知不知罪?”
衙門大堂上那些宸濠的手下衛兵的其中一人說道:“我們是寧王的人,你是什么人,竟敢抓我們,和寧王過不去。”
許逵拍了一下律尺,哼了一聲,喝道:“什么寧王不寧王,王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你們強搶民財,還打傷百姓,如此無法無天,不加嚴懲,那還了得。”
說完喝道:“來人吶,給我每人重重杖責二十大板。”
那些衙差領命,將那四五名宸濠的衛兵打得屁股開花,然后又遵許逵的命令,將他們丟在了大街上。
圍觀的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那孫燧聽到這件事后,知道許逵此人忠勇。這天晚上便派人將許逵請來。兩人在密室里談了起來。
只聽孫燧說道:“聽說今天宸濠的幾名手下衛兵在街上橫行不法,被許老弟嚴懲了一番,有此事否?”
許逵道:“確有此事。”
孫燧道:“那幾名衛兵都是寧王宸濠的人,許大人就不怕得罪寧王宸濠?”
許逵聽了,顯出義憤填膺的神情,哼了一聲,說道:“這個宸濠為了篡位,毒害朝廷官員,殘害無辜百姓,我許某人恨不能食他的肉,喝他的血,將他繩之以法,又豈會懼怕他。”
孫燧聽了,說道:“許老弟果然忠勇,今后老夫要滅宸濠,還請許老弟鼎力相助。”
許逵道:“孫大人說哪里話,滅宸濠不但是朝廷,而且也是江西百姓翹首以盼之事,下官自然會竭盡駑鈍,全力相助孫大人。”
經過這一晚長談后,孫燧和許逵便成為知己,結為至交。
卻說那劉鳳英辭別了葉景恩,隨劉匡義和趙鴻武他們回到北斗村后,一天天地期待著葉景恩能夠出現,來拜訪他父親。可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葉景恩并沒有出現,心中不由失望沮喪起來。
這天,她來到村口,向遠處眺望了好一陣子,并不見有人過來,不由失望了起來,用腳踢起了落在地上的厚厚的樹葉。
這時,只見趙鴻武拿著酒葫蘆走過來,似乎要出村,劉鳳英便問道:“阿武,你這是干什么呀?”
趙鴻武道:“家中來客人了,義父叫我去鎮上打點酒來。”
劉鳳英聽了,心中一顫,說道:“來者是誰啊?”
趙鴻武道:“我也不知道。”說完便走出了村口。
劉鳳英心中頓時七上八下起來,心中隱隱地說道:“來者莫非是葉大哥?”
想到這里,心中頓時緊張起來,忙跑回去,來到家門口時,見房門緊閉著,她心跳加快,推開門進去一看,只見劉匡義正和一位朋友商談著,此人并非葉景恩,心中頓時失望起來。
劉匡義道:“鳳英,你要干嘛?”
劉鳳英黯然地說道:“沒干嘛,爹。”走了出去。
這天,劉鳳英和趙鴻武奉劉匡義之命去鄰鎮買糧,回來的時候,兩人有些饑渴,便走進一家客棧坐下來酌飲起來。
這時只聽旁邊有人說道:“聽說現任巡撫孫燧孫大人已經走馬上任了。”
一個說道:“是啊。聽說我們江西的贛州大俠葉景恩正做他的下屬,協助他一起滅宸濠呢。”
另一個說道:“我們前幾任江西巡撫。”
劉鳳英聽到這里,心道:“原來葉大哥現在在巡撫府協助孫大人滅宸濠,自己要不要也去他那里呢?”
她一時間怔怔地想得出神。
趙鴻武見了,叫道:“鳳英姐,鳳英姐。”
他叫了好幾聲,劉鳳英才回過神來,說道:“什么,什么事?”
趙鴻武道:“鳳英姐,我們回去吧。”
劉鳳英道:“好啊。”
在回家的路上,劉鳳英又在想著葉景恩而有些魂不守舍了。
趙鴻武見了,說道:“鳳英姐,你怎么了,從客棧到現在一直魂不守舍的。”
劉鳳英聽了,忙回過神來,強集中精神,說道:“沒,沒什么。”
趙鴻武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笑道:“哦,鳳英姐,你一定是在客棧中聽人說起葉景恩大俠,便一直在想他了,是也不是?”
劉鳳英聽了,臉一紅,說道:“阿武,你瞎扯淡什么。”
趙鴻武道:“我瞎扯淡,你臉都紅了,還不承認。”
劉鳳英心中嬌羞,嗔道:“死阿武,你再瞎扯,看我不打死你。”說完舉起拳頭欲打趙鴻武。
趙鴻武笑道:“不羞,不羞,還不承認。”
劉鳳英聽了,嬌羞地跑過去,一邊舉起拳頭捶打趙鴻武,一邊說道:“死阿武,我看你再胡說。”
趙鴻武趕緊一邊叫道:“鳳英姐饒命,鳳英姐饒命”一邊舉起手臂遮住身子,笑著跑開了。
回到北斗村后,劉鳳英對劉匡義道:“爹,聽說孫燧孫大人已經上任我們江西巡撫,正在與宸濠對抗,女兒想去巡撫府助孫大人一臂之力,不知爹爹是否允許?”
劉匡義道:“鳳英,你果有此決心?”
劉鳳英道:“是的,爹。”
這時一旁的趙鴻武道:“只怕鳳英姐是想去和葉景恩大俠在一起。”
劉鳳英被他說中心事,臉上一紅,叱道:“阿武,你胡說什么,人家只是想去助孫大人一臂之力嘛。”
趙鴻武說道:“唉,鳳英姐,你不必害羞,要是別人,我可能會阻止,但是是葉景恩大俠,我心中是一百個支持的,因為我信得過也敬佩葉景恩大俠。”
他說完對劉匡義道:“義父,你就答應鳳英姐吧。”
劉匡義也看出自己的女兒對葉景恩有意思,他知道感情這東西最不能勉強,于是說道:“好,鳳英,既然你心意已決,那就去吧。”
劉鳳英見劉匡義答應,心中一陣高興,嘴角勾起羞澀的笑意。
這天夜晚,北斗村上空,一輪皎潔的月亮靜靜地瀉下一片月華,整個村莊沉浸在安詳寧靜之中。只見劉鳳英正坐在門口的石階上,對著月兒浮想聯翩。
這時趙鴻武走了過來,與劉鳳英并肩坐著。只聽趙鴻武道:“鳳英姐,你在想什么呢?”
劉鳳英道:“我在想以后追隨孫大人滅宸濠會是什么樣子。”
趙鴻武道:“那肯定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鳳英姐,你會不會有點兒害怕,我一想起你一個嬌弱女子整日過著刀口上舔血的生活,心中不禁有點為你擔心。”
劉鳳英道:“阿武你說笑了,自從我十歲爹教我練劍習武的那天起,我便立誓要做一個為民請命的女俠,況且我們武林中人,又豈會害怕刀光血影的生活。”
趙鴻武道:“我就知道,這才是我心目中的鳳英姐。”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趙鴻武道:“鳳英姐,你這次去巡撫府,一定要找機會向葉景恩大俠表明心跡,明白嗎?”
劉鳳英有點嬌羞地說道:“我知道,阿武,謝謝你。”
趙鴻武道:“鳳英姐,那葉景恩大俠年齡比你大那么多,你真地不介意?”
劉鳳英道:“我真地不介意,我鐘意的是他的人品。”
兩人又沉默了一會兒,劉鳳英說道:“阿武,爹近來身子骨有點差了,我不在他身邊的日子里,你一定要好好照顧好爹,明白嗎?還有,若是爹和你們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來巡撫府找我,明白嗎?”
趙鴻武道:“鳳英姐,我會的,你放心好了。”
劉鳳英道:“還有,你在照顧爹的同時,也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子,特別是你那寒癥,時不時就會發作,很痛苦的,一定要記得按時吃藥,明白嗎?”
趙鴻武道:“我會的,鳳英姐。”
這一夜,兩人聊到很晚,才散去睡了。
這天,孫燧、許逵、葉景恩和樊氏兄弟等人正在大堂上議事,下人進來報道說:“大人,君子劍劉匡義之女劉鳳英求見。”
孫燧聽了,忙道:“快快有請。”
于是下人出去了,一會兒后,劉鳳英走了進來,她環顧了一下四周,見葉景恩也在其中。
這時孫燧起身迎接,說道:“劉女俠今日來敝府有何要事啊?”
劉鳳英道:“聽說孫大人正準備滅宸濠,小女子不才,愿助大人一臂之力。”
孫燧聽了,說道:“好,我等歡迎之至。”便將劉鳳英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