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開始學理財:通向財務自由之路
- 韓中華主編
- 3891字
- 2020-11-21 20:02:48
2.3 利用儲蓄實現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是銀行在分析客戶群的基礎上,針對特定客戶制定的資本管理方案。在銀行理財產品的類型方式上,儲蓄是最常見的銀行理財類型。銀行得到客戶的授權管理他們的資金,銀行與客戶共擔投資的收益與風險。下文將介紹銀行的理財產品,重點介紹銀行理財產品的3種基本類型與5個風險等級,幫助大家購買優質的銀行理財產品。
2.3.1 注意理財產品的發行出處
每年年關將近時,銀行銷售的各類理財產品都如火如荼,一些高回報率的理財產品引起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雖然銀行的安全性相對較好,但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看看產品的發行出處。不要只看到高回報而忽視了關鍵性的細節問題。
基金、信托、國債與黃金等理財產品,銀行只是它們的一個代銷點。投資者如果想要購買此類銀行理財,最好先了解產品的業務實體(公司)和產品本身。
一些高收益的產品也伴隨著很大的風險,很多投資者都會對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有一種本能的信任感,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往往不注意合同細節。等到問題發生后回看合同時,才發現不是與銀行簽訂的合約,而銀行往往以此作為不承擔任何責任的理由。因此,投資者有必要提高對銀行財務經理推介的判斷力。不要輕易相信理財經理做出的承諾。一旦發生了問題,損失最大的還是自己。
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理財產品的發行出處。許多剛開始著手管理資產的新手可能不明白,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并非全由銀行發行。銀行不僅會銷售自營產品,也會銷售第三方機構的理財產品,也就是內行人所說的“飛單”,即銀行員工在私下銷售非銀行所有的產品,如信托、保險、基金等,以賺取差價。需要投資人注意的是,此類產品不具備銀行自身業務的“可信賴性”,如果出現問題都與銀行無關,一般會被認定為接“飛單”員工的個人行為。
因此,不建議理財新手購買發行方不是銀行的所有理財產品。首先,這類產品風險高,其次,一旦產品出現問題找不到負責的人。那么,如何識別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是自營還是和非自營產品呢?投資人可以從以下三個關鍵點入手(圖2-10)。

圖2-10 如何辨別銀行理財產品
(1)查說明書中的產品登記編碼。在銀行發布的理財產品手冊中,會有一個以大寫“C”開頭的14位數的理財產品注冊碼,投資人可以在中國理財網的搜索框中輸入14位的理財產品注冊碼,如圖2-11所示,看一看能否找到相對應的理財產品,若沒有相對應的理財產品,就說明這款產品不是銀行自營,而是銀行員工接的“飛單”。

圖2-11 中國理財網查詢產品編碼
(2)看收益率。總體上看,“飛單”的回報率特別高,通常是銀行自營產品的2~3倍,一味追求利益的投資者,很有可能落入“飛單”陷阱,導致資產受損。
(3)看合同。投資者拿到合同時不要只看個大概,而是要仔細閱讀,注意合同細節,銀行的自營產品會在合同中顯示銀行的名稱。如果沒有就是高風險的“飛單”。
不要輕易相信營業大廳工作人員做出的承諾,除非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在理財產品的合同里找到。也不要直接交錢給銀行職員,正常理財產品都會直接從指定賬戶扣款。如果銀行的工作人員請你將資金轉移到某個個人的賬戶上,也不要信他的花言巧語。理財產品的合同必須自己保存。如果需要的話,可以錄制銀行經理交流的內容,整個投資的過程必須小心謹慎。投資是有風險的,錢來之不易,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投資人必須確定已經知道了全部風險。
2.3.2 銀行理財產品的3種基本類型
隨著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崛起,銀行的存款業務日漸蕭條,這也導致銀行越來越關注理財業務。目前,銀行理財占到了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的三分之一。
需求決定供給,銀行的理財規模如此之大,是因為龐大的需求市場。銀行理財風險性低、收益穩健,發生問題不會投訴無門,深受廣大投資者的喜愛。總的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可以分為3種基本類型(圖2-12)。

圖2-12 銀行理財產品的3種基本類型
1. 保本保收益銀行理財
如果你是一個保守型的投資人,正在尋找一個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能夠維持你的收入不貶值。保本保收益型的理財產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保本保收益型的理財產品包括固定收益率產品和收益率遞增的產品。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投資者按照承諾獲得固定金額的收益,收益率遞增型的理財產品,由銀行承擔風險并支付最低收益,若有多出的投資收益,銀行和投資人共享。
保本保收益的財務管理無疑是最受歡迎的理財產品之一。原因很簡單。它可以同時保證成本和收入,這意味著風險很低,很多人在投資時最看重的就是低風險。然而,這類產品的缺點之一是收入相對較低。在目前的市場上,收益率一般不超過4%,但高于銀行的存款利率。不幸的是,這類理財產品預期壽命將要結束,因為國家頒布了法規,新規原文摘要見圖2-13。新規規定在2020年后,保本保收益型理財產品將全部退出市場。

圖2-13 《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摘要
2. 保本浮動收益銀行理財
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的前提條件是銀行保證客戶的本金安全,客戶的實際收入由實際投資收入和浮動收益確定。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則主要由客戶自行承擔。與保本保收益類的理財產品類似,保本浮動收益類的理財產品本金幾乎不會遭受損失。不同的是它的收入是在不斷浮動的。在浮動收益下,理財產品的收益可能會高于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但較低收益可能還不如銀行的存款利率。因此,這種理財產品的優劣都在于其浮動收益。可惜的是這類理財產品在2020年的新規實施后也將退出市場。
但是,在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中,有一款保本型浮動收益產品可能不會退出市場,即結構性存款。雖然被稱為存款,但它實際上也是一種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
3. 不保本浮動收益銀行理財
這種類型的財富管理產品是目前銀行實行的主流產品。望文生義,不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銀行理財就是不承諾保護資本,收益浮動難以準確預估。與前兩種銀行理財產品相比,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的預期收益更高,這被投資者們認為是對不保證本金的一種補償。不保本浮動收益是銀行向投資者推出的衍生理財計劃,產品體系相比前兩種理財產品還不夠完整。
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與不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深受普通上班族的喜愛,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這類投資者為了獲得更高的回報,具有承受風險的能力。當然,本金的輕微損失是投資人的底線。總之,常見的銀行理財產品就是保本保收益、保本浮動收益、不保本浮動收益這3種,投資人要先了解不同類型產品的特點,在自己能承受的安全范圍內選擇風險適度的金融產品。規范自己的財富結構。
2.3.3 銀行理財產品的5個風險等級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并非是萬無一失的保全本金。特別是在國家關于金融機構資產管理的新規頒布后,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被取消,剩下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投資人的收益將取決于理財產品的市場表現。因此,銀行理財產品所包含的投資風險應引起投資者的警惕。
然而,還有很多投資者并不完全了解產品說明書指出的風險水平。根據我國銀保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在出售理財產品前應當評估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并確定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目前規范的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包括5個等級,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進一步細分。
目前,國家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分類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在實踐中各大銀行對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采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根據銀率網的統計,主要有R1~R5、阿拉伯數字1~5、漢字一到五、PR1~PR5、一顆五角星到五顆五角星、A~E等常見的表達方式。風險等級從低到高,圖2-14所示的就是星級的表達方式。

圖2-14 銀行理財產品的5個風險等級
1. 一星級(低風險、謹慎型)
這種水平的理財產品是最低風險的理財,如同老人緩慢步行,最為安全。銀行保證全額償還本金。產品回報因投資表現而異,受市場波動和政策變化的影響較小。投資者的資金主要投資于高信用債券、貨幣市場等低風險產品。
2. 二星級(較低風險、穩健型)
這類理財產品并不保證本金的償還,但本金遭受損失的風險較小,收入波動不大。投資者的資金用于購買信用等級較高的產品,如AA級以上等級的債券。從市場風險上看,投資于債券等低波動理財,在股票、大宗商品、外匯等高波動產品上的投資比例非常低。總之,用于投資可以保證本金相對安全的產品。
3. 三星級(中風險、平衡型)
這種理財產品銀行不保證本金的償還,存在一定的本金受損風險,收益是浮動的,存在一定的波動,承擔中等及以上信用主體的風險,如A級以上等級的債券,原則上高波動型金融產品的比例不超過30%,產品的本金擔保比例在90%以上。
4. 四星級(較高風險、進取型)
這種理財產品并不能保證本金的償還。如同跑步,比走路快但摔跤的風險也更大。收益波動較大,投資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政策變化的影響。產品可以承擔較低信用理財產品的風險,包括債券的風險,在股票、大宗商品、外匯等方面的投資比例可超過30%。
5. 五星級(高風險、激進型)
這種理財產品并不能保證本金的償還,需要投資人承擔風險極高,收入波動較大。投資更容易受到市場和政策的影響,產品能夠承受各級信用主體的風險。可完全投資于股票、外匯等高風險金融產品,投資操作是通過杠桿放大、衍生交易等方式進行的。
一般來說,銀行將以最低風險水平(即一星級)為基準對所有理財產品進行評級,保本理財產品適合所有投資者購買,幾近于無風險產品。不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根據投資目標和投資比例,銀行會將其評定為二星級或三星級。風險管理級別被定義四星級和五星級的理財產品在銀行自營理財產品中非常少見。
銀行業的金融專家建議,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對等的金融產品。無論哪一等級的理財產品,只要有收入,就一定會有風險。很多時候,投資者看理財產品的說明書時,只會注意到收益的高低,忽視了風險警示內容。因此,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的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