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學識譜 練視唱
  • 侯德煒 孫栗原編著
  • 4086字
  • 2020-11-11 19:15:29

第一章 五線譜

許多歌曲和音樂能夠被記錄并流傳下來,得益于記譜法在實踐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五線譜和簡譜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兩種記譜方法。

一、五線譜

1.五線譜

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種較為科學直觀的記譜方法。它是在五條距離相等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音樂的一種方法。

例1-1

《過橋》就是一首用五線譜記譜的歌曲,表現了人們過橋時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

五線譜由五線四間構成,用于記錄音符的高低。

例1-2

五線譜中的五條線,自下而上依次為: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和第五線。線與線之間的部分稱為“間”,自下而上依次為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和第四間。

在記譜中,當所表示的音高超出五線譜的范圍時,可在五線譜的上、下加短橫線。這樣就擴展了五線譜的表現音域。

例1-3

在五線譜上方所加的間、線,自下而上依次為:上加一間、上加一線,上加二間、上加二線……;在五線譜下方所加的間、線,自上而下依次為:下加一間、下加一線,下加二間、下加二線……

2.譜號

通常寫在每行五線譜最左端開始處,用來確定樂音音級名稱和音高的符號就是譜號。

最常用的譜號有兩種:一種是高音譜號,另一種是低音譜號。

1 高音譜號

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變化而來,因此也被稱為G譜號,用于記錄較高的樂音。

例1-4

高音譜號

這首歌曲就是用高音譜號(如上圖方框處)記譜的一首抒情的德國民歌。這個譜號表明了第二線上的音應該唱sol,音名為G。

2 低音譜號

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變化而來,因此也稱為F譜號,用于記錄較低的樂音。

例1-5

低音譜號

這首歌曲就是用低音譜號(如上圖方框處)記譜的一首歡快的新疆民歌。這個譜號表明了第四線上的音應該唱fa,音名為F。

3.譜表

在五線譜左端標有譜號的稱為譜表。

最常用的譜表有兩種:一種是標有高音譜號的高音譜表,另一種是標有低音譜號的低音譜表。

1 高音譜表

例1-6

《理發師》就是一首用高音譜表來記譜的歌曲,它表現了理發師理發時嫻熟的動作和快樂的心情。

2 低音譜表

例1-7

這是一首用低音譜表來記譜的歌曲,它表現了輕松、愉快的音樂形象。

4.音名與唱名

在音樂中,音名是指每個樂音所具有的名稱,它是固定不變的。唱名是指演唱時所使用的名稱。

1 音名

通常用英文字母C、D、E、F、G、A、B來表示。

例1-8

《歡樂頌》是一首莊嚴、宏偉的歌曲,表現了萬眾歡騰的場面。上例歌曲的音名為E E F G ︱G F E D ︱C C D E ︱ D C C ︱。

2 唱名

通常用do、re、mi、fa、sol、la、si來表示。

例1-9

同樣是這首歌曲,唱名為mi mi fa sol ︱sol fa mi re ︱do do re mi ︱re do do ︱。

5.唱名法

唱名根據需要,可以分為兩種:在演唱時,唱名固定不變的是固定調唱名法;唱名可變的是首調唱名法。

1 固定調唱名法

固定調唱名法中各音的唱名是固定的,即音名與唱名相一致,也就是把音名C、D、E、F、G、A、B,固定唱做do、re、mi、fa、sol、la、si。

固定調唱名法是不隨調號(調號是用以表明主音高度的記號)的變化而改變唱名的。

例1-10

《小星星》是一首G大調、簡單明快的法國兒歌。上例歌曲的音名為G G D D | E E D | C C B B | A A G |,它的固定調唱名是:sol sol re re ︱mi mi re ∣do do si si ∣la la sol ∣。

2 首調唱名法

首調唱名法也被稱為移動do唱名法,它以相對音高為基礎,各音的唱名依調號的變化而變化。例如,C大調以C音唱do;F大調以F音唱do;G大調以G音唱do。小調以其主音為la,如a小調以A音唱la,b小調以B音唱la等。

例1-11

還是這首《小星星》,采用首調唱名法,即G唱成do,A唱成re, B唱成mi,C唱成fa,D唱成sol, E唱成la,# F唱成si。那么,這首歌曲的唱名就是:do do sol sol ︱la la sol ∣ fa fa mi mi ∣re re do ∣。

6.變音記號

歌(樂)曲中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所使用的記號,稱為變音記號。

在歌(樂)曲中,常用的變音記號有五種:

1 升記號(#)

升記號是表示將升記號右邊的音升高半音[注] 來演奏(唱)。

例1-12

這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 中的記號就是升記號,表示將右邊的音升高半音,唱成#sol(#G)。

2 降記號(b)

降記號是表示將降記號右邊的音降低半音來演奏(唱)。

例1-13

這是一首歡快的英國民歌, 中的記號就是降記號,表示將右邊的音降低半音,唱成bsi(bB)。

3 重升記號(x)

重升記號是表示將重升記號右邊的音升高一個全音[注]來演奏(唱)。

例1-14

這是一首活潑的樂曲,中的記號就是重升記號,表示將右邊的音升高一個全音,唱成×fa(×F)。

4 重降記號(bb)

重降記號是表示將重降記號右邊的音降低一個全音來演奏(唱)。

例1-15

這是一首輕快的樂曲, 中的記號就是重降記號,表示將右邊的音降低一個全音,唱成bbsi(bbB)。

5 還原記號(

還原記號是表示把已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高度來演奏(唱)。

例1-16

這是一首委婉的樂曲,中的記號就是還原記號,表示將本應該唱成#sol(#G)的音還原為sol。

二、音符

在歌(樂)曲中,用于記錄音高的音樂符號,簡稱為 “音符”,可以分為單純音符與附點音符。

1.單純音符

單純音符就是無任何附加的純粹的音符。

單純音符由三部分組成:符頭(空心或實心的橢圓形符號)、符干(與符頭相連的短豎線)和符尾(與符干相連的小弧線),如下圖所示:

例1-17

常見的單純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

不同時值的音符能夠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

例1-18

《念故鄉》是根據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二樂章的主要旋律改編而成的歌曲。最后一小節全音符的使用能夠使得音樂圓滿地終止,它具有收束感。

例1-19

這是一首催人奮進的歌曲。旋律中二分音符的使用使音樂更加昂揚、堅定。

例1-20

《小星星》是一首節奏明快的法國兒歌,旋律中四分音符的使用使音樂更加純真、愉快。

例1-21

《香檳詠嘆調》是一首節奏緊湊的歌曲,旋律中八分音符的使用使音樂更加輕快、活潑。

例1-22

這是一首熱烈、歡快的藏族民歌,旋律中十六分音符的使用使音樂更加熱情、跳躍。

單純音符的形狀不同則時值不同。以全音符為標準,依次二等分,就會形成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如果全音符唱四拍,那么,二分音符就唱兩拍,四分音符就唱一拍,八分音符就唱半拍,十六分音符就唱四分之一拍,三十二分音符就唱八分之一拍。如下表所示:

例1-23

2.附點音符

符頭右側記寫一個小圓點的音符,就稱為附點音符。

附點是增長音符時值的符號,其作用是延長左邊音符時值的一半。也就是說,若一個音符的右邊帶有一個附點,那么就表示該音符的時值在原來的基礎上還要再延長二分之一。

常見的附點音符有:附點全音符、附點二分音符、附點四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附點十六分音符和附點三十二分音符。

不同時值的附點音符能夠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

例1-24

《荒城之月》是一首日本民歌,旋律中附點二分音符的使用使音樂更加孤寂、蒼涼。

例1-25

這是一首優美、抒情的樂曲,旋律中附點四分音符的使用更好地表現了圓舞曲典雅的風格。

例1-26

《念故鄉》是一首抒情、優美的歌曲,旋律中頻繁出現的附點八分音符表現了作曲家濃濃的思鄉之情。

由于附點十六分音符和附點三十二分音符在歌(樂)曲中出現得比較少,因此就不一一舉例了。

附點音符的形狀不同則時值不同。如果附點全音符唱六拍,那么,附點二分音符就唱三拍,附點四分音符就唱一拍半,附點八分音符就唱四分之三拍,附點十六分音符就唱八分之三拍,附點三十二分音符就唱十六分之三拍。如下表所示:

例1-27

3.延音線

延音線是記寫在兩個或多個相同音高的音符(無論其時值是否相同)之間的弧線。用延音線記寫的音符要連續演唱,即一次唱出延音線連接的所有音符的總時值。

例1-28

天鵝湖

柴科夫斯基 曲

《天鵝湖》是一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樂曲,方框中的兩個A音之間的弧線,就是延音線,這兩個音只唱(奏)一次,要連續演唱兩拍半。

三、休止符

休止符是表示音樂在演奏(唱)中休息、休止的符號。休止符分為單純休止符與附點休止符。

例1-29

這是一首抒情的印尼歌曲,方框中的符號就是表示旋律休止的符號,統稱為休止符。

1.單純休止符

休止符的時值比例關系與音符的時值比例關系是相同的。其區別在于音符為有聲狀態,而休止符為無聲狀態。

單純休止符有: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和三十二分休止符。

不同時值的休止符能夠表現出不同的音樂效果。

例1-30

《訴說》是一首活潑、歡快的鋼琴曲,全休止符表示整個小節的休止,它的使用使左手的伴奏部分安靜下來,起到了突出旋律的作用。

全休止符是比較特殊的休止符,它不僅可以在不同節拍的歌(樂)曲中表示整個小節的休止,還可以表示四拍的休止。

例1-31

這是一首輕松、愉快的捷克民歌,旋律中二分休止符的使用使樂句有了明顯的結束感。

例1-32

這是一首優美、抒情的俄羅斯民歌,旋律中四分休止符是樂句之間的稍許停頓,使演唱者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呼吸。

例1-33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法國民歌,旋律中八分休止符的使用使音樂更加富有動感。

例1-34

這是一首快速的練習曲,旋律中十六分休止符的使用使音樂形象更加靈動、敏捷。

單純休止符的形狀不同則時值不同。以全休止符為標準,依次二等分,就會形成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如果全休止符休止四拍,二分休止符就休止兩拍,四分休止符就休止一拍,八分休止符就休止半拍,十六分休止符就休止四分之一拍,三十二分休止符就休止八分之一拍。如下表所示:

例1-35

2.附點休止符

休止符右側記寫一個小圓點的休止符,就稱為附點休止符。

附點的作用是延長左邊休止符時值的一半。也就是說,若一個休止符的右邊帶有一個附點,那么就表示該休止符的時值在原來的基礎上還要再延長二分之一。

常見的附點休止符有:附點全休止符、附點二分休止符、附點四分休止符、附點八分休止符、附點十六分休止符和附點三十二分休止符。

例1-36

奏鳴曲

貝多芬曲

這是一首快速、有生氣的奏鳴曲,旋律中附點八分休止符的使用使音樂更加戲謔、幽默,塑造了神經緊張的鋼琴家形象。

由于附點休止符在歌(樂)曲中出現得比較少,因此就不一一舉例了。

附點休止符的形狀不同則時值不同。如果附點全休止符休止六拍,那么,附點二分休止符就休止三拍,附點四分休止符就休止一拍半,附點八分休止符就休止四分之三拍,附點十六分休止符就休止八分之三拍,附點三十二分休止符就休止十六分之三拍。如下表所示:

例1-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肇州县| 龙海市| 汪清县| 开平市| 南投县| 漳平市| 鹿邑县| 麟游县| 收藏| 玛纳斯县| 门头沟区| 南平市| 安乡县| 黔西县| 舟曲县| 天祝| 漠河县| 潞城市| 肇州县| 怀安县| 星座| 伽师县| 囊谦县| 菏泽市| 临潭县| 巴东县| 石城县| 手游| 清镇市| 平邑县| 宝清县| 高清| 自贡市| 绍兴市| 宜兴市| 腾冲县| 郧西县| 平遥县| 忻城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