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王權之上
- 護國令
- 風吹紫陽
- 3206字
- 2020-09-12 22:22:31
葉燭陰站起身,把聲音抬高:“九黎國愿舉國力,祝陛下除去此患。”說罷俯身行禮。
“九黎王言過了吧,誰不知道這九黎遠在大理,與燕海萬里之遙,如何相助啊?”丞相章崇微微笑道。
“因為。”葉燭陰沒有抬頭,沒有人能看清他現在的神情:“小王愿留在曌京,輔佐陛下。”
“?!”太宗怎么也沒想到葉燭陰會來這么一手,不止太宗,在場所有人,甚至包括葉燭陰帶來的使臣都瞪大了眼睛。太宗為了壓抑住自己的驚訝,太宗干咳了兩聲:“咳咳,葉王說笑了,卿也是一國之君,怎可為了給大齊討逆,全廢國事啊。”
“九黎國事,小王已經安排好了,陛下寬心。”葉燭陰仿佛早已下定決心:“為表小王臣子之心,只要陛下同意,九黎隨即獻上故土戰(zhàn)象一萬,小王親自為陛下操練出一支戰(zhàn)象大軍,以贈陛下。”
“窸窸窣窣……”大殿上頓時充滿了嘈雜的耳語,大家都在瘋狂討論著九黎國這莫名其妙的慷慨。
“咳。”太宗又一聲干咳,朝堂重歸寧靜:“卿如此重禮,朕怕是受之有愧啊,莫不是,愛卿有何想要朕賞賜之物?”太宗想把話說明白,衛(wèi)心聽到了太宗這么說,臉也是紅一陣白一陣,生怕葉燭陰討要那份“禮物”。
“陛下隆恩于九黎,九黎早就想報答大齊之恩澤了,小王深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若齊衰,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只是假如,那我九黎也定然無法獨存。不過小王也確實有那么一絲私心……”葉燭陰頭頭是道,說得滿朝文武連連點頭,去細細琢磨的就只有太宗、衛(wèi)心和衛(wèi)磐三人了。
“有何私心啊?”太宗更關心這個“私心”為何物。
“那便是橫刀立馬,在巍巍青史上留下一筆。”葉燭陰微笑著再次俯身行禮,結束了自己的發(fā)言。
如此再拒絕,便顯得大齊皇室太過小氣了,太宗只能告訴自己這是一件好事了:“九黎王仁義無雙,可蓋天地,朕準了,敕封九黎王葉燭陰為滇國公、平北將軍,加九錫,任戰(zhàn)象軍總指揮,副領北境軍事。”
“謝主隆恩。”葉燭陰叩拜于地:“只是,這九錫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為何啊?”太宗起身俯視著跪在地上的葉燭陰。
葉燭陰并未起身,頭依然貼在地上:“九錫,大功之臣可受,小王乃一偏地藩王,葉家也是有大齊蒙蔭方茍活至今,九錫對于我九黎是僭越,小王斷不敢受,還望陛下成全。”
太宗這個九錫的“陷阱”被葉燭陰擋下,于是太宗再次試探:“九黎王已至壯年尚未婚配,莫不是想讓朕為卿做這媒人?”衛(wèi)心聽到了這番話狠狠地瞪著太宗,只不過太宗背對著長公主看不到長公主那可怕的眼神。
“如今雖天下一統(tǒng),但是還有很多是陛下,也是我們臣子需要做的,兒女私情,可暫放一邊,天下安定,讓更多的百姓成了家,更為重要。”葉燭陰抬起了頭,義正言辭。
太宗的試探被葉燭陰擋了回來,太宗內心也是暗暗稱奇:“九黎王忠勇,朕心佩之,那朕就換個封賞,賞九黎王葉燭陰布千匹,金萬兩,曌京宅地任卿挑選,挑中了,朕親自派人為卿設府。”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葉燭陰再度叩拜,而在叩頭的一瞬間,衛(wèi)心發(fā)現了葉燭陰的目光。
盯著自己……
絕沒有那么簡單。
……
“誒誒誒~皇姐皇姐,朕現在好歹是一國之主,松手。”
“長熙知道陛下翅膀硬了,要不然剛才在那天啟殿上怎么敢給葉燭陰說媒?!”衛(wèi)心陰陽怪氣,手上也沒準備停下。
太宗從小就斗不過姐姐,就算當了皇上也改變不了:“哎喲喲,皇姐朕知錯了,皇姐饒了朕吧,朕只是想詐一詐那葉燭陰究竟要來干什么?朕見過排兒子去別的國家做人質的,可沒見過自己過來當人質的啊,還有一萬頭大象,一萬頭啊,朕給他九錫他不要,朕…誒誒……朕給他說媒他也不要,只要了些官銜和金銀布匹,皇姐不覺得奇怪嗎?痛痛痛…”
“哎喲。”太宗一聲慘叫,衛(wèi)心松開了手,氣憤地抱著胸:“陰陽怪氣的葉燭陰,究竟要搞什么名堂?”
太宗委屈地揉著自己已經發(fā)紅的耳朵:“先看一看吧,這里是曌京,不是他的云南府,他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皇姐放心吧,朕是不會讓你嫁給你不想嫁的人的。”
“你倒是敢?”衛(wèi)心坐在一旁的座位上,拿起了宮人剛呈上來的茶,剛拿起來,衛(wèi)心愣了片刻,小聲開口:“那,那邊怎么樣了?”
太宗是最了解衛(wèi)心的人了,立馬領會了衛(wèi)心問的是什么:“前段時間來了些消息,說的都是公事,這段時間倒是沒有來信,想必是沒有什么情況吧。”
“他…他沒說別的?”衛(wèi)心依然僥幸地問著。
太宗搖了搖頭,衛(wèi)心的神色更加低沉了。
“哦,說到他,朕倒是忘了吩咐下去重要事情了,那皇姐,朕就先走了。”說完太宗起身離開了。
“起駕……”隨著門外太監(jiān)的一聲喊,自己的寢宮再度陷入了死寂。
…
“興炆……”
……
“派遣官員?”剛剛從曌京回到中山王府的衛(wèi)磐沒有休息,而是整理起這些日不在時沒有處理的文件,其中一封來自潞州的信函引起了衛(wèi)磐的注意。
里面講述了有兩個手持中山王府令的官員以中山王欲造編鐘之由前來潞州巡視,并且還擅自調查了潞州瘟疫之事。
“中山府令……”衛(wèi)磐捋了捋自己已經存在著白絲的胡須:“來人!讓世子速來見本王。”
“回稟王爺,世子外出未歸。”
衛(wèi)磐并沒有驚訝,他其實已經知道答案了,不過他心存僥幸:“世子可有說他去到哪里了?”
“世子沒有說。”管事轉了一下眼珠,再次拱手:“但是,小的發(fā)現世子是向潞州方向去的。”
不出所料。
“世子瀏覽過這些信函?”衛(wèi)磐把信輕輕地扔在了地上,信慢悠悠地飄到了管事面前。
管事急忙跪下:“王爺,您走之后小的加緊看護正殿,絕對沒人進來過,也沒人動過信函,王爺您是知道的,這么多年……”
衛(wèi)磐伸出手,示意管事閉嘴,管事也很聽話地停止了發(fā)言。
“哦。”衛(wèi)磐理了理思緒,繼續(xù)問道:“那件事辦得怎么樣了?”
“回王爺,已經辦妥了。”管事很清楚衛(wèi)磐問的是什么。
“下去吧。”衛(wèi)磐示意管事出去,但隨后又停止了這個動作:“等等,去搜一搜世子的房間。”
“是。”管事拱手出了門。
衛(wèi)磐心里裝了太多事了,一時間他也抓不住重點。
“爹爹?”一個稚嫩卻很清朗的聲音穿過了衛(wèi)磐的耳畔,這個聲音一掃衛(wèi)磐內心的陰霾。
“梁兒啊,快來。”衛(wèi)磐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這個時候,他也從一個王變回了一個父親。
“是。”君梁像一個小大人一樣拱了拱手,一路小跑跑到了衛(wèi)磐面前:“爹爹可是有什么煩心的事?說給梁兒聽吧。”
“哈哈哈哈,等梁兒長大了,爹爹一定讓梁兒替替爹爹分憂。”衛(wèi)磐臉上笑意更深了,不過衛(wèi)君梁卻露出了不開心的神色。
“爹爹,梁兒已經長大了,梁兒已經可以替爹爹分憂了。”衛(wèi)君梁嘟起了嘴,顯然他對別人覺得他是個孩子很介意。
衛(wèi)磐見衛(wèi)君梁不肯罷休:“好好好,梁兒長大了,那梁兒替為父辦件事如何啊?”
衛(wèi)君梁一聽衛(wèi)磐有事相求,眼前一亮:“什么什么?梁兒定當全力以赴!”
“你也知道,你的蕓姐姐打小身體就弱,性子也柔,而這身邊也沒個人照顧,你的哥哥你也清楚,三天兩頭到外面瘋跑。至于爹爹,更是事務繁忙,無暇顧及,梁兒你要時時刻刻陪著你蕓姐姐,如果梁兒和你蕓姐姐遇到了什么事情,有趣的見聞也好,多于爹爹分享分享,也算爹爹對你蕓姐姐用了一份心了。”衛(wèi)磐說著,眼中滿含深意。
衛(wèi)君梁一拍胸脯:“就算爹爹不說,梁兒也在時常照顧著蕓姐姐呢,與爹爹分享嗎,梁兒明白了,蕓姐姐那邊就交給梁兒,爹爹放心吧。”
“好。哈哈哈…”衛(wèi)磐攬過衛(wèi)君梁,寵溺地揉了揉衛(wèi)君梁的頭。
……
“先歇歇腳吧…”花白寧望著前方一家簡陋的客棧說道,也不知道她是在和自己說話還是在和身后的“人偶”說話。
二人走進客棧,里面人不少,但是卻不見生氣兒,連伙計也是無精打采,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到二人面前,有氣無力地說道:“客官您是打尖還是住店?”相比二人,仿佛這個伙計才是剛經歷過一場大劫一樣。
“先上兩個菜,兩份米飯,一壺茶,然后給我們收拾兩…”剛想說準備兩個屋子的花白寧,看了看旁邊形如傀儡的皇甫陽,嘆了口氣:“收拾一個房間,今晚我們住在這里,晚上有熱水嗎?”
“有,等晚上給您送去,就這些么?”伙計語氣依舊平平淡淡,拿著小筆胡亂地在他的小簿里記著。
……
不一會兒,飯菜上桌了,花白寧剛要動筷,只見皇甫陽拿起盤子,風卷殘云之勢,連花白寧面前的米飯都被吃了。
“……”
一陣喧囂過后,皇甫陽重歸平靜。
“……”花白寧靜靜地看著依舊呆滯的皇甫陽。
“伙計,再上一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