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下)拿下

呼達兄弟聞聲,朝正房一看,五個人緩步步出書房,早有隨從點起火把,這五人兩老三少,看衣服,可以看出這五人間那個六旬老者,白面長須,身著白袍,腰系玉帶。大概就是太尉楊文忠。右邊兩位,長相威猛,身穿緊身短靠,后披武士氅,一手中提刃,一手中托戟。正是隨楊大人來的鄭京二將。左邊一位,身著官府的年輕人肯定是楊京龍無疑。最左邊的那位就是他們心中扎手的正點子金正金大爺。

二人細看金正,這金大爺七尺多高的身材,古銅色的面瞠,濃眉細目,身穿紫銅色長袍,腰系板帶,往那一站如巨松臨淵,泰山擋河。一副宗師氣派。

金大爺把手一拍,頓時前院后門各處早已點起火把燈盞,將整個府衙照的明如白晝,不時傳來稟報聲,“稟大人并未再發現敵蹤,再無賊跡”。

原來,金大爺今晚的布置,確是非常周密,前后左右整個府衙,全埋伏了捕頭和兵卒,這呼達兄弟二人剛一進府,就被發現了,只是前院的人早就接到金正嚴令,如有敵進來時不得攔截,今晚要引敵上鉤,來個關門打狗。所以呼達兄弟才能如入無人之境,直入書房這處大院。

金正把手一揮,杜方宋亮,率領眾人退開幾步,但并不放松,仍是圍著這兄弟二人。金正冷笑一聲:“二位好大的膽子,竟敢深夜入府衙,敢情是不要命了”。呼達山嘿嘿一笑:“金正,別來這套,爺們若怕你,就不來了,告訴你,我們兄弟就是沖欽差來的,你著家伙吧”。

呼達山說完,搶鞭就往上沖,呼達石緊隨其后,為大哥掠陣,金正正要上前,親戰呼達兄弟,鄭高二將早忍不住了,一輪刀一抬戟,攔住金正,“金老爺子,殺雞要用牛刀,用不著你動手,看我們兄弟的。”各自接住一個,和呼達兄弟打在一起。

這呼達兄弟,自幼生于北國,六歲即被其師“神鞭真人”達休收為徒弟。從小扎下根基,先是內功,后是鞭法,二十歲出道江湖,在北國鮮有敵手,創出了“銀鞭無敵”的綽號,只是后來在一次打賭時,遇到大遼國南院大王,楚王耶律興,被楚王看中,欲招為待衛,二人不愿。是楚王的待衛統領總管耶律斜,憑一對雙拳,不過三十回合就將呼達兄弟二人收服。因此上呼達兄弟是除耶律統領外,眼高于頂,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但二人這回一動上手,收中不由一驚,心想“今日照怕討不了好去”。這鄭高二將,都出身于武將大家,其祖皆為大宋開國元老,歷代以武傳家,為國效力。二人雖馬上將,不擅跳躍縱閃,不及呼達兄弟二人靈活,但二人的兵器有利,一是春秋大刀,重四十斤;一是方天畫戟,重三十六斤,都是大而長的重兵器,刀戟輪起來,二丈方園,水潑不透,針插不進。刀風凜例,逼得呼達山不住跳躍躲閃。手中銀鞭在刀光中左躲右避,卻無法攻進去,空有絕妙鞭法,卻被鄭通六十四路春秋刀法逼得無處可使。也幸虧輕功比鄭通高一等,才不至于喪身大刀之下。

呼達山苦戰,呼達石也好不到那去。高猛的方天畫戟,源出于高家槍法,乃是當時一絕,三十六路戟法,既有大開大闖,拙正無比的硬攻,也有變幻莫測,奇巧無限的妙殺。呼達石使開二十四路蒼龍鞭法,與高猛力戰四十回合,就有點頂不住了。雙眼發花,眼前身后都是高猛的戟尖,一個不小心。跳開的慢了點,被高猛的戟桿掃倒在地,剛要跳起,高猛趕上一步,用戟上月牙刀一壓呼達石的脖子,“別動,小子起來可掉腦袋”。過來幾個捕頭,鐵鏈鐐銬,將呼達石擒獲。

呼達山見兄弟被俘,心中發慌,鞭法就亂了,鄭通暗自高興,掄刀緊逼,呼達山連退數步,鄭通抬刀又剌,呼達山剛要閃躲,那知旁邊杜方從背且看他不注意,猛然一抖長鏈,攔腰掃來,前有刀刺,呼達山躲無可躲,只好向右一滑身,一提丹田氣,硬扛這一鏈。

杜方是金正的左右手,在真定府也干了十幾年,武功雖比不上呼達兄弟,可也不是易與之輩,這下含憤出手,更是用上了十二分的氣力。因此一鏈下去,呼達山踉蹌幾步“撲通”一聲躺在地上,旁邊的幾個捕頭,眼急手快,縱身過去按手拉腳,也綁了起來。

金正緩步向前,走到呼達兄弟面前,歷聲喝“小子,事已至此,還不肯說出來歷嗎?”呼達山把口一張“呸,金正,有本事一對一的打,暗中偷襲,算什么本事,想問我等來歷,休想”。

金正知道這等江湖人士,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想憑幾句話讓他合作,那是不可能,也不費話,疾抬右臂,食指連點,呼達山的巨闋,笑海,舟田三穴,只見呼達山登時兩眼通紅,額頭上青筋支跳,渾身上下不住顫抖。片刻工夫,大汗已是滿頭滿臉,但呼達山也確是硬漢子,饒是這招,仍是咬牙硬挺,不發一言。

呼達石看哥哥的樣子,知道金正使的是少林秘技,分筋搜骨點穴術。知道這種功夫點在人身上,痛苦萬分,心想:“反正今晚之事,早已在耶律統領料想之中,如今敵方精銳盡出,我兄弟被擒。以耶律統領之精明,想必已察看明白,我兄弟已完成任務,硬抗無益,大哥一身功夫得來不易,保命要緊。”

想到此,呼達石高叫一聲。“金老爺子我兄弟認栽,愿招詳情,快解開我大哥重穴,只要不傷我兄弟二人,我等決不撒謊。”金正聞聽,哈哈一笑:“小子早說這話,還何用如此受罪”。指出如風,解開呼達山的穴道,呼達山長出一口氣,把頭一低,一聲不吭,坐在地上。

金正招呼達石一拱手:“小子,我金山也算是江湖人士,只要二位肯招,我金某決不為難二位”。

呼達石心中冷笑,面上卻是不漏聲色,道:“金老爺子,我兄弟久聞鐵拳神捕盛名,本不敢來招惹大駕,只是上命所差,身不由已而已,但愿金老爺子在得知實情之后,能放過我兄弟性命”。

金正聽完,哈哈一笑,“我金某言出如山,即使歷位大人,也不會駁我薄面,朋友請講”。

呼達石這才一五一十講起這次到真定府的實情,原來大遼當今皇上耶律緒。自從十數年前登基之后,就整頓朝政,編練兵馬,休養士卒,十幾年下來,已是國庫充足,兵強馬壯,國務一日強似一日。尤其是遼國所占地方,草原居多,多產好馬。連宋國所用戰騎,也多是用重金從遼國偷偷買來的。因此遼國鐵騎,到這年已是縱橫北國大漠,無有敵手,最近遼國皇上從派在宋朝的密探得知,宋朝皇上三帝真宗近年來縱用丞相丁謂,不納忠言,北部邊境防衛也由于勇將謀帥,不服丁謂擅權,各自之間勾心斗角,無力整頓邊防,日見空虛。因此與南院樞密使楚王耶律興,北樞密院使齊王耶律高密議,準備在秋高馬肥之際,以鐵騎三十萬攻略宋國北部。計議已定,由楚王任平南都招討使,統帥征集兵馬,不料半月以后忽自宋京開封傳來密探急報,說是興兵南進之議,宋廷已經知道,并密派太尉楊文忠為河北路兵馬都督,即日北上,部署防御之計。

情報傳到遼國南樞密院,楚王大驚,急招帳下謀士猛將商議,如罷兵不進。如今兵馬已集,雖未開戰,糧草兵餉已耗去大量錢財,此時散去,一則再招不易;二則耗去錢糧白忙一場,不僅士卒怨恨,恐怕朝中早已伺機而動的開平王耶律飛更會趁機攻訐,權位不保,但要進兵,報密報云,這次楊文忠北上之前,宋室君臣早已議定,根據遼國的進兵方略,大集兵馬與遼國在邊境決戰,宋知遼,遼不知宋,恐怕勝算不多。

眾人商議多時,還是待衛統領耶律斜道:“既然宋兵已知我計劃,我們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屬下不才,愿率部下猛士化妝深入宋境,伺機從楊文忠處盜取宋國計劃,也針鋒相對,克敵制勝”,眾人計議許久,認為也只有如此。

楚王耶律興命令侍衛統領耶律斜帶領王府侍衛八名為頭隊,潛入宋境,一直跟蹤到真定府,一路上因防護嚴密無法下手。

呼達石講到這兒,確實是全為實情。金正聽著也不象有假話的樣子,又問道:“那么你二人到府中盜取計劃,耶律斜等那去了”?

呼達石道:“我等八人到真定府后,看到老將軍進城,知道必進府衙休息,因此統領帶我等到城西斜山莊落腳,那有我國坐探,本來今晚準備一體到此盜圖,但剛剛天黑時忽接飛鴿傳書,不知何事,耶律統領帶著另五人星夜奔雄州而去,去時交代,命我兄弟繼續監視,如有機會也可動手,我兄弟二人貪功,才落入埋伏”。

金正聽畢,覺得沒有什么破淀。況且剛才呼達石、呼達山兄弟二人激斗入于下風,并無來救,可能是遼國確是有事,其他人已調走,但即使如此,也大意不得。

金正讓杜方、宋亮將兩位俘虜關入大牢,隨令眾衙役各歸其位,熄燈滅火,再使埋伏,以備敵探,隨后一轉身,對楊文忠和鄭高二將道:“太尉,兩位將軍,敵探已擒,眾位大人一路勞乏,還是繼續休息吧”。

楊文忠點點頭道:“賢弟請多費心”。隨后轉身,和鄭通、高猛回書房休息。眾人也依令而行,各去埋伏。頓時滿院燈滅,全部熄滅,府衙又變成了一座黑黑沉沉莫測高深的十面埋伏陣。

金正看到眾人都已各就其位。想了一想,一式“梯云縱”,腰身一翻,輕飄飄竄上書房屋頂上,隱身中間高脊之下,凝目四望,沒有動靜,隨后轉身,使開“飄云飛”輕功身法到前后院各處巡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旬邑县| 阿拉善左旗| 永安市| 民勤县| 新民市| 兰州市| 瓦房店市| 台中市| 靖江市| 商洛市| 卢龙县| 江山市| 宁阳县| 临高县| 石首市| 南川市| 内江市| 汉源县| 平果县| 华池县| 德格县| 连州市| 延津县| 启东市| 昌图县| 玉龙| 宁南县| 东港市| 秀山| 福州市| 名山县| 航空| 丘北县| 新沂市| 宝鸡市| 通化县| 温泉县| 齐河县| 顺昌县|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