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碧云觀

明前不知道王夫人和父親在背后盤算的事。月余后,于先生和云老女官結(jié)束了教習辭別范府。說能教給范小姐的都已經(jīng)教給她了。

離別時,明前又喜又憂,還有些傷心。喜得是學業(yè)已經(jīng)過關(guān)了,憂的是不知道未來還有什么等著她。傷心的是七年間她與兩位老師結(jié)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與女先生于秀姑,更是亦師亦友。于秀姑見她淚眼婆娑,拉著手不舍得放開。便笑說,自己住在中原欽州,非是天邊,將來還會有再見面的一日呢。明前才收拾起了離愁傷感。而后的日子她如往常般的看書習字。

* * *

清明時分。明前準備去京郊碧云觀做一場小型法事,悼念亡母王玉貞夫人。順便也讓李氏去京郊的平民墳場去掃墓。

四月二日祭日當天,明前拜別父親范勉,帶了養(yǎng)娘李氏、兩名大丫環(huán)和幾個仆婦婆子,又帶了二十多名家丁護院。由范府二管事領隊,帶著兩車祭品和布施等物,浩浩蕩蕩地去了碧云觀。

碧云觀是京城地界最著名的道觀。傳說道家老祖老子騎青牛出關(guān)前,就在這里起程的。看到這片土地青丘連綿,碧空里盤桓著一團團綠云,老子感慨地說“碧云連霄,祥云蓋世。此乃福瑞之兆,該是我道家道場。”他的弟子們便在此地蓋起了一座巍峨大觀。起名“碧云觀”。經(jīng)過了千載的經(jīng)營,觀宇連天,香火如炊,觀田萬畝道士千人。與京城東邊的黃崗寺并稱為大明朝的僧、道兩大道場。

元熹帝獨尊儒術(shù),但也對能“修仙成神長生不老”的道術(shù),很推祟?;侍蠖蟾莻€專信長生術(shù)的居士。經(jīng)常來碧云觀敬香。碧云觀都快成了董太后的家觀了。

范勉夫人王玉貞生下女兒四年后就病故了,年輕折亡,家人憐惜,便求了關(guān)系把她的牌位供奉在董太后專寵的碧云觀道場。想借著太后恩寵也享盡香火。

馬車駛出范府穿過京城。明前和兩個丫環(huán)小雨、雪瓏,坐在頭一輛馬車里。她望著京城道路兩旁的街坊市景,民生百態(tài),便覺得心胸開闊。她本來就在山野間長大,從小滿山亂跑,見慣了自然美景。這七年養(yǎng)在相府鎖深閨,得到了潑天的富貴,也像是囚禁入籠的小鳥,再沒有展翅飛翔的自由。小雨也睜大一雙嫵媚漂亮的大眼睛,渴望地看著車窗外。她也在相府憋壞了。

車隊出城之際,在午門遇到了意外的事。午門前的大街,赫然跪滿了一片黑壓壓人群。男女老少都有,一個個身披麻衣跪倒在地哭喊哀嚎聲。堵得午門附近水謝不通。這群人足足有數(shù)百人之多,邊哭喊著冤枉邊向皇城方向跪拜。午門前還站著很多衙門差役和軍卒,把守午門,對著遍地哭喊叫冤的數(shù)百人置之不理。還強行驅(qū)趕開了看熱鬧的人群。場面很混亂。

范府諸人嚇了一跳。二管事面色凝重地率車隊加快速度得經(jīng)過午門出城了。馬車里的范明前等人也很震驚,卻不便追問。

車隊一路無話,又行了半個時辰便進了山區(qū)。官道盡頭的青丘之頂,綠樹紅花隱映間,出現(xiàn)了一座古樸巍峨的道觀。觀宇連綿百里,氣象恢弘,正是碧云觀。一條官道上都是去碧云觀進香的車馬和行人,很擁擠稠密。

車流忽然停下了,前方傳來了陣陣喧囂聲。碧云觀的山門處像趕集似的喧嘩起來。人們遠遠望去,竟然是很多穿儒服的儒生和學子們,聚集在碧云觀的門前大道上吵鬧不休。旁邊還有很多官兵,跟儒生學子們相互推推搡搡的。兩撥人堵住了碧云觀的大門和官道,使進香的車馬行人都阻滯在路上。

范府管事忙去打探消息,不多時趕回來回稟:“大小姐,前面出了點麻煩。一群儒生逃到了碧云觀,刑部衙門的差役們正在緝拿他們。他們堵住碧云觀大門,我們進不去碧云觀燒香了。”

明前奇道:“儒生們犯了什么案子?”

范府管事見事情瞞不過,壓低聲音說:“大小姐別急,先聽我說。近日朝堂上有人聯(lián)合寫匿名信告了掌印司禮大太監(jiān)和御馬持符大太監(jiān)一狀!告他們?yōu)E用職權(quán),圖謀造反。還告他們鼓動皇上與韃靼刺爾國和親,丟盡了大明朝的臉。要皇上查處東廠和太監(jiān)們。這些人的本事奇大,把匿名狀子直接遞到了御前書房。卻被宮里的大太監(jiān)劉瑾和伍懷德截住了。反咬一口,說他們才要謀反。現(xiàn)在他們和刑部聯(lián)合起來正滿城抓捕著匿名告狀人,已經(jīng)抓了一百多位官員下東廠詔獄,嚴刑拷打,要他們招供出幕后主使。還打死了多名官員。咱們剛才經(jīng)過午門時,看到的數(shù)百人跪在午門喊冤,就是這些官員的家眷,求皇上放人的?!?

“皇上怎么不管?”明前大驚。

“皇上恐怕還不知道此事呢。”管事苦笑:“大太監(jiān)們蒙蔽皇上,奏折都不往皇上跟前遞,皇上很可能不知道此事。所以那些官員的家眷學生們才集合了幾百人齊跪午門,要把事情弄大,求皇上管管。不然被抓的官員們就是被打死也是白死。”

“眼前的儒生學子們就是那些官員的門生們。官府也要抓他們,他們聽到了風聲,就跑到碧云觀了。這是董太后經(jīng)常上香的道觀,他們盼著能被董太后遇見庇護。但是衙門的差役也追到這兒了。碧云觀的道士們也不想惹麻煩,就緊閉山門。咱們今天沒法燒香了?!?

明前目光微閃,臉色凝重。

本朝年號元熹,不復開國盛況。百余年來,法紀廢馳,朝綱日紊,已漸漸有了衰敗之相。無熹帝很信任宦官太監(jiān)們,大肆任用他們理國監(jiān)國。太祖皇帝曾下令宦官不準干政,過了百年,早變成了一張廢紙。如今太監(jiān)們結(jié)黨營私、把持朝政已成了常態(tài)。還把持著“東廠”,靠偵緝百官世族的權(quán)力,經(jīng)常扣政敵們一頂叛逆帽子,就消滅政敵并且抄家滅門。早成了朝堂上的大患。

本朝更有五名權(quán)傾朝野、紅得發(fā)紫的大太監(jiān)。分別是劉瑾、伍懷德、張寧府、李炻、寧浩石五人,深受元熹帝信任。人稱“五虎”太監(jiān)。

明前身為一個丞相小姐。有時候也聽父親說起朝堂政事,或者由女先生于秀姑之口知道幾分時政。一位貴族女子往往要嫁給名臣或大族世子,締結(jié)兩姓之好的。多多少少都得了解些朝堂中事。最少要知道自己家族的政治傾向,父親的施政方向,以及未來要嫁夫君的政綱派系。

于秀姑先生是前朝名儒于太師的后人,是個站在朝堂外的人。平常不多跟明前談這些兇殘齷齪的朝堂政事。但時間久了,與明前半師半友,言談中就不經(jīng)意得放松了警惕露出了些口風。

她對這些手握重權(quán)的太監(jiān)們很不以為然。臉上不透風景地笑說:“太監(jiān)么,本來就是低賤的服侍人的人。身體殘缺,心性自卑,也沒家族后代,只得把滿腔熱心都放在黃白之物功名利祿上了。所以,一旦爬上高位,能把持朝綱左右皇上,轉(zhuǎn)眼就變成了天底下最狂妄自大的人。行事偏執(zhí),不可估量,而且極度仇視正常人。御馬大太監(jiān)劉瑾曾因為一個宮妃無意的閑言,便尋隙殺了她一族。一語殺千人,世人常稱他喪心病狂、不可理喻?!?

“明前,如果以后遇到了掌權(quán)大太監(jiān)或他身邊的人,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可露出一點輕視之意,否則會惹來殺身大禍?!?

明前牢牢記住了秀姑先生的話。

而且她的父親范勉更是正統(tǒng)的儒生,是強烈反對太監(jiān)們干政的清流黨派的黨魁之一。與五虎太監(jiān)暗斗多年,七年前更把有救女大恩的司禮掌印大太監(jiān)伍懷德的養(yǎng)子崔長侍拒之門外不準他登堂入室。由此可見他多么痛恨五虎太監(jiān)。因此,明前非常清楚自家站得是什么立場,又知道父親的仕途行得多么艱難。想到這兒她心頭泛起一股燥熱。立刻命令不去敬香回府。免得惹上麻煩。

范管事指揮著下人們拉馬車拐彎,后方卻涌來了更多的車馬。一時間調(diào)不了頭,路堵得死死的。

這時候官道后方又沖來了一隊官兵。旌旗招展,人強馬壯,足有上千人。他們強行驅(qū)散了官道上人群,包圍住了碧云觀門前的儒生學子們,然后揚鞭痛打。

儒生學子們轟然大亂。一個人眼尖,認出了來人,高喊:“不好,東廠的錦衣衛(wèi)來了!”

* * *

人們大驚失色。養(yǎng)娘李余娘,正神氣得指揮著馬車拐彎,聽到東廠錦衣衛(wèi)幾個字,嚇得胖臉煞白,像被老鷹抓著的兔子一樣,驚恐地逃回了馬車上。她對錦衣衛(wèi)有種揮之不散的恐懼感。

明前也小心翼翼地掀開馬車簾望去,心里霍得一跳。

后面趕上來的果然是一群兇神惡煞的錦衣衛(wèi)。青綠色的錦衣衛(wèi)官服,像撲天蓋日的旗幟漫天撒來。

錦衣衛(wèi)是皇帝的私人親軍,跟東廠不是一個體系的。但東廠辦案時喜歡從錦衣衛(wèi)里抽人手幫忙。錦衣衛(wèi)跟著東廠辦案也能撈到好處,也愛跟東廠混做一勢。于是人們一看到錦衣衛(wèi)出動,就知道東廠太監(jiān)也到了。而駐扎在京城的錦衣衛(wèi)南北鎮(zhèn)撫司總衙門的錦衣衛(wèi)們更是氣勢昂然,鮮衣怒馬,囂張得不得了。他們沖進了平民和儒生群里,像惡狼沖進了羊群,攪得人群大亂。

后面稍遠處,騎馬奔過來一些錦衣衛(wèi)和東廠官員。人群中簇擁著一個清秀俊美的年輕人。那人穿了一襲麒麟補子的白色曳撒官服。白衣胸口刺繡著“麒麟流風”的補子,下面穿千道褶子的寬如扇形的曳撒,整個官服銀光閃爍光彩奪目。

明典規(guī)定“麒麟補子”,只有公、侯、駙馬、伯才能穿著。被稱為一品麒麟。后來擴大到皇上欽賜給三品以上的近臣們穿著。這個人年紀極輕,卻能穿著一品麒麟的官服,看懂的人都暗自心驚。他的官服也不是文官的大紅纻絲紗羅服,武官的青綠錦繡絹紗服,而是銀白色。更襯得少年白衣勝雪氣質(zhì)倜儻,通身的風流氣派。

那個人的長相更是光彩奪目。面容俊美,長眉帶彩,一雙冷煞煞的如星眼眸,眼角微微上挑,天生帶著三分風流之意。身形纖細,如一個文弱秀氣的大家公子。但他的氣勢很冷硬,面容淡漠,眼神銳利,嘴唇抿得如刀鋒。看人時眼光如冰如火,冷得凍煞人心,又熱得燒人魂魄。身姿筆挺得像一桿迎風的鐵槍。身后帶著很多武夫軍士,他卻如眾星捧月般的,一月獨掛天庭。輝輝然浩浩蕩得奪人神魂。壓迫得周圍的風景盡皆退去,只剩下一人獨立于天地間。

明前的心砰砰地狂跳起來,全身止不住得微微戰(zhàn)栗著。她認識這個人!這人赫然就是七年前在河南省隴中府小隴縣救過她,千里迢迢地護送她上京的御書房長侍——崔憫。

竟然在這里又遇見了他!明前驚呆了。

多年不見,他長大了。上次看見他時他還是個十三歲少年。人冷漠,行事狠辣,像一把犀利冰冷的刀。那時候他還沒脫離少年人范疇,她還記得他最后怒視著自己的惱火模樣。

但是七年后的今天,他就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長高了些,容顏退去了稚嫩,姿容更盛,氣度更恬靜,眼光更超然,臉上帶著怡人的暖意周身充盈著溫潤。變成了一個溫文爾雅的年輕人了。雖然穿著錦衣衛(wèi)官服,戴墨紗絹帽,腰懸繡春刀腳蹬粉底靴,一派武人裝扮。卻更顯得他文弱纖細,像一枝使人憐惜的幽雅君子蘭。

但是,只有明前知道,這個人是個心性冷酷兇頑的酷吏!

她剛回到范府時,還因為他姿容太美,幼稚地懷疑他是個太監(jiān)。后來問于先生,才知道“長侍”是皇上御書房的侍從職務名,不是太監(jiān)職務名。他是個沒品階的御書房侍從。

這個位置可大可小,可上可下??梢哉f是最不入流的端茶倒水的小侍從,也可以說是深受皇上寵愛的心腹近臣。他跟東廠錦衣衛(wèi)在一起,可能是被皇上指派到東廠監(jiān)案,也可能是東廠借去辦差的。但無論哪一點,能在皇上身邊廝守能被指派到東廠,都不是個簡單人物。而當時皇帝御書房里叫“崔憫”的崔長侍,卻只有一個,就是東廠掌印大太監(jiān)伍懷德的義子。

老師說這個少年辦了“范勉失子之案”后橫空出世,一舉成名。成了全大明官場最耀眼的少年俊彥。后來他加入皇帝的錦衣親軍,成為錦衣衛(wèi)千戶,管轄著上千人隊伍。多次替皇帝出京辦差,幾乎次次都是毫無失手的報捷歸來。聲名顯赫,受盡封賞,成為元熹帝最喜歡的少年英豪之一。養(yǎng)父權(quán)重,自身又俊美能干,是京城里風頭最勁的踏馬觀花的美少年。

于先生含蓄地道:“是明前的救命恩人嗎?遠觀還成,近看不行。這種帶毒的高嶺之花,遠遠眺望一眼倒是不錯的風景。聽說公主極喜愛他?!?

已經(jīng)有七年沒有見過他了。七年間的讀書彈琴風花雪月,使明前幾乎淡忘了相府之前的小山村往事。但是一看見這個人——崔長侍,她霎時間就覺得內(nèi)心攪痛起來,猛然回憶起了很多的痛苦往事。這個人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她靠著車里遠遠地斜睨著他,秀眉緊蹙,緊咬櫻唇,覺得百感交集。

——真是冤家路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太和县| 千阳县| 当雄县| 南丰县| 博湖县| 建瓯市| 巴中市| 基隆市| 瑞昌市| 大英县| 福贡县| 四子王旗| 田林县| 湟源县| 乌鲁木齐县| 绵竹市| 陇南市| 泽普县| 连山| 连山| 年辖:市辖区| 友谊县| 克山县| 图们市| 阳曲县| 南汇区| 陇南市| 咸宁市| 保山市| 武胜县| 永定县| 高阳县| 达孜县| 鄂托克前旗| 额敏县| 屯昌县| 卢龙县| 恩施市| 庆城县|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