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報告(第11期):走進廈門
-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
- 17字
- 2020-10-30 17:32:40
第四章 2019年中國金融中心專項十強排名
4.1 法人金融機構發展十強
根據CDI金融中心“錢才集聚論”和“法市輻射論”,法人金融機構是金融中心集聚人才、資金的重要載體,也是金融中心服務本地市場和輻射腹地市場的重要主體。法人金融機構的數量和規模實力直接影響金融中心的發展水平,培育支持法人金融機構至關重要。本期CDI CFCI選取法人金融機構的數量和規模兩個維度,對31個金融中心的法人金融機構培育支持成效做專項評價,為研究我國金融中心建設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2019年中國金融中心法人金融機構發展十強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廣州、南京、成都、福州和重慶。
表4.1.1 2019年度法人機構發展十強

該榜單中各金融中心的具體排名呈現出以下兩大特征:一是法人金融機構實力與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高度相關;二是表現突出的重量級法人金融機構將顯著提升金融中心城市的法人金融機構發展水平。
表4.1.2 2019年度法人機構發展十強主要數據對比


圖4.1.1 十強中心的法人商業銀行數量與規模比較
法人商業銀行發展水平最好的是北京。從本地法人商業銀行發展的維度來看,北京即使不考慮全國性金融機構(1)等因素,本地法人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也呈全國第1,達到22.86萬億元,超過上海和深圳法人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總和。上海本地法人商業銀行數量最多,達到24家。深圳盡管數量上不如杭州,但憑借11.2萬億元的資產規模優勢位列本地法人商業銀行實力第3。福州依靠興業銀行一家本地法人商業銀行,其資產總規模達到6.96萬億元,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圖4.1.2 十強中心的法人證券機構數量與規模比較
法人證券公司方面,發展最好的金融中心是上海。從本地法人證券公司發展的維度來看,上海、深圳、北京三個金融中心本地法人證券公司這一項的發展大幅超過其他金融中心城市,三者均擁有多達18家本地法人證券公司,但上海規模實力最強,深圳次之,北京第3。

圖4.1.3 十強中心的法人保險機構數量與規模比較
法人保險公司方面,發展最好的金融中心是北京。截至2018年底,北京擁有多達63家法人保險公司,總資產規模達到7.8萬億元,數量和資產規模均遠遠超過了其他9個金融中心城市的總和。上海和深圳在法人保險公司的發展上互有勝負,上海機構數量多但平均規模小,深圳機構數量少但單個機構規模實力強。

圖4.1.4 十強中心的法人公募基金管理機構數量與規模比較
法人公募基金方面,發展最好的金融中心是上海。截至2018年底,上海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多達56家,幾乎占到全國的一半。深圳盡管公募基金管理機構數量只有上海的一半(28家),但管理的資產規模已達到上海的8成,說明深圳單個機構的實力要更強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僅靠1家法人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天弘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就超過了萬億元,排名全國第4。2013年,天弘基金推出首只互聯網基金——余額寶,改變了整個基金行業,這也對天津的財富管理行業和金融中心建設產生了促進作用,這充分體現了法人金融機構的能量。
法人持牌金融機構最齊全的金融中心是上海。從法人持牌金融機構的完整程度看,上海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法人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法人證券公司、證券類資管公司、法人公募基金、法人期貨公司、法人信托公司數量、法人財務公司、法人保險公司、保險類資產管理公司全牌照的金融中心,體現了上海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在金融機構集聚方面的突出優勢。北京、深圳、天津和杭州法人持牌金融機構相對齊全,其中北京和天津僅缺少證券類資產管理公司、深圳僅缺少汽車金融公司、杭州僅缺少保險類資產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