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魚:一個魚頭和千島湖的故事
- 鄭家平 屈波
- 3197字
- 2020-10-30 17:28:52
第三節 天下第一秀水
“青山不墨千秋畫,碧水無弦萬古琴。”這果真是千島湖的寫照!靜謐的清晨,朝陽從山間迸射出第一道光,穿過薄霧縈繞的千島湖,氤氳中浮現無數翠島,層層疊疊與天際相連。小鳥飛過湖面,歌聲在島嶼間回蕩,忽遠忽近,彌漫在沁人心脾的空氣里。清風徐來,千島湖面延起漣漪,波光靈動中,一條魚兒用健碩的尾巴在湖面上劃出了一道水花。千島湖的美,也許不用過多的文字修飾,鏡頭任意對準某一個角落,似乎都能得到一張完美的照片。千島湖的妙處,就妙在這絕秀的水;就妙在這絕翠的山;就妙在這朦朧、夢幻般的自然意境中!
千島湖是特有的大森林、大湖面、小氣候系統。夏季,浩渺的千島湖水能吸收熱量;冬季,千島湖水會緩緩地釋放熱能。這讓千島湖地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淳安,千島湖就是巨大的“空調”。淳安境內多山,四周有昱嶺、白際山、千里崗三大山系環繞。春冬季節,北部的昱嶺山脈和西部的白際山脈阻隔著寒流;夏秋季節,東南部的千里崗山脈不斷產生出中小程度的天氣影響,再加上中部千島湖“湖泊效應”的影響,淳安縣域之內光、熱、水等要素綜合狀況明顯優于其他地區。莽莽森林涵養水源,茫茫湖水又是廣闊森林的護林衛士。這里年平均氣溫17℃,湖水溫度14℃,湖水和空氣的不同溫差經常會給千島湖帶來絢麗多彩、變換迷離的霧森景觀。據說,在一個相同的緯度線上,各個地區都會有類似淳安這樣的個性鮮明而又非常適合人類生產、生活的地方。近年來,中央電視臺《北緯30度》欄目就以這樣的視角,對地球的這一緯度圈進行了常年的系列報道,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淳安。

“天下第一秀水”摩崖石刻
1959年新安江水壩蓄水之后,海拔108米(黃海標高)以下皆被淹沒。而在湖區范圍之內三大山系蜿蜒入境,迤邐起伏的崇山峻嶺和丘陵低山,以其山高水漫的獨特結合,無數山巒半淹湖水之中,形成星羅棋布、大小不一、風姿綽約的島嶼,出現環山的水和環水的山這樣的島嶼奇觀。千島湖橫跨兩省(浙江、安徽)三縣市(歙縣、淳安、建德),整個淳安境內湖區東西長60公里,南北寬50公里,總面積98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73平方公里,水域開闊處達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4米,最深處100多米,所有水域都歸屬淳安管理。千島湖最大的島嶼是西南湖區的界首島,面積為1.98萬畝;最小的島嶼是中心湖區的龍珠島,面積僅3.8畝。湖中以姥山島的王字尖為最高,海拔405.2米,一般島嶼的高程都在海拔110~250米,淳安縣已對其中的235座島嶼進行了命名。
20世紀80年代初,政府曾對千島湖島嶼進行過一次大普查,湖中有近2000座島嶼,按湖區常年水位,島嶼總面積12.93萬畝,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的島嶼有1078座,“千島湖”作為新安江水庫的別稱不脛而走。198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召開了一次全省風景區工作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對新安江水庫的自然風貌贊嘆不已,特別是對給它起一個什么名字議論得非常熱烈。有道是名正而言順,行走在這樣一幅人工與天然完美結合的山水杰作之中,很顯然“新安江水庫”已難以準確地表情達意。在浙江省建委一位老顧問余森文的提議下,最終在1984年12月15日,經省地名委員會批準,新安江水庫風景區正式更名為“千島湖”。1990年,新縣城排嶺鎮也順利改名為千島湖鎮。新名字形神相映,讓這一山水杰作名實相符。這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不僅讓千島湖這塊璞玉靈光閃現,也讓人們在對這新舊名字的品評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某種意義上,今天的淳安就是千島湖,千島湖就是淳安。沒有千島湖,淳安的新故事將無從談起。千島湖水晶瑩透澈,不經任何處理即可飲用,由于新安江流域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森林面積達84萬畝,水土流失極少,在淳安境內又沒有工廠污染水源,千島湖因此成了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并且水體質量極佳。據有關部門測定,千島湖水含沙量每立方米7克以下,是全國水庫水含沙量最小的,其透明度接近7~10米,pH值(酸堿度)常年在6.9~7.9,屬于弱堿性,水體溶解氧在6毫克/升以上,對人體和動物有害的懸浮物和重金屬均未檢出。曾幾何時,“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人盡皆知。不夸張地說,中國會議用水有一半用的就是產自千島湖的農夫山泉。當年,新華社原社長穆青參觀千島湖時,為一湖秀色所傾倒,并將其贊譽為“天下第一秀水”,這樣的贊譽于千島湖而言是當之無愧的。今天,穆青親筆題寫的這六個大字就鐫刻東南湖區天池島的一側山體上,成為千島湖的標志性景觀。
除了豐富的山脈資源以外,千島湖也堪稱森林之國。淳安境內溪流縱橫,山林中不乏瀑布飛泉,水域總面積90多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3.5%,而千島湖則占全縣水域總面積的87%,湖岸線蜿蜒900多公里。“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李白詩中描寫新安江的句子,景雖已遷,但情致相同。沿湖分布著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庫灣,處處皆可入畫,年輕人如果想要沿湖騎行一圈則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湖水無處不在,從千島湖鎮的任何一個角落出發散步,你都會不經意地遇見湖,站在地勢稍高一點的建筑上,你都可以看到湖,這座小鎮正是在山水之間拔地而起,各種建筑不是依山,就是傍水,總之,生活在這里的人離不開湖,也沒法離開,而千島湖自然也是游客們的第一目的地。近年來,淳安著力打造環千島湖環湖公路,這使得騎行一族可以沿著千島湖一路游覽,將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千島湖環線路況良好,風景如畫,在淳楊線上有個路標,上面寫著“進入臨山傍水路段”,對于城里人,光是這直白的路牌都覺得夠誘惑,沿途景色有多美也就可想而知了。這一路上,還有一些頗具文化底蘊的地方,比如有朱元璋帶兵駐足的“金雞涼亭”、王氏宗祠,還有芹川村古民居等歷史和人文景觀。一路沿湖騎行,看著溫柔的湖水感受習習的湖風,很是愜意。
或許是源自人類的天性,沒有誰能夠拒絕或者愿意拒絕來自那汪湖水的誘惑。千島湖四季皆美,春天,漫山的野花盛開四野,各種小動物開始在樹叢中探頭探腦地活動起來,馬尾松的花粉灑滿了湖面,碧綠的湖水泛出一縷奶酪般的金黃;初夏,在亞熱帶季風的日夜吹拂下,風情萬種的千島湖已經準備好盛裝登場了,游人開始像漲潮一樣一天天多起來,人們在這里盡情地放松心情,賞湖、嬉湖水、吃湖魚嘗海鮮;深秋,層林盡染,群山披上了五彩嫁衣,湖水也映射出五色霓裳。冬天,千島湖就成了候鳥的樂園,數百種鳥類,甚至一些珍稀鳥類品種都到這里棲息覓食,萬鳥翔集,連那些習慣了長途遷徙的白鶴,到了千島湖也不太情愿繼續奔波了。
1959年4月,周總理親自視察新安江水電站建設工地,對當時的建設者來說是莫大的激勵。1963年11月4日,71歲的郭沫若先生來到新安江水庫游覽,欣喜之余為這座中國當時最大的水利工程題詞賦詩。今天的淳安人介紹千島湖時,常常會隨口吟誦郭沫若當年的那首詩:“西子三千個,群山已失高。峰巒成島嶼,平地卷波濤。電量奪天日,洚威絕旱澇。更生憑自力,排灌利農郊。”所謂“西子三千個”,是說千島湖的水容量甚比3000多個西湖;“峰巒成島嶼”,是指千島湖上散落著的那近兩千個大小島嶼。
進入21世紀后,淳安越來越認識到一流的生態環境是自身發展最大的比較優勢,既充分保護生態環境,也充分轉化生態資源,大力發展以保水漁業為龍頭的生態農業和以旅游業為龍頭的新型服務業,以點帶面全面啟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踐證明,這條路是環境保護與產業富民的最佳平衡點。山水資源、景觀生態向富民惠民的“金山銀山”轉化,成為一項立體工程,淳安經濟也隨之脫胎換骨。淳安旅游發展獨特的國有體制,其優勢是能進行前瞻性布局,生態環境及資源的保護和經營上都能實現全面可控,發揮了全縣一盤棋的綜合效果。同時,隨著千島湖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的需要,特別是成為向杭州、嘉興等都市供水的“大水缸”后,千島湖展開博大胸懷,用自己的甘泉惠及千萬市民。千島湖的旅游接待功能也開始因勢轉變,淳安縣順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實現觀光旅游精品化、休閑度假高端化、農業旅游特色化、康體健身人本化的格局。如今,旅游產業實現覆蓋全縣,年接待游客突破1700多萬人次的規模,旅游業已成為淳安最大的引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