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門遁甲
- 仙舞星瞑
- 劉小兮
- 3085字
- 2020-10-29 16:32:24
天色暗沉,西方一片鐵青,東方已露出些許白意。日出前夕,群山一體莽莽蒼蒼。
地肺山頂茅屋前,老人盤腿坐在一塊山石上,目凝東方。一狗一鳥分居他左右,默不做聲,凝神而視。片刻,日出東方,夜空一角燃燒著火焰,蔓延開來,美不勝收。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少女聲音從身后傳來。
老人仍看著日出,說道:“你過去最厭惡的便是吟詩作對。”
“你以前也不喜看日出。”
老人笑笑,說道:“時光催人。”說罷,站起身看著身后的人。
遠處的女子,年齡花信,穿著白色繡花羅衫,下著淡粉縐裙。瓜子型白嫩臉蛋,兩腮白中透紅,彎長柳眉,流盼生光的眼睛。三尺青絲編作二股,一股盤在腦后,另一股斜分,遮住了半邊眉毛。女子看著老人,眼中似有怨恨。
“你還是喜好打扮。”老人笑笑,身邊的小白看著入迷,對紅鳥說道:“行兒這姑姑才叫女人,瞅瞅你。”
紅鳥瞪了他一眼,雖說她能化作人型,卻也不及眼前女子半分,加之大哥在前,只好不發作。
“若是有人喜歡,這打扮也值得。”她看著老人,慢慢走過來。
“小江,你去屋內看著行兒。若是他醒了,便告訴我。”老人對紅鳥說道。紅鳥瞪一眼白狗,心說,老娘以后再收拾你。便徑直飛入屋內。
“先說正事。小白穩重,但說無妨。”老人見小江入屋,說道,“昨晚空汨老道來過。”
“難道事發?”女子走到老人身前三尺停住。
“鬼車已被人放出,若我所猜無誤,天界同佛道兩家所鎮壓的這些異獸都會成為他們的目標。”
“真不知道這些人在想什么?”女子恨恨地說道。
“今天吃過早飯,你便帶行兒走,”老人說著,手中突現一本書,樣式古譜,封面無字,“這本書,想必你該認識。”
女子看見此書略微吃驚,說道:“奇門遁甲?!”
“我打算把它傳給行兒。”老人語氣平淡,看著女子。
“什么?”女子臉色溫怒,聲音偏大,“你難道想讓行兒步你后塵?一世平凡的生活不正是你多年所愿。我已把那壺傳給行兒,保他一生安全。若是你定要這么做,我不會答應。”
“行兒此生,注定走上這條路。你我都阻止不了。”老人語氣頗有不忍之心,“關于行兒,有些事只有一冰同我知道。今天,我便告訴你吧。”老人左手泛起點點星光,用力一攥,星光成圓形逐漸擴大,把周圍融入其中。圓內一切雜音皆無,像是一處屏蔽空間。
“話有些長,我快些說。”老人看著女子,敘述起一段往事。
天漸亮,屋內中幾人坐在桌旁。行兒見姑姑只是坐著,便問道:“姑姑,你怎么不吃早飯,是不是不合胃口。”
“你姑姑向來不吃這些東西,”老人說道,“你多吃些,飯后隨你姑姑去她那。”
“父親?”
“我要出去些時日,這段日子你先在姑姑那住。”老人看著行兒的姑姑。
“這些日子你先住我那,你白叔、江姨一同過去,”行兒的姑姑見老人看著她,便說道:“這些日子,我閑著沒事,行兒正好陪陪姑姑。”
少年點頭答應,又想到了其他事情,說道:“母親的墓和這房子?”
老人看著行兒,說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自有辦法。”
飯后,一行人來到屋外,到了該走的時候。
老人看著行兒,把一本書塞入他手中,凝視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從前我不讓你學任何法術,只讓你鍛煉外力。如今你便學些法術,這本書你要好好保管,里面的內容不要挑揀,從頭學起,切不可舍本求末。”
“父親?!”行兒語氣頗為激動。
老人看著他,想起了幾十年前的自己,“要聽你姑姑的話,你白叔會從旁指導,記住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心存正氣,多做善事。
“孩兒謹遵教誨。”
“隨你姑姑走吧。”老人轉身,走到小江、小白面前,說道:“以后好好照顧行兒,不要難過,人生終有一別。”
老人目送一行人消失在路頭,心中感慨萬千,邁開腳步,走入紫竹林。
良久,一道金光從竹林躍出,劃過天空,飛向西方。
一行人坐在鳥背上,行兒正翻看著父親給他的書。紅鳥開了特例,讓白狗也坐了上來。天空中,一道紅色的光芒快速飛向南方。
這書長寬半尺,約有三指厚度,內分三卷,先后為為五術、神通、奇門遁甲,五術又分為,稱山、醫、命、相、卜五部分。行兒遵照父親的指示,只看五術中的稱山。這稱山中又包含氣、仙、符三篇,氣篇開章畫著幾幅圖,分別為,任脈、督脈、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脾經、足陽名胃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陰腎經,這九副人體氣穴圖,圖上標明各處穴位的名稱與位置,圖下的文字講解著各處氣穴的作用。除氣穴外,這章講了氣脈這一概念,配合著氣穴這九副圖相輔相成。
行兒的姑姑見他看得入迷,臉上露出笑意,卻又皺眉,不知道是喜是愁。她轉過身,凝神看著西方,陷入沉思。
南海小虞山,兩個人站在一處洞穴外。這兩人一老一少,老者約摸七十左右,穿著青色道袍,背后一把古劍。身旁少女,于老者同樣的裝束,只是肩上蹲著一只小猴子,那小猴正不住地看著周圍。
洞穴入口皆是碎石,幾道劍痕深深地打在洞壁,入石三尺。洞口的草木,皆被火燒光,露出光禿禿的山石。洞外皆如此,可想而知,這場打斗十分激烈,竟然從深不見頭的洞穴內延伸至此。地上些許血跡,不見尸首,想必對方不讓人查出什么,已打掃過現場。少女見此處場景,心中不免自責,對老者道:“師叔,我們還是來晚了。看樣子,這鬼母已經被放出來。”
老者背手站立,看著洞中,說道:“無須自責,此事突然。看這場景,這群人必是道法高強之人。你隨我進洞內尋找線索時,需小心,切不可大意。”
“是,”少女拱手答道,又對肩上的小猴說道,“山兒,姐姐帶你進洞,你須安靜,不可胡鬧。”那小猴聽見后,十分乖巧地點點頭。少女隨著老者,走進漆黑的洞中。
兩人打著火舌,仔細地觀察著洞內。每走幾步,便會有幾道劍痕刻在洞壁上,腳下滿是碎石。約摸走了一刻鐘,眼前出現一處湖水,這洞穴已是到了盡頭。一條石路通到小湖中心,湖中是一塊八角形的巖石,巖石有幾條斷開的鎖鏈,鎖鏈大約有一臂粗細,上面密密麻麻刻著文字。除了中間八角形的巖石外,湖面上八塊可以人腳大小的山地,內圈四處,外圈四處。內圈按東南西北排列,外圈按東北、西北、西南、東南方向排列。山地上立有石碑,只是這八處石碑全被人破壞,只剩下地基那一部分。
老者看后,臉色黯淡,對身后少女說道:“這陣法是幾十年前,上代掌門同吳帝所設,不想,今天竟被人所破。”
“吳帝?”少女聽到后,不禁問道,“難道是那位六道眾人皆奉為逍遙神的吳逍遙前輩?”
“正是吳前輩,”老者面露尊敬之色,“當初掌門,正是得到吳帝幫助,才捉住鬼母這妖孽,之后他們便在此立陣,由本門弟子守在此處。這處地點只有少數人知道,也是本門秘密之一。看來,門內出了奸細。”
少女的心思全然不在老者話上,心中暗想,爺爺竟會見過吳帝,要知道她當初入門正是出于崇拜吳帝的原因,這次回去必定纏住爺爺問些關于吳帝的事情。
“寧兒,不要走神,細心查找線索。”老者見她走神,好心提醒著。
少女正想回答,卻見湖底飄出一物,定睛一看,竟是一位身著道袍的中年男子,此人背后的道袍已裂開一道縫隙,幾處入骨的劍痕露出來。從昨晚起,他便躲在湖底,不敢出來,使用龜息法挺到現在。此時見湖面出現人影,這兩個人穿著本門道服,以為得救。他正想抬起手,引起岸上人的注意。一道青光閃現,鐵劍從中年胸前破膛而入,他還沒說出半個字,就死在了湖內。這把劍洶涌著向少女胸膛刺來。老者在青光閃現時,已經有所反應,只是距離遠,又要顧著少女,只好眼睜睜看著門人被殺。他手成劍狀,凝氣一指,一道劍氣把沖向少女的鐵劍打到空中。黑影突然出現在空中,抓住那把劍,化為一道黑光向著洞外飛出。
“寧兒,隨我追去。”老人喝道,化為一道青光追出去。少女念著法咒,身體漂浮在半空,暗使內勁,隨師叔追了出去。
西方,商谷山,山頂有一處石亭。一名中年男子身穿一件白衣,披散著頭發,眉心處有一紅點。他神色平靜地站在石亭中,看著東方那漸進的金光,自語道:“吳哥,你終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