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錢江怒潮
- 北魏元宛公主
- 曼青
- 1927字
- 2020-10-29 18:47:16
宋泰始六年夏 錢塘
一個月后,即宋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夏,五月。此時的錢塘已是潮浪初漲,風光旖旎。由于錢塘距宋都城建康不遠,雖逢亂世,但這塊天子觸手可及之地尚且算是安定。
南朝素來重文禮佛,加之宋明帝劉彧素來好文,每年的五月,明帝劉彧都會召會文學寵臣齊聚錢塘觀潮賞景,謳歌盛世、粉飾太平。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祭江儀式。
每逢這樣的盛會,小小的錢塘縣熱鬧非凡,人潮洶涌絲毫不亞于錢江潮涌之壯觀。
而蓬溪村有一定手藝的村民無不提前踴躍準備,好在趕赴盛會時擺下各式小攤,或烹制特色小食,或出售各類手工藝品。在這短短數天中,如果生意好的話,能賺進不少,甚至能貼補一年的家用。
這日天空一片晴朗,奶娘的兒子大虎和老伴趙大爺一早便趕到錢江邊擺攤。
回來后一直憂心忡忡、纏綿病榻的李嫣如似乎心情和病情也均有所好轉。正午過后,她挺著大肚讓奶娘幫忙搬了一張胡床(即我們今天的椅子),放在距宅門不遠的空地,想想曬曬此時煦暖的陽光。
李宅花園由于無人料理,早已荒蕪,但奶娘卻在大廳至宅門兩旁的過道上,種下了不少小花,她們的胡床就擺在這些種滿小花的花盆前。
“小姐,您向來最喜鮮花,您看,老奴種的這些花可好?”奶娘見李嫣如今日興致甚好,不由也是喜笑言開。趕緊將正在綻放的茉莉摘下,別了幾朵在李嫣如的發間。隨即又拿過裝針線的笸籮,將余下的花朵穿成一串,遞給邊上靜靜看著的李嫣如。
“好,難為奶娘還記得嫣如愛這清香茉莉。”李嫣如嗅著奶娘遞過的新鮮茉莉,鼻翼間一陣清香傳來,她頓覺笨重的身子也輕松了不少。說完,李嫣如拉著奶娘挨自己坐下。
“奶娘,有些話嫣如今天就想告訴您,嫣如有種不好的預感,怕是再不說會沒有機會了。”
“小姐奶娘聞言鼻翼一酸,放下手中的笸籮,反牽住李嫣如纖細的手,正想開口撫慰,李嫣如擺手截住了話頭:“奶娘,您不用多說,嫣如自有分寸。”
李嫣如再把茉莉遞到鼻前嗅了嗅,提起精神拉過奶娘叮囑道:“奶娘,今后大虎就是我的兄長歇了一口氣,李嫣如接著說:“爹爹房中床榻下埋有一部分珠玉金銀,今后你可讓大虎酌情取用。”
望著驚異的奶娘,李嫣如淡淡笑笑。爹爹當日把她叫至房中交代的時候,她也曾詫異,如今方才明白爹爹對后來的滅門大禍怕是早有預感,那匆匆鑿成的狹小密室和這床底的珠寶,終于還是先后派上了用場。
只是忠心梗直的父親沒預料到的是,她的寶貝女兒雖然活下來了,卻是歷盡磨難,陷入一場更深的悲劇。
……
交代完一切后,李嫣如又和奶娘絮絮嘮叨了半天大虎的婚事,竟漸漸感覺有些疲憊,懨懨欲睡。奶娘見狀抱來了褥枕,李嫣如輕輕躺下,正要在胡床上打個盹,門外卻突然傳來了一陣喧鬧聲。原來,是趕到錢江邊擺攤的村民們回來了。
奶娘的兒子大虎挑著粽籠,渾身濕轆轆的一腳先跨進門來,后面跟著的奶娘老伴趙大爺也是渾身濕透,一副狼狽模樣。
奶娘見狀急忙迎上:“這是怎么了?怎么都濕透了?”
放下擔子正要開口的大虎,卻見李嫣如斜靠在胡椅上,不由一怔。他轉身又立即挑起了擔子,滿面漲紅的往廚房而去。
大虎生性靦腆,平日里見了村里的姑娘都要繞道走,婚事也因此而一再拖后。奶娘不是不知道兒子這毛病,可一見父子倆的狼狽樣又著急。她沖著兒子背影就張口欲喚,后進門的老伴見狀,一邊向李嫣如急急問候一聲后,立即開口喚住老伴。
“孩他娘,你又不是不知咱孩子的毛病,你過來聽我說啊,是錢江突然漲大浪給打濕的,還有人被沖走了呢。”
原來,這錢塘盛會之所以在每年五月舉行,就因為此時正值春末夏初,錢江潮不甚洶涌(即所謂的春潮)。如果到了農歷八月十八秋潮涌起,那陣勢猶如千軍萬馬破竹而來,轟隆之聲又仿似雷聲陣陣,觀潮稍有不慎即被卷入江中,再尋不得。
然而,今年的錢江怒潮來得出人意料,正午前的錢江都還算是略見小潮,引得那些文學弄臣亦步趨近,喟嘆不已。正午后,卻突然洶涌澎湃,巨浪翻天,卷走過于靠近江邊的兩名文學寵臣。
正所謂樂及生悲,祭江大禮還未舉行,便受到如此驚嚇的宋明帝即刻班師返回建康,盛會就此草草了結。被大浪沖淋得渾身濕透的擺攤村民,也匆忙收拾了未被卷走的貨物,急急返回。
……
當夜,李嫣如腹痛難耐,不論穩婆如何用力輔助,她仍是幾度昏厥始終無法順利生產。
奶娘看著痛苦不堪的李嫣如,心下凄涼,然除焚香向菩薩祈求而外亦是無計可施。
折騰一夜,翌日,當東方升騰起第一片暈黃的云彩時,李嫣如終于誕下一女嬰。
然而,這個薄命的紅顏,也曾無比尊貴的女人已是耗盡精力,無力回天了。她吃力的強撐開沉重的眼簾,無限慈愛、無限遺憾的望了望已經包裹好的女兒,隨即將迷離的目光望向抱著女兒的奶娘:“奶娘,孩子單名宛,李宛,我將她托付與您了留下最后一句話語,李嫣如眼中微弱的光芒也逐漸散去。然而,或許由于她保全了腹中骨肉,也或許是最終魂歸了故里。臨去,她的嘴角掛著一絲微微的笑意,神態頗為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