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漢墓疑冢
- 血祭
- 愚奴
- 4860字
- 2020-12-18 11:30:36
看著墓門是打開的,我們心里雖然有些犯嘀咕,但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座漢墓,而且并沒有被盜過。由于盜墓者的存在,所以至古就有“十墓九空”的說法,何況眼前是座巨大的漢墓,所以像洛靈這樣的考古工作者自然是不會放過這么好的“實習基地”的。而我至從剛才洛靈斷定它是座漢代陵墓的時候,眼里睛就一直閃爍著金子的光芒,別說我一直都不相信世上有鬼了,就算到墓里面真的有鬼等著我們,我也會把他的金牙打掉和他的金銀珠寶一起給帶出來的,再說了,一直放在他那里也體現不出來它們金銀所應有的價值啊。所以最后我和洛靈決定一起進入墓室去各得其所。不過在進入墓室之前,洛靈一再地囑咐我,沒有她的同意絕不允許我亂動任何東西,以放置破壞了它們的文物價值。
進入墓室后,我先到到墓室的東南角點著了一支蠟燭。而富有考古經驗的洛靈通過手電筒微弱的光照很快就搞清楚了墓室的結構,墓室南北向,分前后兩部分,由6室構成。前部分為前室、左耳室、右耳室,后部分為中室、東側室和西側室。
“我記得你不相信鬼神之說啊,怎么還真點上蠟燭???難道還真有鬼吹燈啊?”洛靈的話語之中明顯地透著對我愚昧的嘲笑。
“其實在墓室的東北角點上蠟燭的最有作用是檢查墓室內的含氧量,一旦蠟燭的火焰熄滅了,也就意味著室內的含氧量太低了。這樣我們就可以防止隨著墓室內氧氣的減少而導致窒息昏迷,甚至是休克死亡了?!蔽疫呄蚵屐`解釋著邊用目光搜尋著墓室。
我發現通過墓門所進入的前室,面積很小,也不過就有6平方米,和現在普通居民居住的客廳相比還略嫌小,隨葬物品也不多,有漆木車一具,但也已經腐朽不堪了,只剩下車上的銅質構件還散落在地面上。木車遺跡的東側還有殉人,應為駕車之人。雖然是第一次盜墓,但我也清楚這里沒有我要金銀珠寶,于是我緊隨著洛靈有計入東耳室。
一眼就可以看出東耳室是放置宴樂用具的場所。北壁有一套銅編鐘,全部懸掛在漆木鐘架上,還有石編磐和銅甬鐘,但都沒有樂器架,全都堆放在地上。此外,還有漆木質的琴、瑟等樂器,可惜也都均已腐朽,讓我無法打包帶走。除了樂器之外,室內東北角還堆放著各種青銅酒食器,有銅壺、銅提桶、熏爐等,還有多種陶質器具,種類既齊全,數量又大,很多的銅器和陶器內還裝有動物的骨骼,不僅說明漢代物質生活已經極大的豐富,也反映了墓主人“鐘鳴鼎食”的享樂的生活,同時也給我打了一級強心針,這應該是個大戶人家,這回我可要發了。我們在東耳室也發現了殉人一具,沒有棺具,只有少量的隨葬品,很有可能是負責墓主人舞樂宴享的專職仆從。
西耳室的隨葬品種類就十分繁雜了,質地有金、玉、銅、鐵、陶、漆木等。單從銅器上統計,就有炊具、食具、盛水器、兵器、樂器、工具和雜器等種類,十分豐富,這表明西耳室應為倉庫的所在,里面貯滿了各種各樣待用的各類日常用具。在這些隨葬器物之中也不乏珍品,可正當我想往麻袋里裝這些珍品時,卻被洛靈給制止了。
“先別忙裝,我們先到后面去看看,真正的好東西應該都被墓主人隨身攜帶進自己的棺材里了?!?
我一想洛靈說得也對,便把剛裝進麻袋里的那些金器和玉器都倒了出來,好騰出空間來抄墓主人壓箱底的珍寶。
我們很塊就到達了安葬墓主人棺槨的主棺室,主棺室呈南北長方形,面積有10平米左右。隨葬品顯然比前室更為豐富。除位于正中的棺槨外,東側還放置著一座漆木大屏風,漆木已經腐朽,但屏風上的銅制構件仍存,其所散發的光芒正是我眼中所散發出的金色光芒。
“靈兒,你看看這個屏風還有你要研究的價值嗎?沒有的話,我可要整理了?!碑吘篃o論洛靈怎么去研究它們的文物價值也都不會影響我對于它們所期望的人民幣,所以我便先問了一下洛靈。
洛靈仔細看了看,說:“這座屏風呈門字形,兩側可以打開或疊起,使用十分方便,與我們現在仍在使用的屏風結構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但其所顯示的富麗堂皇,卻非今天制作的屏風所能比擬的。不過挺可惜的,你所看上的那些托座、朱雀頂飾、雙面獸形頂飾,還有包角等都是銅的,只不過是在上面鎏了一層金而已,即使被你帶出去也賣不了幾個錢的?!闭f完便又去觀察棺室西側放置的銅鐵制作的劍、矛、戟、戈等兵器,還有銅弩機和成梱的箭鏃。這些隨葬的兵器說明了墓主人應該是極其喜愛舞槍弄棒。而我則把目光轉移到了墓主人的棺槨之上。
墓主人棺槨的四周散落著6個大型銅鋪首,原來應該是鑲嵌在外槨板上的,便于搬運時穿系繩索。此時洛靈也開始研究墓主人的棺槨了,從地上撿起了一些漆皮,說“憑借著手中的這些點點漆皮,我們就可以想像著外槨華麗的舊容,外槨內外均以髹漆,并在其上繪有綠、黃、朱三色流云紋圖案,可惜的是這樣精美的木槨已經腐朽殆盡?!?
槨蓋上原放置4塊玉璧,分置四角,現在已經隨著外槨的腐朽而散落各處了,在塵土的遮掩下已經不能顯示出其華美色彩了,但我是個心胸寬廣的人,所以并不會這么斤斤計較,拾起來便放進了麻袋。棺槨之間的兩側縫隙很小,但兩端則有很大的多余空地,放置有大宗的隨葬品。而隨葬品中的一摞摞的玉璧則特別引人注目,令人驚嘆不止,我也不經過洛靈的同意就迅速地一摞一摞的開始往麻袋里面裝,洛靈近前觀摩了一下,說:“別裝了。這些都不是玉碧,而是陶璧。根本就沒有任何價值?!?
聽到洛靈這么一說,我便拿起一塊仔細觀察了一下,的確如此。雖然乍一望去,仿佛都玉璧,孰料全是陶制的替代品,翻騰了好一陣子,才只在最下面找到兩塊真正的玉璧外,感覺自己好像被人給耍了,于是我便準備開棺尋寶。洛靈制止住我,說:“先到兩邊的東西側室看一下,回過頭來再開棺吧。反正都是死的,也跑不了。”
主棺室的兩側分別建有東西側室。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主棺室是墓主人的安息之所,前室放置車馬,東耳室是宴樂廳,西耳室則為倉庫,外藏槨放置生活用品,那么,東西側室有是何用途呢?
東側室位于主棺室的東邊,呈南北向長方形,中間有一過道與主棺室相連。當我們穿過過道進入東側室時,發現室內曾多次積水,室內地面所鋪墊的木板也已經腐朽,只殘留余痕,許多易腐物品都損壞得極其嚴重,就連殉葬于此殉人也只剩下棺木腐朽后的殘痕。不過從殘存下來的余痕來看,隨葬品也十分豐富,發現了多組玉佩飾及一些日用的銅鏡、漆木梳和大宗的首飾用品銅。由此可以肯定東側室應該為墓主人梳妝打扮之用,而那具腐爛的棺具之中的殉人正是侍從墓主人起居的女仆。
西側室的大部分隨葬著大批牛、羊、豬等動物。從殘存的一些已經腐朽的木頭來看,這些動物當時應該都是盛放在木箱之中的,表明了這些動物是專門留待墓主人享用的。并在室內的角落之中也發現了一個殉人。這些跡象也進一步說明,西側室應是墓主人的廚房,而那個殉人生前也應該是一名廚師。
看到東西側室也沒什么有價值的東西,我和洛靈都把目光再次集中到了墓主人的棺槨之上。我們先將外槨的四壁清理之后,便將殘留在上面的槨蓋也給抬了下來,雖然槨蓋已經腐朽不堪了,但其殘存的重量也有些讓我們倆人吃不消。當槨蓋被抬走后,墓主人的整個內棺便都顯露出來了。雖然外槨已經腐朽,但整個內棺卻是保存完好,古棺呈現紅、黑兩種色澤,且鮮艷無比,油光可鑒,猶如一面鏡子,依稀可照見我們倒影,制作工藝極其精湛。
我的職業是風水師,經常幫人選址起墳,可以說是什么樣的棺材都見識過,可這口棺材卻是我見過最大的一個了,估計這內棺至少也要重達1噸左右,看樣子指望我們兩個人把棺蓋給抬下來是沒有希望了。我有些懊惱地邊用腳踢著棺材邊埋怨著說,“不就是口棺材嗎?至于做得這么沉重嗎?我看真是這位墓主肯定是個暴發戶,有錢沒處花了,得瑟的?!?
洛靈有些不恥于我地說:“可別小看了這棺材,這整個棺材都是由金絲楠木制成,在整個國內都是實屬罕見的,現在最少也要值幾千萬吧?!?
幾千萬!我的腳立刻停止住了,整個身體都半懸著。幾千萬!就算墓主人從棺材中跳出來,并把我殺了,剁成一塊塊的,按照當前居高不下的豬肉價格來叫賣也不夠賠償的。但如果我能把這幾塊大木板給帶出去,我也就發了。
看到這重達一噸左右的棺木,我們也真的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別說抬下來了,就連我們倆人推了幾下都絲毫未動。最后我們將鐵鍬嵌進棺蓋和下面棺木所留下來的縫隙之中,我們兩人用盡了全力才算是終于給撬開了一點縫隙,再看鐵鍬,鐵鍬的鍬頭都已經卷刃了。然后我們將鐵鍬轉了一下,將鐵鍬把放進剛撬開的縫隙中,直到把鐵鍬把撬得都變形了,才終于算把棺蓋給移動開了一半。
當我們再次來到內棺前,墓主人的尸體已經暴露在我們的面前了,只見尸體的大部分已經腐朽了,只剩下一些骨渣。不過從殘存的骨殖特征和殘存衣物上來看,應該是一成年女性毫無疑問。墓主頭枕一個絲囊珍珠枕頭,囊內也盛滿了珍珠,墓主人尸體的兩側放置著一些精致的玉器,頭上和足下則有雕鏤精美的玉飾。我一眼就看中了,墓主人頭下的那個絲囊珍珠枕頭,也不顧先讓洛靈去研究它的什么文物價值了,連忙從死者的頭顱下搶了下來。
正當我剛把絲囊珍珠枕頭放進麻袋,洛靈便遞給了我一件玉器,并說道:“把這件青玉角杯帶著,這可是件稀世珍寶!”
我接過洛靈手中的青玉角杯,仔細觀察了一番,這個青玉角杯是由一整塊青玉雕刻而成,外形像一只號角,口部橢圓,向下近底部逐漸收攏,底部呈回轉彎卷狀。其上浮雕一只蛟龍,龍首在口部,采用淺浮雕,向下漸成高浮雕,直至尾部采用圓雕技法,使整條龍虬蒼勁有力,呼之欲出,龍四周雕刻云紋,更襯托龍騰云霄的驕傲氣勢,的確是漢玉中的一件稀世珍寶!還沒等我看完,洛靈又遞過來很多件玉器,什么鑲玉蓋杯、青白玉蓋盒、青白玉帶鉤,還說都是稀世珍寶。我也不管洛靈說的是真是假,我也一個勁地往麻袋里裝,反正這些東西都是玉器,還是漢代的玉器,應該值錢就是了。
正當我剛把最后一件稀世珍寶放進麻袋時,洛靈突然說道:“不對。我感覺有些地方好像被我們給疏忽了。”
在這寂靜的墓室中,洛靈毫無征兆地突然說話,還真把我嚇了一跳。不過至從剛才我們打開棺材,我也一直感覺有些地方不對,只不過是一直沒感覺出來到底是哪里不對,再加上眼前的這些稀世珍寶,我也懶得再去感覺到底是哪里不對了?,F在洛靈也感覺出來了,不過她也沒發現到底是哪里感覺不對。
洛靈放下了手中的玉器,靜下心來仔細地細想著到底是什么地方讓她感覺到不對的。我則繼續圍著內棺搜羅著棺內的稀世珍寶。
洛靈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說:“我記得以前發掘的南越國的王陵和這個墓葬非常相似,不過南越國的王陵比這座陵墓多了一個后室,而這座墓葬和南越國的王陵一樣,都是建于西漢時期,所以我懷疑這座墓葬應該和南越國的王陵一樣,它應該還有一個后室存在。”
在洛靈的提醒下,我也想到了到底是哪里出的錯誤了,“漢代盛行夫妻合葬,特別西漢時期,夫妻往往是同墓地而不同墓穴。按照‘同墳異葬’的習俗,這里很可能只是一座墓主**子墓穴。如果真像你所說的一樣,這座古墓還有后室的話,那么那里所存放的可能才是這座陵墓真正的主人?!?
洛靈也同意了我的觀點,于是我們便對墓室的后壁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后壁的確非常奇特。當洛靈將附在其上的灰塵拭去時,我們才發現整面后壁都是有一整塊漢白玉石加工而成,而且打磨得非常平整。
正在這時,在這面漢白玉石的墻壁上逐漸顯現出一個陰影,而且越來越清晰。大概過了有幾分鐘,我們可以清楚得看到漢白玉石的墻面上顯示著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酷似一位老者,他身著漢服,峨冠博帶,頗有君子風度,王侯之儀。不過他的兩眼好像正在注視著我們,讓人感覺好像正欲趨步而來一般。
隨著墻面上的老者形象越來越清晰,好像在老者形象的身旁出現一些字。幾分鐘過后,墻面上的文字終于浮現在眼前。認真細看,只見碑文的雕刻行文完全與現代的行文格式大相徑庭,別具時代的烙印。
“雖然只是寥寥幾字,卻全部采用標準的漢朝小篆,從右往左豎立行文;整個行文一行正書雕刻,另一行倒書雕刻,這是漢朝碑文雕刻的主要特征。”洛靈邊說邊壯了壯膽上前去翻譯這些文字,也許現在只有像洛靈這樣的搞考古工作的才能認識這樣幾個漢代的文字,反正我是一個也不認識。
洛靈邊翻譯邊念道:“擅入懸魂古道者死!”
擅入懸魂古道者死!難道這面漢白玉石的墻壁后面就是所謂的懸魂古道,那么這位逐漸顯現的身著漢服,峨冠博帶,頗有君子風度,王侯之儀老者形象又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