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第十六夜 青邙三重山

  • 看著我的眼睛
  • 淺胤
  • 3218字
  • 2020-10-29 16:32:22

一個小時以后,大火被撲滅,濃煙也得到基本的控制,現場已被確認沒有危險。兩個灰頭土臉的年輕消防兵戰士,從廢墟中抬出一具燒焦的干尸,尸體的一只胳膊已經炸飛。想都不用想,那一定是繆太太了,真想不到她會以這種決絕的方式結束年輕的生命。

我混在來來往往的消防兵中間,行尸走肉般的在330號的廢墟上慢慢移動。徐長卿跟在我身后,嘴里一直說著安慰我的話,但我意識恍惚,完全沒把它們放在心上。

走著走著,突然,我的左腳被一個圓滾滾的東西絆了一下,身體隨之失去平衡,摔到了地上。濺起的灰塵嗆了我一嘴一臉,讓我忍不住閉上了眼睛。

緩了兩三秒,我吐掉嘴中的煙塵,睜眼看見一只燒焦的手臂橫在我的額頭上。那只手緊握著,從里面冒出半截絹紙。

我小心翼翼的把絹紙摳出來,它絕大部分已經被大火燒光,只剩下斷斷續續的幾張碎片。我挨個翻看那幾張碎片,只在其中兩片上看到了文字,一張寫著“陰陽眼”三個字,一張寫著“印上”兩個字。

徐長卿伸手把我拉起來。我把那幾張絹紙碎片遞給他,他放在手指間捻了一下,吃驚的說了一句:“我靠!這是佛派的東西!”

“你怎么知道的?”徐長卿的反應讓我吃了一驚,疑惑的問道。

“要說這事啊,那真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啊!”徐長卿搔首弄姿,故弄玄虛。

“長話短說!”我沒好氣的說。

“很久以前,玄女道和佛派有過一段曠日持久的道佛大戰。當時佛派占優勢,玄女道死傷慘重。為了銘記這份仇恨,從那場戰爭之后,玄女道后人每天都要對著戰場上收集的佛派遺物苦練道術。久而久之,血液里竟然便有了特殊的感應,只要一接觸佛派的東西,意識就會不自覺的有所察覺。哥身為玄女道的正宗傳人,這種意識更加強烈。”徐長卿對著絹紙吹口氣,它們就莫名燒了起來,眨眼間變成飛灰。

“道長,我只是給你看一下,你怎么把它們燒了?我還沒來得及好好研究上面的那幾個字呢!”我心里著急,慌忙伸手去搶那幾片絹紙,但還是沒能趕上。

徐長卿愜意的活動活動手指,壞笑著說:“不就幾個普通的漢字嗎,又不是甲骨文,有什么好研究的?哥看你是舍不得繆太太,想留點念想吧?嘿嘿嘿!”

“懶得理你!”我一把推開徐長卿,一瘸一拐的往遠處走去。

“衛道!衛道!哥跟你開玩笑呢,你還真生氣啊!我靠,腿都瘸了還跑這么快!喂喂,等等哥!”

圍著九溪街道走了一段,我的身體慢慢恢復,腿也不像之前那么疼,利索了很多。我停在一棵巨大的桂花樹下,望著天上已經圓了一大半的月亮發呆。之前的住處被炸成廢墟,我突然覺出一份濃烈的孤單,不知自己以后該何去何從。

“走累了?”徐長卿踱著方步在我身邊走了一圈,突然神秘的湊到我耳邊,小聲的說,“哥帶你去個地方,保證讓你驚叫連連、高潮不斷!”

“什么地方?”我沒好氣的問。

“青邙山!”

青邙山最開始叫做黛山,是距離九溪二十公里處的一座山脈,最高處300米,綿延15公里。黛山山勢奇崛、樹木參天、景色壯美,而且山上溪流不斷,占據了風水的優勢,因而,九溪附近有些名望的家族都會把逝去的長輩葬在這里。

時間久了,黛山就成了墓葬風水的代名詞。而在中國的眾多山脈中,要數神都洛陽的邙山墓葬群最為出名,“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俗諺家喻戶曉。為了讓黛山多一份神秘,就有人根據“邙山”的叫法把黛山改成了“青邙山”。

“去青邙山干嘛,盜墓?”我白了徐長卿一眼,繼續抬頭看天。

“盜個毛墓!哥帶你去見你的老相好!嘿嘿!”徐長卿眨了眨眼,壞壞的看著我。

聽到“老相好”這三個字,我嚇了一跳。我首先想到的是白蘇,以為那晚我和白蘇發生的事情都被徐長卿知道了。直到徐長卿順勢指了指天邊的月亮,我才意識到他說的“老相好”指的是小月。

“小月在青邙山?”我轉頭問道。

徐長卿似乎覺察到了我剛才的表情變化,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轉了一圈,又補了一句:“不光是小月,你念念不忘的那個演員和那個大小姐可能也都在那。對了,那個大小姐叫什么來著?”

我不上他的當,從口袋里掏出我的車鑰匙,在手里顛了幾下。想起愛車已在大火中壯烈犧牲,心就像被狠狠刺了一刀一樣,生疼。

“青邙山離這二十多公里呢,怎么過去?”我把車鑰匙重新裝進兜里,看著徐長卿問。

“當然不能讓你靠兩只小細腿走過去咯!看那,哥這次可是特意開車過來的。”徐長卿把右手別到背后,扔出一串鑰匙,然后用左手接住。耍完帥后,他又安慰我,說,“咱不傷心啊,衛道,哥一直覺得你那輛車太low,不符合咱們大作家的身份。等這次從XZ回來,哥陪你去買輛新的,海魂叉(瑪莎拉蒂)怎么樣?”

不得不說,徐長卿這幾句話起了作用,經他這么一說,我心里好過了很多。丟下一句“懶得理你!”拔腿往他停車的方向走了過去。

我們沿著九溪大道開出去,上了104國道,又輾轉經過兩條無名的小路,才最終到達青邙山腳下的一個大型停車場。

這是我第一次來青邙山,之前對它的認識都是在別人的家長里短中聽到的。讓我沒想到的是,青邙山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模樣。我一直以為它是一座被原始森林覆蓋的荒山,平時除了有人下葬之外罕有人煙;但卻沒想到它不光不是一座荒山,竟然還是一個景區!

我們停車的地方就是景區配套的停車場,現在雖然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但景區依然燈火通明。我們剛停好車,一個十分敬業的老大爺就走了過來,從發票本上撕下一聯,遞給我們,用不標準的普通話說:“景區停車,十塊錢一小時。要過夜給你們打個折,一晚上三十五塊!”

我伸手接過發票,極不情愿的交了錢。大爺十分高興,嘴里不知道說著什么,嘟嘟囔囔的走了。

“哎媽!青邙山AAAA級旅游景區!你們城里人真會玩,為了錢連個埋死人的地方都不放過!”徐長卿看著閃著彩光的一塊巨型石碑,朝我豎起了大拇指。

我不理會他,徑直走過去去看景區的宣傳,開始看到的都是些景區的基本信息,景區概況、游覽地圖、門票等。我特意留意了一下門票價格,旺季居然要80元,都快趕上靈隱寺了!

再后來,一篇叫做《青邙山墓葬文化傳說》的宣傳廣告吸引了我。我仔細看下去,又對青邙山有了不同的認識。

按照文章描述,青邙山的墓葬群共分為三重:外重山、中重山和內重山,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所謂的“三重青邙三重葬,帝王將相居中央。”

外重山最大最廣,繞著15公里青邙山綿延一圈的地方都叫外重山,這里在青邙山的墓葬文化中,屬于最差的地域,但是對比起來,卻依然比九溪附近其它地方的風水要好了很多。而且,外重山也算自由開放,沒有那么多條框限制,普通人家故去的人也可以葬在這里。

而相比于外重山的“平民”身份,中重山就要高貴許多,據說在解放以前,只有九溪當地有名望的家族和有錢有勢的地主老財才能下葬在那里。而到了解放以后,中重山就更不會隨便讓人當做墓地了。因為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那里已經被開發成了景區,也就是“青邙山AAAA級旅游景區”的主體所在地。

這塊廣告牌雖然是在講青邙山的墓葬文化,但依然很市儈的講了中重山的很多旅游設施,包括游樂場啊、主題演出啊、鬼屋啊、百鳥樂園啊等等。在所有的景點中,文章重點講述了一座道觀——青烏觀。

據說青烏觀早在秦朝時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后來歷經戰亂被毀掉了,現在的這座青烏觀是根據史料記載,在原地址的基礎上復原的。

青烏觀是“青邙山AAAA級旅游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里面有很多修行的方士道者,據說精通玄學八卦,看透世事變遷。因為這個原因,每天去青烏觀測字求卦的人絡繹不絕。

青烏觀最引人矚目的地方是一座高十多米的太上老君石雕,而且這座石雕不是后期人工復制的,傳說是北宋時的著名道士陳摶老祖率領108位信眾建造的。建造雕像的石材不知道來自何處,從北宋到現在,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這座雕像竟然沒有一絲損壞!

青烏觀還有一塊巨大的墓葬地,叫做“洞天福地”,能葬在里面的都是一些有身份的體面人物。當然,如果家里足夠有錢,能夠支付的起一大筆“香油錢”,也能葬在這塊被稱作方圓三百里風水最佳的“洞天福地”里。

至于內重山,文章沒有具體的介紹,只提供了考古界的兩個不同觀點。第一個觀點說,內重山其實并不存在,關于內重山的傳說只是一些后世小說家的杜撰。另一個觀點說內重山在北宋之前是存在的,后來因為地質原因,山體崩落,才最終和中重山融為一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新泰市| 湘阴县| 临清市| 玉屏| 孟州市| 姚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卢龙县| 前郭尔| 东宁县| 湘阴县| 合江县| 汨罗市| 双峰县| 灵山县| 彭州市| 镇沅| 平泉县| 馆陶县| 河间市| 隆德县| 建德市| 义乌市| 娱乐| 吐鲁番市| 宁南县| 张家川| 旺苍县| 鸡泽县| 裕民县| 望谟县| 东至县| 鄂托克前旗| 通许县| 探索| 黄梅县| 绥芬河市| 拉孜县| 河西区|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