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觸這本《東方故事集》,難免聯想到家喻戶曉的《一千零一夜》。某種程度上,《一千零一夜》也的確是《東方故事集》和許許多多類似文學作品誕生的搖籃。
18世紀初,一位法國文學家將在阿拉伯世界流傳的一系列故事編輯成冊,出版了法語版的《一千零一夜》。這本書很快被翻譯成其他語言,傳遍歐洲大陸。這些關于遙遠“東方”的故事頗受歐洲讀者的喜愛,也啟發了類似作品的創作。同一時代,伴隨著歐洲(主要是西歐)的殖民擴張,歐洲國家與外界的外來日益頻繁。那些踏足中東(近東)、印度(中東)和亞洲(遠東)的商人、旅客、學者帶回歐洲的不僅是新奇的貨品,還有異鄉的風土人情。
在此背景下,歐洲出現了一種特殊的流派,浪漫東方主義(Romantic Orientalism)。這些作品往往講述發生在東方國度的故事,塑造來自東方的人物。不過,作品呈現的往往不是現實的東方,而是加入了作者浪漫想象的異域。作品對東方的解讀也難免受到殖民浪潮的影響:東方是神秘而浪漫的,卻也是野蠻而落后的,只有先進文明的西方才能幫助它“進步”。
豪夫的這本《東方故事集》便是在這樣的文學氛圍中誕生的。不過他的字里行間卻透露出對歐洲所謂“文明”的諷刺和反思。歐洲自詡文明,不也是充滿了嫉妒、仇恨和殺戮?東方看似落后,可那里的人似乎更講情義、更重義氣。書中這位半路加入商隊的“陌生人”便是這種沖突與反思的化身。
伴隨著商人們或驚悚、或悲傷、或輕松的故事,“陌生人”身世的面紗也漸漸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