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鏡子

  • 不滅亡魂
  • 獨念西風涼
  • 1697字
  • 2020-11-01 12:04:03

小馬告訴我,被撞的女孩是個在校的大學生,女孩兒當場死亡,但是那個肇事的富二代卻只是賠了點錢了事。因為交警部門提供的證據表明開車的男孩既沒有飲酒也沒有違章超速,所以最后只是定性為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后來這個結果還引起來了很大的爭議。

說到這里小馬低下了頭深深嘆了一口氣,看來他當時也參與了這個案件,似乎有些難言的苦衷。我明白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也許真相很簡單,但卻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能改變的。

我跟著小馬來到了交警隊的停車場,想看看能不能在車上找到什么線索。正值盛夏的午后,頭頂的大太陽烤的身上火辣辣的疼,四周又沒有一絲風,我們兩個熱的直冒汗,衣服都濕透了緊貼到了身上。

可是一來到事故車旁邊后,我卻莫名其妙的打了一個寒戰,一股似乎是從骨頭里鉆出來的寒意瞬間就傳遍了全身,一直從皮膚上的毛孔透出來。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像是一邊喝著冰水一邊曬太陽,我看了看旁邊的小馬,他甚至還打了一個噴嚏,嘴里直嘟囔著:“這是什么怪天氣,怎么一下子又這么冷了?”

這是一輛黑色的本田轎車,車身并沒有很大的損傷,只是車頭右側有些變形。我打開前排車門,檢查了一下里面,小馬告訴我,他們只找到了一本車輛的行駛證,車主名叫周偉新,登記地是上海,行駛證與車牌是相符的。

我又打開后排的車門,突然發現在后排的座椅下面有一個黑色的皮包,這是一個普通的皮包,大約有六成新。打開皮包后,里面除了一面普通的鏡子外再沒有別的東西。這是一面圓形的金屬鏡,大約也就是成年男人手掌大小,鏡子通體泛白,表面光滑,這種白不同于普通金屬的亮白,明顯缺少一種金屬的光澤。

我把鏡子拿在手中,一股寒氣從鏡子里傳了出來,身上的寒意又加劇了幾分,我這才感覺出來這種寒冷不是來自身體,而似乎更像是來自心底深處。

我對著鏡子照了照,沒想到用這種鏡子照出來的我還挺帥的,估計這就是所謂的朦朧的美吧。在鏡面的四周陰刻著一圈波浪狀的圖案,這些波浪紋飾起伏連綿,相互錯位排開。我又把鏡子翻過來,鏡子的背面同樣是這樣的波浪紋,但是中間多了一個奇怪的圖案,一大一小兩個圓環套在一起,兩環之間也是波浪紋飾。

見找不到其他的線索,我把這面古怪的鏡子又裝回了包里,對小馬說:“這個我先拿回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線索。”

回到隊里之后,我先去查了車輛情況,發現車子居然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報失了,也就是說李建偷的其實是輛失竊車。那么賓館的那個人很有可能也是個偷車賊,我趕到那家東方賓館查詢房客信息,但是那個人很狡猾,是用假身份證登記的個人信息,根本查不到。

我又調出了大廳的監控視頻,在視頻中能看到這是一個穿著黑色半袖襯衣的中年男人,但是他始終都低著頭,根本看不到他的長相。

我后來又專程跑到了市文物局,請了個老專家鑒定一下這個鏡子是不是文物。老專家看完了笑著告訴我,這面鏡子是一件很不入流的贗品。銅鏡始現于商周時期,初始大都是以銅錫合金為主,即所謂的青銅,漢朝之后出現了銀鉛合金也就是銀鏡。銅鏡一般制成圓形或方形,其背面鑄銘文飾圖案,并陪鈕以穿系,正面則以鉛錫磨礪光亮,可清晰照面。齊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的小型銅鏡,造型、裝飾均較原始,應是目前考古資料中所知最早的一面銅鏡。

商、西周和春秋時都零星發現過一些銅鏡,到了戰國開始盛行,產量大增。到漢代,由于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漢中葉后經濟飛速繁榮,銅鏡制作產生了質的飛躍。所制銅鏡工藝精良,質地厚重,鏡背銘文、圖案豐富多樣。后經唐宋時代兩次發展高峰,到明清時期,隨著近代玻璃的誕生,銅鏡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這個鏡子看材質像是銀鉛所制,但是成分還不純,色澤發灰。看形制和做工倒像是商周之物,但是背后紋飾卻又不是商周紋飾。所以這只能算一個仿制品,而且還是一個很拙劣的仿制品。

我拿著這個銅鏡有點哭笑不得,撓了撓頭,順手放回了包里,回去報告了孫隊,因為沒有了線索,這個案子也只能暫時放下了,鏡子我本想交回證物房的,不巧的是那天管證物房的人恰好不在,我只好暫時先放在了身上,看看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也正因為這一個小小的事情,才引出了后面一系列的故事,我原本平淡的人生從這天開始就像一輛失控的高鐵,徹底脫離了預期的軌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安国市| 景泰县| 西林县| 眉山市| 图木舒克市| 陆川县| 旺苍县| 高陵县| 云南省| 随州市| 惠安县| 邵武市| 盖州市| 东光县| 柯坪县| 叙永县| 神农架林区| 民县| 理塘县| 溆浦县| 杭州市| 门源| 桑植县| 奈曼旗| 邵阳县| 南通市| 勃利县| 旅游| 名山县| 临城县| 南江县| 邯郸市| 萍乡市| 沙雅县| 长春市| 榕江县| 海淀区| 浦江县| 杂多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