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同而不和
- 迷蹤之島
- 西派三伯
- 2081字
- 2020-11-18 18:11:43
關于“鬼島妖狐”的故事是否真實,沒人去考證過,至于你們信不信,反正我那會兒是一點不信。
可這故事一編出來,卻深受村民們的喜愛,他們在這個基礎上又編出了更多恐怖的段子,于是,這龍尾島也就越傳越邪,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到最后什么王麻子去了鬼島一下子成了樹,什么張三去了鬼島成了拖拉機,甚至還有說在島上看到了美國總統,像這類毫無邏輯可尋的故事也堂而皇之的編了出來。我想這應該充分地體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編故事的才能。
其實,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我完全大錯特錯了,這個看似玄之又玄、連故事情節都不太完整的傳說,竟在我以后的探險中變得越發的真實,所有離奇而詭異的事件幾乎都指向了這個謎團。至于,鬼島妖狐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這是后話,暫且不表,待我一一道來。
如果說鬼島狐妖只是個傳說,不足為信的話。那么在這兒,我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真實程度比傳說更為靠譜,據說那是我阿公在鬼島上的一番親身經歷。
這事兒發生在清末民初,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天下大亂,軍閥割據,戰火紛飛,是民不聊生。龍家村雖遠離大陸,但也沒能逃過這歷史的洪流。
那會兒掌管海南島事務的軍閥名叫常五爺,此人祖籍福建,長得彪悍,早年習武,說他是綠林豪杰那是一點兒不假,可配上那對賊亮賊亮的小眼睛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不和諧,小心眼一大堆,總是疑神疑鬼的,還特別喜歡神鬼之類的新奇事兒。
如果要追溯他的發跡史可以說那也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段縮影,俗話說時勢造英雄,當然也造狗熊,而且數量遠比英雄多得多,這常五爺就是其中的一位狗熊。
那年頭,有槍就是爺,常五一個大老粗出身,靠一身力氣在碼頭討飯吃,一天也不知他從哪兒搞到一把漢陽造回來,在當地可是出盡了風頭。
這第一槍就打在了鄉里一位姓李的財主身上,分了家產,得了民心,又買槍又招人,隊伍很快就壯大起來。最后大槍一揮,帶領百來號弟兄在FJ省獅子山上落了草當了匪,占山為王。
當地的大戶人家那經得起他的折騰,乖乖地服軟聽話,搞起了年貢,見了他總叫一聲常五爺。這一來二往,常五爺的名號也就這么傳開了。
開始上山那會兒,常五爺倒也過得逍遙自在,小酒喝著,小煙兒抽著,窯姐兒睡著,整個一座山雕,土皇帝。可到了清朝末年,革命四起,常五爺這幫子土匪可就成了風箱里的老鼠兩頭不討好了。清兵、軍閥只要是見了他們就窮追猛打。
按這樣下去,遲早有散伙的一天,這該怎么辦呢?你別看常五爺長得五大三粗,對當時的政治形勢倒吃得很準,他見大清朝氣數將盡,便打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旗號,立在了山頭。
從此,這常五爺就混進了革命隊伍,還第一個帶頭剪了辮子,以示與大清國劃清界限,要與革命為伍,為民造福。這一舉動被當時廣西的一個張姓軍閥相中了,于是收他做了小弟,在里面當了個督軍。
等民國一成立,常五爺自然也就雞犬升天,成了張大軍閥的左膀右臂,當年的土匪搖身一變,竟成了政府軍,被調到了海南管起了事務來。
說罷常五爺,再來說說我阿公李大利。我呢,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他老人家:倒霉,三個字,忒倒霉!我阿公早年在清朝衙門里當兵,抗過火槍土炮,下過海干過洋鬼子,也上過山打過像常五爺那樣的土匪,論功績和人品在當地那可是婦幼皆知的事兒。
可就在他幻想著前程無限好的時候,這清王朝卻不爭氣,一下子被革了命!我阿公真恨不得買塊豆腐撞死,最后不得不仰天長嘆:“無力回天,生不逢時矣!”
民國剛成立那會兒,我阿公仿效文天祥,抱著誓死不喝民國水,寧死不做亡國奴的覺悟,帶著幾十號志同道合的兄弟上了山,做起了光復清國的堅貞志士。
然而,百姓卻不認同,在他們眼里穿得再體面,名義再光鮮也就是一幫土匪。大清國的倒臺那是順應歷史,順應民心,阿公雖然有一腔熱血卻投錯了主,愚了忠,結果還落下一“清朝遺妖”的罵名。
剛開始,我阿公一身正氣,一上山就老早把話放了出去,說我們大清國雖然亡了,但愛國愛民的精神卻沒變,于是與當地百姓約法三章:第一絕不搶百姓的東西;第二絕不做奸殺**之事;第三絕不下山抓壯丁,自愿入伍,還說總有一天大清國會光復,叫百姓們做好復國的準備。然而,這些政治思想工作對民以食為天的勞苦大眾那是一點吸引力也沒有,見了阿公的隊伍依然當土匪打。
再加上那時候年景不好,山上的食物日益短缺,一百多號弟兄可不想被這光榮的口號活活憋死,最后他們操起家伙,見誰搶誰,弄得民怨四起。三個“絕不”每一條不犯的。
最后,阿公也沒了主意,只好改口說搶叛國刁民的東西那叫替天行道。好嘛!就這樣,我阿公從一個大清朝的有為青年被一步步逼成了地地道道的土匪,最后竟朝著多元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武裝集團、打家劫舍,挖地倒斗樣樣精通。有時候啊,我常常在想,阿公和常五爺同樣當過土匪,命運的差別為啥就是這么大呢?
那時候,常五爺剛派到海南不久,板凳還沒坐熱,就想拿我阿公開刀,以此博取功名。于是,他隔三差五地帶著兵上山剿匪。
阿公早年當過兵,對常五的這些下三濫的套路自然不在話下,帶著弟兄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弄得常五常常摸不著北,還偶爾偷襲下山下的軍部,得些補給。像這樣貓捉老鼠的游戲一玩就是好些年,誰也不服誰。直到有一天,這龍家村出了一件怪事才讓這兩家罷手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