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離家
- 玉鳳瑤
- 蒹葭如暮
- 2052字
- 2020-10-23 20:11:51
“爹爹。”如蘭沒有敲門便進了書房,和往常一樣,微笑著走到魏盛身邊。
魏盛見如蘭來了,便放下了手里的書,道:“如蘭來啦,天氣炎熱,怎么不在院子里乘涼,倒跑這兒來了。”
如蘭沒有回答魏盛的話,她知道爹爹是故意避著認親的事不說,應該是怕自己聽了心里難受吧,畢竟,在皇權(quán)面前,他什么都做不了主。
如蘭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爹爹,大哥去荊州了?”
魏盛明顯是先愣了一下,而后又嘆了口氣,他一定是沒想到,如蘭還會主動問這個,頓了一下后,道:“你也別怪你大哥,打小,他就沒受過一點苦,雖然家里不是錦衣玉食,但起碼也是事事順意,如今被人要挾,還是頭一遭,面對皇族的人,我們只是普通的百姓,你也別怪他,我和你娘心里,總是舍不得的。”
“爹爹,快別這么說了,我又怎么會怪大哥呢。”如蘭看著魏盛有些自責的神情,知道自己問錯了話,當下懊悔不已。
原本只是隨口問問的,亦沒多想,可聽在魏盛的耳里,難免帶著抱怨,雖不是賣兒賣女的辱,可終究是受了沒錢沒勢的氣啊如蘭知道魏盛心里不好受,她想自己是再也不該露出傷感的表情了,畢竟留在家的時間也不多了,能開心就開心吧。也不知道月城郡王府是個什么樣的家。
算了,算了。如蘭越想越是心煩,不想去猜測自己將來的生活了,她從小就看淡了榮華富貴,或許爹娘正是明白了她這點,才會顯出那樣的內(nèi)疚吧。沒有權(quán)勢的布衣百姓,是連自己的女兒也沒法保護的。
她收了收自己的心思,笑著道:“爹爹也別難過了,往后如蘭富貴了,還能報答爹爹呢。”
魏盛一聽,知道如蘭是故意這么說,好讓他放寬心,便道:“說什么富貴不富貴的,爹娘的最大心愿還不就是想著兒女們好嘛,以后,你的生份變了,爹娘也不能隨便來看你,怕是難有相見的機會了。”魏盛說著,便漸漸地哽咽起來,看了如蘭一眼后又匆匆站起了身,走到臨窗的地方,背著如蘭,望著窗外。
如蘭不想再說著讓人難受的話了,想了想突然記起自己進書房的目的。便道:“爹爹,如蘭走后,這些書,還有毒譜怕是不能帶著了。”
魏盛轉(zhuǎn)過身來,那毫無預兆地,卻也不得不承認,那張強忍住淚水不得奪眶而出的面頰,此刻正半隱半現(xiàn)在幽暗的燭光下,想到魏盛平日里的樣貌,此刻的他不免有些滑稽,可看在如蘭眼里,卻是那種說不出的痛,所以,只是那么一瞬間,她也不忍去看,只得盯著案上的書本,卻也沒看得半個字。
魏盛用衣袖擦了下臉,然后走到書案邊,看了眼書案上一碟如蘭剛剛抱過來的書,清了清嗓子,道:“你還是帶著吧,你走了以后,如意更是不愿意學了,爹爹也沒什么值錢的東西給你,這些書或許還有些價值。”
“爹爹,這可是魏家的傳家寶,如蘭怎么可以獨占呢。”
“拿去吧,都說一首好曲需要知音,一本好書也是需要給懂它的人的,再說,你也是吃魏家的米長大的,是魏家的人。在爹爹心里,你永遠都是我的女兒。”
“爹爹。”如蘭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哭喊了幾下就撲到了魏盛的懷里。
沒過幾日,昭榮世子就來了。這次他沒有騎馬,還是選擇坐馬車。
只見若大的馬車隊浩浩蕩蕩地從遠處奔來,遠遠望去,凈是塵土飛揚,遠處的鄉(xiāng)人聽到動靜,都紛紛跑來魏家,等著看熱鬧。
“來了,來了。”沒過多久,陳嫂就氣喘噓噓地從外頭小跑步進堂屋來,邊跑邊說。
眾人一聽陳嫂的話,皆紛紛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趕忙出門等候,跪拜迎接。
其實今天一早,就有先來報消息的人說世子的馬車會在午時左右到,讓我們做好準備。當時魏夫人一聽,就在堂屋里惆悵起來,陳嫂上前安慰,哪知道越說越難過,自己也跟著傷心起來,小妹如意雖說是小孩心性,一會哭鬧一會嬉笑得,沒個準兒,可此時,卻是怎么都不愿出來,把自己關(guān)在房里,不知道干什么。
這一切,如蘭都看在眼里,她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安慰,他只得站在魏家的大門口,虛意接受他人的祝賀,茫然若失地隨著父母,將那顆惶惶不安的心小心收攏,在暖暖春日里,等待她的新生活。
“怎么這么像自己要出嫁了,父母,姐妹都舍不得自己。門口又都圍了那么多看客。”如蘭無奈地想著,“該怪陸川嗎,莫名其妙地幫自己找來了親人,又一聲不吭地轉(zhuǎn)身離開。”
如蘭想像著陸川與自己的情,是否就像一陣只得吹動弱柳,揚起繡帕的清風,無奈地飄過,卻是經(jīng)不起半點漣漪,只是淡淡地親吻了指尖,雖是讓人懊惱,卻也是無可奈何,只得留下無盡的等待。
陸川若是我成了郡主,你我的距離是否真能近些呢。
“小姐,讓小月跟了你吧,小月實在放心不下小姐。”
如蘭正在沉思,卻被小月打破了沉寂。
陳嫂不知何時,也走了過來,附和著小月說:“是啊,小姐,讓小月跟著好歹有個熟識的人照應著,我們也好都放心。”
如蘭想了想,對小月說:“這一去也不知何時才能回來,王府里的規(guī)矩多,怕小月受委屈。”
小月說:“小姐,我不怕的,就讓我跟了你吧。”
如蘭想了想,微笑了一下,說:“好。”
就這樣,如蘭和眾人道了別,和小月,世子一起上了那輛馬車。
馬車嗒嗒地,在不大平穩(wěn)的石子路上飛馳著,如蘭望著窗外的風景,那漸漸消失的魏家大門,越變越小的山野鄉(xiāng)村,越來越遠的烏泉山。
如蘭想著,“以后再也沒有什么機會回來了吧,也許要和爹娘見一面都會十分困難,那曾經(jīng)養(yǎng)育我的爹爹和娘親,還有美麗的烏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