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 劉斯奮
- 劉斯奮
- 880字
- 2024-03-28 12:49:22
代序
劉斯奮同志是廣東文化界眾所公認的一位才思卓越、文化功底豐厚、藝術造詣深湛的奇才與大家。
二十多年來,斯奮同志先后擔任過廣州市文化局副局長、廣東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畫院院長等職務,分管全省文學藝術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政績良多。與此同時,他數十年如一日,在小說創作、古典詩詞、學術研究以及繪畫、書法等眾多領域,潛心鉆研,耕耘不輟,成就斐然。他窮16年之功創作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白門柳》,榮獲全國長篇小說最高獎——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還發表過多部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文藝史論學術著作。他的書法創作法度嚴謹,筆意奇雄剛正,境界高逸,書卷氣濃重。他的繪畫根植于深厚的學養積淀和豐富的生活閱歷,不傍前人,自出機杼,加上很高的藝術悟性,作品在繼承傳統文人畫雅正品格的同時又新意迭出,傳達出一種可貴的人文精神。斯奮同志的文化藝術成就在國內外文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斯奮同志之所以既能夠在我省宣傳文化戰線的領導崗位上游刃有余,舉重若輕;又得以在詩、文、書、畫等各個文化藝術領域縱橫馳騁,左右逢源,究其緣由,是他秉持中國儒家積極入世的人生理念和講求立德、立功、立言的文人情懷。他的多方面成就,體現了一位當代人文知識分子在民族復興大潮中的使命感。如果說,一百多年來,面對落后積弱,不斷挨打的慘痛現實,中國人曾經把根源追溯到自己的文化傳統,一度加以強烈質疑甚至試圖徹底否定的話,那么,歷史發展到了今天,隨著民族進入全面復興,自信力逐步回歸,文化傳統也受到重新審視。它作為民族生存的根基的作用正在日益彰顯,并且愈來愈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應該說,斯奮同志就是這樣一位始終自覺從事于歷史思考和投身實踐前沿,睿智、清醒而又堅定的人文知識分子。他在詩、文、書、畫等文化藝術領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繼承與創新,他的審美取向、他的自信、他的修為、他的所得、他的感悟,對當代知識分子如何在紛繁的現實社會中安身立命,善學通變,無疑具有積極的探索與啟迪意義。
2010年3月5日
(本文系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同志為“詩文書畫
——劉斯奮綜合展”撰寫的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