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報表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 劉靳
- 803字
- 2020-10-22 11:05:45
3.2 成本費用的構成
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費用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費用在利潤表中又具體分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費用與成本其實都是企業日常活動的利益流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核算方法不同,成本(指營業成本)是在收入確認時配比確認的,如果收入沒有實現,成本就不能結轉;費用的發生和確認是以發生時點為依據的,當月發生當月確認,當天發生當天確認,沒有跨期一說。而成本就可以跨月甚至跨年確認,理論上,只要沒賣掉就可以永遠在存貨里放著。比如:企業為銷售某商品花費的銷售費用可以在發生的當月確認損益,而與商品生產直接相關的生產成本則必須在商品銷售收入確認的同時確認為一項成本,這個確認的時間可能是下個月,也可能是未來某一年。
我們在對企業成本和費用的分析上,可以按產品類別、成本項目,采取對比分析法或因素分析法,正確評價企業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揭示不同成本項目升降的原因,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評價企業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表3-2 R公司2019年成本執行對比表

表3-2是R公司對照自身成本項整理的2019年預算和實際數的對比,通過分析每個成本費用大項的預算差異額和使用率,可以看出企業的預算管控能力。在具體分析每個成本費用項目時,我們還可以深入地對各部門、各分項進行權責明晰的考核。
此外對于成本費用的分析還應多注意成本費用與收入之間,以及成本費用內部之間的相互聯系,比如某企業收入大幅增長,理論上相應的成本、銷售費用都應該隨之大幅增加;再比如某生產企業今年產出大幅增加,在排除生產率大幅提高的可能后,相應的能源費、人員薪酬、原料的采購等方面都應該有大幅的增加;如果上述正向變動關系出現異常,信息使用者需要在信任并分析報表數據之前找出相應原因來佐證數據的合理性,否則我們有理由懷疑數據之間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