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氣兩部曲:“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紀念套裝(共2冊)
- (日)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 749字
- 2020-10-13 18:19:06
蘇格拉底和阿德勒
青年:明白了。那么,我再說說另一位朋友的事情。我有位朋友Y是一位非常開朗的男士,即使和陌生人也能談得來。他深受大家的喜愛,可以瞬間令周圍的人展露笑容,簡直是一位向日葵般的人。而我就是一個不善與人交往的人,在與他人攀談的時候總覺得很不自然。那么,先生您按照阿德勒的目的論應該會主張“人可以改變”吧?
哲人:是的。我也好你也好,人人都可以改變。
青年:那么先生您認為我可以變成像Y那樣的人嗎?當然,我是真心地想要變成Y那樣的人。
哲人:如果就目前來講恐怕比較困難。
青年:哈哈哈,露出破綻了吧!您是否應該撤回剛才的主張呢?
哲人:不,并非如此。我不得不遺憾地說,你還沒能理解阿德勒心理學。改變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青年:那您是說只要理解了阿德勒心理學,我也可以變成像Y那樣的人?
哲人:為什么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答案不應該是從別人那里得到,而應該是自己親自找出來。從別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過是對癥療法而已,沒有什么價值。
例如,蘇格拉底就沒有留下一部自己親手寫的著作。將他與雅典的人們,特別是與年輕人的辯論進行整理,然后把其哲學主張寫成著作留存后世的是其弟子柏拉圖。而阿德勒也是一位毫不關心著述活動,而是熱衷于在維也納的咖啡館里與人交談或者是在討論小組里與人辯論的人物。他們都不是那種只知道閉門造車的知識分子。
青年:您是說蘇格拉底和阿德勒都是想要通過對話來啟發人們?
哲人:正是如此。你心中的種種疑惑都將會在我們接下來的對話中得以解決。而且,你自己也將會有所改變,但那不是通過我的語言而是通過你自己的手。我想通過對話來導出答案,而不是去剝奪你自己發現答案的寶貴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倆要在這個小小的書房內再現蘇格拉底或阿德勒那樣的對話?
青年:你不愿意嗎?
哲人:豈會不愿意呢?我非常期待!那就讓我們一決勝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