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組織行為:成為高效管理者
- (美)忻榕 瓊·皮爾斯(Jone L. Pearce)
- 479字
- 2020-10-16 17:17:29
情緒導致的行為
雖然我們每個人對工作的各方面都會有不同的情緒和態度,但未必會付諸行動。情緒最終是否會導致行為,取決于我們處在強預期環境中還是處在弱預期環境中。強預期環境是指有強烈行為標準預期和激勵體系的環境;弱預期環境是指沒有非常明確行為標準預期的環境。例如,當一名大學生走進教室時,他明確知道應該坐在聽課席(而不是講課席)的位子上,教授講課時他應該停止與同學交談,并做出專心聽講的姿態(不管他是否真的專心聽講)。大學教室就是一種強預期環境。
大多數任務績效所處的環境是強預期環境,因為所有組織都會盡最大努力確保員工清楚地知道組織對他們的工作預期,盡最大努力精心設計問責體系以管理員工績效。假如組織的績效管理和激勵體系運轉正常,員工的情緒、個性或態度就應該不會對任務績效有很大影響。
但關系績效更具自發性,且無法預先規定或控制。也就是說,關系績效往往發生在弱預期環境中,這也就是情緒能更好地預測關系績效的原因所在。工作滿意度不高的員工會對同事工作中的錯誤視而不見,也不會盡力幫助其他部門的同事。在弱預期環境下,人們的行為所受約束較少,因此受情緒或態度的影響就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