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沉市場:布局移動互聯時代萬億級商業新藍海
- 付一夫
- 2125字
- 2020-10-15 17:48:44
前言
眼見從來都不一定為實。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出生于類似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中產家庭,那么他這一生大概率會過上平順穩定的日子,有著收入頗豐的工作和更為廣闊的舞臺,甚至有機會去為實現財富自由而放手一搏。而對于看慣了大城市里的商圈林立與車水馬龍、聽慣了經濟大勢與科技熱點、穿慣了精致的品牌套裝、用慣了iPhone和MacBook的他來說,或許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所處的地方就是整個國家應有的模樣。
然而,很可能他并不知道,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的總面積,僅僅占全國面積的0.33%,哪怕再加上杭州、南京、青島等15個“新一線”城市的面積,占全國的比重也不到3%;這便意味著,超過全國面積97%的土地上發生的故事,是他乃至很多人都不曾看清的存在。
在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而又發展不均衡的國家面前,許多人的認知都是狹隘而渺小的。如果不是統計數據佐證,很難有人相信,還有將近13億的中國人沒有出過國,10億中國人從未坐過飛機,5億中國人還沒用上馬桶。
一言以蔽之,一線城市的繁榮景象,并不能代表華夏大地本來的面貌;而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況,遠不及我們想象中那般美好。
可正是這絕大多數人,長期以來都是一種近乎隱秘的存在,他們既缺少話題性,又鮮有曝光度,而他們能在家做飯絕不去下館子、能騎自行車盡量不打車、能自己打掃房間絕不花錢請鐘點工的平淡日常,更是不容易引起“吃瓜”群眾的好奇與各路商家的關注。
直到拼多多橫空出世。
當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電商市場格局已定時,成立僅三年的拼多多竟從巨頭爭霸的縫隙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并成功赴美上市。而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提出的“五環內人群”概念,更是被人稱為“2018年最有洞察力的詞匯之一”。
此概念雖然并非精準的地域劃分,但卻揭示了不同地區人群生活狀態的本質區別,也撬開了那片長期以來被人們忽視的廣闊天地的一角,并告訴世人:那絕大多數身處五環外的“低凈值”人群構成的巨大市場,同樣可以成就不可思議的商業奇跡。
這就是所謂的“下沉市場”,一個充滿無窮魅力的地方。這里不僅坐落著三百多個地級市,近三千個縣城,四萬個鄉鎮,六十九萬個村莊,還擁有著相當于三個美國總人口規模的居民,而這里的商品服務供給依然匱乏,諸多需求還遠遠未被滿足。
在一二線城市的發展日趨飽和、互聯網流量紅利消失殆盡以及獲客成本不斷提高的今天,下沉市場儼然正在成為商業布局的全新藍海與最后一片流量洼地。有人說這里“藏著萬億生意”,此言不虛。
必須注意到的是,下沉人群雖然普遍收入偏低,但近些年,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消費能力、消費欲望與消費升級進度卻一點也不含糊,很多“小鎮青年”的日子滋潤程度甚至不輸一線城市居民。而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與互聯網技術的滲透賦能,當前的下沉市場早已今時不同往日,很多新的趨勢都在不斷地涌現出來,并刷新著我們的認知。
也正因為如此,于商家而言,布局下沉市場絕不是為了迎合“低端需求”——否則,拼多多的上市便不會引發坊間如此巨大的爭議,而投放假貨和山寨商品,自然也不是布局下沉的正確做法。更何況,布局下沉市場的意義,還不僅僅是商家們的生意經這么簡單。
自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之后,世界各國經濟普遍增長乏力;近年來部分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更是再度抬頭,外需的不確定性與國際市場的風險性正日漸增強,這對于中國這個貿易大國而言,顯然不是好消息。與此同時,多年的投資驅動增長模式弊端漸顯,產能過剩、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嚴重。
因此,若想保持國民經濟的高質量增長與可持續發展,我們勢必要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同時,找到新的支撐點——所幸的是,消費擔負起了這一歷史重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消費對于中國GDP的貢獻程度高達76.2%,毫無疑問地成為拉動宏觀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
不過,進入2019年后,消費卻出現了明顯的走弱跡象。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居民消費已進入“降級”通道,但同樣值得警惕。此時,要想擴大內需,為國民經濟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我們勢必要想辦法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而當前的下沉居民消費正呈崛起之勢,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增速也領先于城鎮居民,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擴內需、促消費的關鍵著力點在于低線城市與農村——這正是下沉市場。
綜上所述,下沉市場蘊藏著無窮的金礦與無限的機會,無論是對于商家、居民還是國家,都意義非凡。
更為重要的是,下沉市場才是真正能夠代表中國真實面貌的存在。倘若放大視角,早在1927年,毛澤東就已做出了精辟論斷: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此論斷的意義在于,它洞悉了絕大多數中國人身上蘊藏的驚世力量,認定了只有最廣大的階層與群體才是決定泱泱大國命運的基本盤。“站在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任何時候都不會有錯。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欲布局下沉市場,必須先讀懂下沉市場,否則怎能有的放矢?
這也是本書寫作的目的和原委。
在這里,你可以讀到你想知道的、關于下沉市場的幾乎所有問題的解析:無論是宏觀經濟層面的區域動能轉換與居民消費升級,還是下沉市場崛起的前因后果,抑或不同時期的知名企業如何搶占下沉市場等。
此外,本書還力求基于翔實的官方統計數據與豐富生動的實踐案例剖析,詳細解讀布局下沉市場之道,并試圖給出一些新的洞察和見解,希望能幫助讀者讀懂、讀透下沉市場的發展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