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 1577字
- 2020-11-02 18:03:28
第三問 資本家的孩子恩格斯為什么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1820年11月28日,德國萊茵省巴門市一個富裕的棉紡織廠廠主家一名嬰兒出生了,他就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身在這樣一個家庭的恩格斯,本該可以繼承家族產業,以享受巨額資本所帶來的富裕生活,但恩格斯后來卻走上了一條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反抗之路,這是為什么?
出身于資產階級家庭卻心系勞苦大眾。恩格斯出身于資產階級的家庭,中學畢業后就在他父親開辦于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家企業里當職員,這讓他親眼目睹了資本家奴役、壓榨、剝削工人的情景。早在恩格斯讀初中時,就經常跑到自己家工廠中觀察工人的日常生活,深入工人中去了解他們的疾苦,了解工人階級為反抗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而開展的各種斗爭。這一時期的工人階級每天勞動時間長達16~18個小時,工作環境惡劣,且工資收入低廉,在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更隨時面臨著被餓死的危險。這給恩格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對其思想造成極大的沖擊,促使他從同情工人階級逐漸轉化為堅定地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上,實現了個人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
經典名言
我是這樣做的:我放棄了資產階級的社交活動和宴會、波爾圖酒和香檳酒,把自己的空閑時間幾乎全部用來和普通工人交往;這樣做,我感到既高興又驕傲。感到高興,是因為這樣一來我在了解你們的實際生活時度過了許多愉快時光,否則這些時間也只是在上流社會的閑談和令人厭煩的禮節中浪費掉;感到驕傲,是因為這樣一來我就有機會對這個受壓迫遭誹謗的階級給以公正的評價,他們盡管有種種缺點并且處境極為不利,仍博得每個人的尊敬,只有英國的錙銖必較的商人除外;我感到驕傲,還因為這樣一來我就能夠維護英國人民,使他們不致日益受人鄙視。
——恩格斯
畢生致力于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恩格斯以思想為武器,從理論上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恩格斯用犀利的語言尖銳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并闡明工人階級貧困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要解決工人的貧困問題就必須廢棄私有制。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恩格斯真實記錄了工人階級的艱難生活和悲慘處境,揭示了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無情剝削和壓迫。在《共產黨宣言》中,恩格斯和馬克思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通過暴力的革命打碎資本主義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恩格斯同馬克思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恩格斯親自參加革命斗爭。恩格斯不僅以筆為武器與資產階級進行斗爭,而且親自參加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武裝斗爭。1849年5月,在愛北斐特工人的武裝起義中,恩格斯帶領佐林根武裝工人的隊伍前去支持,愛北斐特安全委員會委托恩格斯領導構筑防御設施并讓他指揮炮兵;同年6月,恩格斯在巴登-普法爾茨任維利希志愿軍團副官,親臨前線參加戰斗,起義失敗后流亡到瑞士。
經典名言
資本主義民主制“和其他任何政體一樣,歸根到底也是自相矛盾的,虛假的,無非是一種偽善(我們德國人稱之為神學)。政治自由是假自由,最壞的奴隸制;是自由的假象,因而是實在的奴隸制。政治平等也是這樣。所以,民主制和任何其他一種政體一樣,最終一定會破滅:偽善是不能持久的,其中隱藏的矛盾必定暴露出來;要么是真正的奴隸制,即赤裸裸的專制制度,要么是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即共產主義。”
——恩格斯
恩格斯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恩格斯與馬克思共同推動正義者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并為其起草了綱領《共產黨宣言》;1864年,恩格斯同馬克思共同領導創建了“國際工人協會”,并參與該國際工人階級運動組織的領導工作,他和馬克思都是“國際工人協會”的精神領袖和杰出理論家;巴黎公社革命期間,恩格斯與馬克思一起聲援支持巴黎公社的革命斗爭。尤其是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承擔起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承擔起為摯友馬克思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二、三卷以及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任。恩格斯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