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國民經濟管理學
  • 厲以寧
  • 1691字
  • 2020-11-06 15:10:08

第二節 近期國民經濟管理的任務和指導思想

一、近期國民經濟管理的任務

近期國民經濟管理的任務是維持經濟的穩定,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應當通過政府調節來維持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之間的基本平衡。

當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時,政府可以采取抑制總需求或刺激總供給的方式來實現二者的基本平衡。當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時,可以采取刺激總需求或抑制總供給的方式來實現二者的基本平衡。

由于刺激總供給的做法不一定能在短期內取得成效,而抑制總供給的做法意味著對現有生產力水平的抑制以及人力和物質資源的閑置,從而會對今后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所以在通常情況下,采取調節總需求的做法(包括抑制總需求和刺激總需求)更加適宜。這樣,近期國民經濟管理的中心問題是調節總需求。

為了維持經濟的穩定,在近期國民經濟管理中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如何估計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應當根據什么來判斷?判斷的標準是單一的,還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是多種判斷標準,那么它們之間是否有主次之分,或者各自的相對重要性如何?判斷的標準是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樣的?

第二,假定通過判斷,認定當前的國民經濟狀況較差,那么,如何分析其原因?正如醫生給人看病一樣,判斷出有病還不等于判斷出病因所在。在國民經濟管理中,怎樣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找到總量失衡與結構失衡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并不是輕而易舉的。特別是,有必要避開某些迷惑人的假象。如果這樣的話,那么,需要弄清楚可能有哪些假象,以及怎樣才能避開這些假象,不受它們的迷惑。

第三,假定弄清楚了當前經濟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并且找到了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制定對策?究竟有哪些可供選擇的對策?在這些對策中,如何做出選擇?由主輔措施構成的對策體系如何設計?做出決定之后,如何執行它們?具體步驟如何?在這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即使某一個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同的,但次要原因卻不一定完全一樣。這樣,就不可能有一套現成的、在一切場合都適用的對策體系,而必須根據當時的情況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對策體系,甚至執行時的具體步驟也是不同的。

第四,如何檢驗所制定的對策的效應?如何判斷它們的有效程度?如果對策見效后,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那么是不是需要修改、調整,以適應新的形勢?如果要修改、調整,在什么場合修改、調整比較適宜?假定所采取的對策產生了副作用,或者在對策執行過程中出現了沒有預料到的新問題,該怎么辦?假定所采取的對策效力是遞減的,又該怎么辦?

負責國民經濟管理的部門只有認真研究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近期國民經濟管理取得成效。

二、近期國民經濟管理的指導思想

近期國民經濟管理的指導思想可以歸結如下: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分析方法,是分析的出發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平衡是動態相對平衡。動態平衡是指:社會經濟在運動過程中通過調節而趨向的平衡。相對平衡是指:社會經濟總是圍繞著平衡點或平衡線而有一定擺動范圍的平衡。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的動態相對平衡,就是二者的基本平衡。“需求略大于供給”和“供給略大于需求”,都屬于基本平衡之列。近期國民經濟管理在維持經濟穩定時,應以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的動態相對平衡(即基本平衡)的實現為指導思想。

2.盡管“供給略大于需求”或“需求略大于供給”都無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都可以稱為經濟穩定,但在我國現實情況下,需求大于供給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為此,我們必須善于適應現實中存在的“需求略大于供給”的形勢,學會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發展經濟。近期國民經濟管理應當以此作為指導思想。

3.從以上所述可知,在近期國民經濟管理中,應當避免的是需求過度膨脹,特別是投資需求的過度膨脹,而不是“需求略大于供給”的狀況。假定忘掉了這一點,一看到經濟中出現需求的一定程度的膨脹,就感到問題嚴重了,就要采取緊縮措施等等,看來是不必要的。無論是需求的一定程度膨脹還是需求的某種程度的不足,只要不超過限度,就不必把問題看得那么嚴重,因為平衡始終是一種分析方法,是分析的出發點,而不是目的。為平衡而平衡,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并無好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衡东县| 桦甸市| 喀喇沁旗| 稻城县| 水富县| 辰溪县| 土默特右旗| 玛沁县| 连南| 那坡县| 双辽市| 日照市| 黄浦区| 镇原县| 兴隆县| 安义县| 鹰潭市| 文成县| 应城市| 原平市| 沈阳市| 阿城市| 瑞昌市| 定安县| 潮州市| 盐边县| 晋江市| 长乐市| 准格尔旗| 怀柔区| 明星| 和田市| 亚东县| 独山县| 淮北市| 曲沃县| 贵港市| 虞城县| 平凉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