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隱秘的上帝(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德)庫薩的尼古拉
- 3700字
- 2020-11-06 10:38:12
論隱秘的上帝 一位異教徒與一位基督徒的對話
異教徒:我看到你極其虔誠地匍匐在那里,流淌著充滿愛意的眼淚,這眼淚的確不是矯揉造作,而是發自內心的。請問你是什么人?
基督徒:我是一個基督徒。
異教徒:你在敬拜什么?
基督徒:上帝。
異教徒:你所敬拜的上帝是誰?
基督徒:我不認識他。
異教徒:你怎么會如此認真地敬拜你并不認識的呢?
基督徒:正因為我不認識,所以我才敬拜。
異教徒:怪哉,我竟然看到一個人醉心于他并不認識的。
基督徒:一個人要是醉心于他自認為已經知道的,豈不更奇怪。
異教徒:為什么?
基督徒:因為,對于他自認為知道的,他所知道的要比對于他知道自己并不認識的,知道的更少。
異教徒:請你解釋一下。
基督徒:既然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被知道,所以,無論什么人認為自己知道某個東西,我都覺得他是狂妄自大。
異教徒:我覺得,你說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被知道,完全沒有理由。
基督徒:我把“知”理解為把握真理。誰說自己知道,也就是在說,自己把握了真理。
異教徒:我也相信這一點。
基督徒:但是,除了通過真理自身之外,真理怎么可能被把握呢?如果先有一個把握者,然后才有一個被把握者,真理就沒有被把握。
異教徒:我不明白,為什么真理只能通過它自身而被把握。
基督徒:你認為真理可以用別的方式、在某種別的東西中被把握嗎?
異教徒:是的。
基督徒:你顯然錯了。因為,在真理之外就沒有真理,在圓的性質之外就沒有圓,在人的性質之外就沒有人。所以,既不能用別的方式,也不能在別的東西中、在真理之外發現真理。
異教徒:那么,我以什么方式認識什么是人、什么是石頭,以及我所知道的其他個別事物呢?
基督徒:你并不知道這些事物中的任何一個,而只是自認為知道。因為,假如我問起你自認為知道的這些事物的本質,你就會承認,自己并不能夠表述出人或者石頭的真理本身。但是,你知道人不是石頭。不過,這并不是出自你借以知道人、石頭及其區別的知識,而是出自偶性,出自在你進行區分時被你賦予不同名稱的行動和形象的差異。實際上,是作出區分的知性中的運動賦予它們這些名稱的。
異教徒:只有一個真理,還是有好幾個真理?
基督徒:只有一個真理。因為,只有一個一元(unitas)。而如果只有一個一元這種說法是真實的,真理也就與一元是吻合的。所以,就像在數字中只能發現一個一元那樣,在眾多事物中也只能發現一個真理。因此,沒有達到一元的人,也就總是不認識數字;而沒有在一元中達到真理的人,也就不能真實地知道任何東西。即使他自認為真實地知道,他也很容易就會經驗到,他自認為真實地知道的東西還可以被更真實地知道。因為,可見的東西就可以比你所看見的樣子更真實地被看見,當然,是被更敏銳的眼光更真實地看見。因此,你所看見的東西,并不是它在真理中可見的樣子。對于聽覺和其他感覺來說亦是如此。但是,由于凡是被知道的事物都不是以它能夠被知道的那種知識、不是在真理中被知道的,而是以另一種樣子、以另一種方式被知道的(以另一種樣子或者以另一種不同于真理自身的方式,真理就不能夠被知道),所以,那種自認為在真理中知道某個事物,但卻不認識真理的人,也就是狂妄自大的。難道那盡管不認識顏色,卻自認為知道各種顏色的區別的盲人,不應該被看作狂妄自大的嗎?
異教徒:倘若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被知道,那么,究竟什么人才是一個有知識的人呢?
基督徒:只有知道自己無知的人,才可以被看作有知識的人;只有知道自己離開真理就不能把握任何東西,既不能把握存在,也不能把握生命、不能把握領悟的人,才尊重真理。
異教徒:也許這就是導致你所敬拜的,即渴望存在于真理之中。
基督徒:正是你說的。因為,我崇拜上帝,但不是你們異教錯誤地自認為知道并且稱道的上帝,而是上帝自身,他是不可言說的真理。
異教徒:兄弟,既然你崇拜那本身就是真理的上帝,而我們也并不打算崇拜一個并非在真理之中的上帝,那么請問,在你們和我們之間還有什么區別?
基督徒:區別很多,但最大的區別在于:我們崇拜的是絕對的、純粹的、永恒的、不可言說的真理自身,而你們固然也崇拜真理,但卻不是在自身之中的絕對真理,而是在其作品之中的真理;不是絕對的一元,而是在數字和眾多之中的一元。你們之所以誤入歧途,乃是因為,本身就是真理的上帝不能被轉述給他人。
異教徒:兄弟,請你開導我,使我能夠領悟關于你的上帝及你所說的。請你回答我的問題:關于你所敬拜的上帝,你究竟知道些什么?
基督徒:我知道,凡是我所知道的都不是上帝,凡是我概括的都不與上帝相似,毋寧說上帝超越了這些東西。
異教徒:那么,上帝就是無了。
基督徒:上帝不是無,因為無本身還有“無”這個名稱。
異教徒:如果上帝不是無,那他就是某個事物了。
基督徒:他也不是某個事物,因為,某個事物并不是每個事物,而上帝是某個事物并不勝過他是每個事物。
異教徒:怪哉。你竟然斷言自己所敬拜的上帝既不是無也不是某個事物,沒有任何知性能夠把握這個上帝。
基督徒:上帝超越了無和某個事物,因為,無順從上帝而成為某個事物。這也就是上帝的全能,借助這種全能他超越了任何存在的或者不存在的事物,以致不存在的事物和存在的事物都同樣地順從他。他使不存在轉化為存在,使存在轉化為不存在。因此,他不是那些隸從于他、以他的全能為前導的事物中的任何一個。由于一切事物都來自于他,所以既不能說他是這個事物,也不能說他是那個事物。
異教徒:上帝可以被稱道嗎?
基督徒:凡是被稱道的事物,都是渺小的。沒有人能夠把握上帝之大,他始終是不可言說的。
異教徒:那么,上帝就是不可言說的了?
基督徒:上帝也不是不可言說的。毋寧說,他在一切事物之上而是可言說的。因為,他是一切可稱道的事物的根據。因此,賦予其他事物以名稱的上帝,自身怎么會沒有名稱呢?
異教徒:那么,上帝就是既可言說又不可言說的了。
基督徒:這樣說也不對。因為,上帝并不是矛盾的根源,而是先于任何根源的單純性自身。因此,也不可以說,他是既可言說又不可言說的。
異教徒:關于上帝,你究竟想說些什么呢?
基督徒:上帝既非被稱道,亦非不被稱道,亦非既被稱道又不被稱道。由于他那超凡的無限性,凡是能夠以選言的和聯言的方式借助贊同或者反對說出來的東西,都不適用于他。他是唯一的本原,先于任何關于他所能形成的思想。
異教徒:那么,存在也不適用于上帝嗎?
基督徒:你說對了。
異教徒:那么,上帝就是無。
基督徒:上帝既不是無,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既存在又不存在,而是存在與不存在的一切本原的源泉和起源。
異教徒:上帝就是存在與不存在的本原的源泉?
基督徒:不是。
異教徒:你剛剛才這樣說過。
基督徒:剛才我這樣說時,我說的是對的;現在我予以否認,說的也是對的。因為,即使有存在和不存在的某些本原,上帝也先行于它們。但是,不存在并沒有一個不存在的本原,而是有一個存在的本原。因為,不存在為了存在而需要一個本原。所以,有一個不存在的本原,因為,沒有這一本原,就沒有不存在自身。
異教徒:上帝也不是真理?
基督徒:上帝不是真理,而是先于任何真理。
異教徒:他是某種不同于真理的東西?
基督徒:不是,因為“不同”不能適用于上帝。毋寧說,上帝無限地超越于任何被我們理解和稱道為真理的東西之先。
異教徒:你們不是也稱上帝為“上帝”嗎?
基督徒:是這樣的。
異教徒:那么,你們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
基督徒:既不是二者中的任何一個,也不是二者兼而有之。因為,當我們說這就是他的名稱時,說的并不對,但說的也不錯。因為,說這就是他的名稱,也并沒有說錯。我們說的也不是既對又錯,因為,它的單純性超越于一切可稱道的和不可稱道的事物之先。
異教徒:你們既然不知道他的名稱,為什么還要稱他為上帝呢?
基督徒:這乃是出自他的完善性的比喻。
異教徒:請你解釋一下。
基督徒:說他是上帝(Deus),乃是出自theoro這個詞,即我在觀看。因為,上帝在我們的領域里就像視覺在顏色的領域里。顏色唯有借助于視覺才能夠被發現,為了毫無阻礙地發現顏色,視覺的中心是沒有顏色的。所以,在顏色的領域里找不到視覺,因為視覺沒有顏色。就顏色的領域而言,視覺與其說是某物,倒毋寧說是無,因為,顏色的領域在自己的領域之外就不能發現存在,它只是斷言,凡是存在的東西都存在于自己的領域之內,而在這里卻找不到視覺。因此,沒有顏色而存在的視覺在顏色的領域內是不可稱道的,因為任何顏色的名稱都不適用于它。但是,視覺卻借助區分而賦予每一種顏色以名稱。所以,在顏色的領域內,任何稱道都取決于視覺。不過我們卻發現,每一個名稱所由以產生的那個事物的名稱,與其說是某物,倒不如說是無。因此,上帝與一切事物的關系,就像視覺與可見的事物的關系一樣。
異教徒:我沒滿意你所說的。我清晰地體會到,在所有造物的領域里既找不到上帝,也找不到他的名稱。與其說上帝是某個事物,倒不如說他擺脫了任何概念。因為,在造物的領域里,找不到這個沒有造物的有限性的上帝。在復合物的領域里也找不到非復合物。所有被稱道的名稱都是復合物的名稱。復合物不是產生自身,而是產生自那先于任何復合物的事物。即使復合物的領域和所有的復合物都由于其自身而是其所是的東西,那個事物也由于不是復合物,因而也不能在復合物的領域里被認識到。因此,那在這個世界的所有智者的眼睛看來都是隱秘的上帝,也就永恒地被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