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太君忽聽顧卿之這么一說,頓時老淚縱橫,一把摟過顧卿之,哭道:“卿卿啊,我的心肝寶貝啊,外婆可把你給盼來了!”
“卿卿沒能在外婆跟前盡孝,還勞外婆憂心,都是卿卿不好。”顧卿之撲在陶老太君懷里,祖孫二人哭的更大聲了。
“好了好了,老太君,今日見到孫小姐,該是高興才好,怎么還讓孫小姐跪著呢,仔細跪壞了喲!”說著,陶老太君身邊的婦人扶起顧卿之。
“瞧瞧我,一時高興都忘了。”陶老太君一手拿著羅帕擦著眼淚,一手拉著顧卿之緊緊不放。
“你滿十六的時候,我就該把你接出來的,只是……”陶老太君一臉難色,不知該怎么說下去。
顧卿之接過話來:“都是卿卿沒有福氣,不能承歡在外婆膝下。雖然去年就可以出寺,但卿卿還想著多為家中長輩祈愿,便留在寺中了。若是早知道外婆想念卿卿,卿卿就該早些過來服侍外婆的。”
顧卿之一番話說的甚是合陶老太君的耳,不住點頭,拉著顧卿之又更往前靠近了。
“承蒙皇后眷顧,邀我去南苑賞花,如今事畢,卿卿也該將七寶瓔珞還給外婆了。”顧卿之說著要解下項間的瓔珞。
陶老太君忙拽著顧卿之的手,說道:“這孩子,還什么還,外婆給你的東西,用得著還嗎?我就你一個寶貝孫女,這瓔珞不給你,還給誰?”接著又對身旁的婦人說道,“玉秋,你去給卿卿準備廂房,卿卿就在這兒住下了。若華也住在這里,免得驛站住又住不好吃又吃不好的。”
“承蒙老太君抬愛,若華本不該回絕,只是各家小姐都下榻在驛站,若華實不敢越雷池,還望老太君見諒。”顧若華起身致歉。
“如此也不為難你了。卿卿便住這兒,我這就遣人去念安寺收拾你的東西。”陶老太君正準備吩咐人,卻又被顧卿之攔了下來:“外婆,卿卿也想即刻搬來給外婆盡孝。可是皇后娘娘明日要去念安寺敬香,雖然沒有邀我同行,但人人皆知我自小在寺里長大,萬一娘娘傳召,我又不在寺里,豈不失禮?待到皇后娘娘鳳駕回鸞,卿卿立刻住過來,天天陪著外婆。”
一番話又哄得陶老太君笑得合不攏嘴,用手點點顧卿之的眉心。陶老太君只有一兒一女,兒子下面又是兩個孫子,多年都渴望有個孫女能伴在膝下,如今看見顧卿之既與女兒模樣相近清頤靈悅,又生的玲瓏剔透聰明可人,真是愛的不得了。
“那就用了晚飯再回去吧?”陶老太君又問。
“老太君,千萬別怪若華掃興,四妹住在念安寺,離這兒又遠又偏,她一個姑娘家,太晚回去只怕不安全。反正妹妹不日便要搬過來了,也不急于這一時。”顧若華插話道。
“是啊,老太君。國公爺、老爺和兩個少爺都不在府里,你們娘倆吃飯多不熱鬧,等到他們都回來,再把孫小姐接過來,一家人團團圓圓才熱鬧。”玉秋也勸道。
見陶老太君點頭,顧卿之和顧若華起身行禮,拜別陶老太君,被玉秋引著向外走去。
日出天際,晨曦煌煌。
今晨的念安寺不似平日人來人往香火鼎沸,一大早,就有侍衛進駐,給肅穆靜謐的寺院又添了一絲威嚴。
待到寺宇正中的古鐘發出陣陣的禪音,無盡古樸,低回綿長,皇后的鳳駕已至香積山山腳。
念安寺上到住持下到沙尼,皆在山腳迎駕,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上了山。
“小姐,我們不去拜見皇后娘娘嗎?”
此時的顧卿之正跪坐在自己院中佛堂的蒲團上,雙手謹持沉香木佛珠,閉上眼睛默念佛經。聽到陌塵問話,才緩緩睜開眼睛,說道:“在旁人眼里,我因命中劫數,才來此修行,怎能叨擾皇后敬香;而在皇后眼里,我不過是個臣下之女,無詔不得拜見。冒然前去,豈不惹人非議?”
陌塵鼓鼓嘴,點點頭。
雖是暮春時節,但山間不比城中,尤其是早晚時分,陣陣涼意沁骨。
念安寺本就是皇家寺院,如今恭迎鳳駕敬香祈福也是得心應手。念安寺主持慧觀師太佛面慈心,引著皇后及妃嬪一一參拜各個寺院。
英賢妃出身南潞國,本對這些中原的敬香禮佛不感興趣,見其他娘娘都盡心盡力,自己卻甚是隨意。不過拜到觀音殿時,她見一尊送子觀音肅立,反倒格外虔誠,第一個沖上前去跪下,久久不肯起來。求子之心,甚為迫切。
臨近午時,皇后一行已參拜完畢,前往法堂休憩。英賢妃一整個早上都無聊煩悶,心中早就后悔答應陪皇后來敬香,現在終于能休息了,剛剛踏進法堂,便尋了一處法席坐下,讓侍女幫她按肩捶腿。又見皇后和關淑妃與慧觀師太聊的甚歡,心中更是無趣,伸手招喚一個小沙尼,問道:“顧尚書家的小姐,是不是在你們寺里修行?”小沙尼雙手合十,彎腰回道“是”。
“讓她來見本宮。”英賢妃懶洋洋地說道。
法堂名叫存善堂,是念安寺的眾位師傅講經演佛之所,平日里莊嚴肅靜,今日不想熱鬧不凡。顧卿之還未進殿,便已聞繁雜之聲。
拜見了皇后和慧觀師太后,顧卿之即拜在英賢妃面前:“臣女顧卿之拜見賢妃娘娘。”
英賢妃揮手讓顧卿之起來,見她今日不同昨日,淄衣素凈,玉簪古樸,臉上不著粉黛,青絲垂散,仿若春日里剛抽芽的嫩枝、未綻放的骨朵,贊道:“我倒從未見過二八芳華之人,如此清爽干凈的,倒是清新脫俗的很。”
顧卿之雙手合十,謝過英賢妃夸贊。
英賢妃接著問:“昨日的賀禮我都瞧過,都是些大同小異的玩意。不過當中有一幅燕舞芙蓉圖,深得本宮之意。瞧那上面提的字,是你畫的?”
“回稟賢妃娘娘,是臣女所作。臣女雖在寺中修行,無緣得見娘娘一舞,甚為遺憾。但娘娘之舞,冠絕天下的大名,臣女還是聽說過的。盡管潛心作了一幅畫,卻難繪娘娘風姿綽約之萬一。娘娘不嫌臣女粗鄙,已是臣女的萬幸。”英賢妃最為人稱頌的便是她的舞姿,顧卿之一番話夸得她愈發得意。
英賢妃笑意大盛,點點頭說道:“嗯,不僅聰明,多才多藝,而且說話讓人聽著舒服。本宮就是喜歡你這樣的人。想必你在這寺中也待不久了……”說著望向皇后,又接著說,“皇后娘娘,到時候顧小姐回京,臣妾可要把她接到宮里來,讓她專門為我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