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案件破獲?
- 神機鬼探
- 月夜撕心
- 2855字
- 2020-11-18 14:51:58
在查閱案卷的過程中,一個叫馬某的人浮出了水面,這個馬某是做石料生意的個體老板,前不久因與生意合作人產生債務糾紛,而到法院打官司要狀告合作人,法院當時以他提供的證據不符合立案的要求,駁回了他的起訴申請。
馬某對此結果心存不滿,并揚言要搞點動靜看看,這個馬某具有制作爆炸裝置的技能。他還能接觸到雷管,并且他曾經對法院的判決提出不滿,難道是馬某為了報復而殺了趙某嗎?
我們在走訪中了解到馬某在部隊期間,曾經因私拿雷管而被處分,我們把馬某列為重大嫌疑對象,我們掌握了馬某私藏雷管的犯罪證據后,針對爆炸案重大嫌疑人對他進行了重點突破。
經過我們深入調查發現馬某并不具有作案的時間,他本人不能作案,會不會是他的朋友或家人,受他的指派進行作案呢?我們又圍繞著他的接觸關系進行了進一步的排查。
通過我們的摸排,最后查實,馬某報復法院的因素并不具備,我們從犯罪因素和作案動機上,否定了馬某作案的可能性。其本人的DNA與犯罪人的DNA不符,所以馬某暫時被排除了,但是他私藏雷管的行為,同樣涉嫌犯罪,我們對其另案處理。
到目前為止,我們找到了三個犯罪嫌疑人,魏某,楊某,馬某,他們具有作案動機,又有具備制造爆炸裝置的技能,幾乎和我們對兇手的刻畫一模一樣,但是經過我們調查又都被一一排除了,案件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隨著時間的延長,我們的壓力,也一天比一天增大,這個和死者有仇的人會是誰呢?他和死者到底在哪個方面,有著解不開的仇怨呢?(工作上的,感情上的,債務上的。)還是什么別的方面呢?
面對偵查方面的不確定性,我們決定重新調整下一步排查重心,我們想要再次監控,還原兇手駕駛面包車,離開案發小區后的行車路線。
通過我們之前的排查,只知道面包車出了案發小區是向左拐的,但是進入了監控盲區之后,就無法在確定面包車的去向了。這一次我們通過這個盲區附近的一個路口的監控,再次發現了這輛面包車。
經過反復觀看,判斷左轉的車輛是一輛小轎車,而又轉的是一輛面包車。應該就是我們一路追蹤過來的嫌疑車輛,可是面包車這次右轉,意味著它又一次進入了監控的盲區。但是我們從監控錄像中發現,嫌疑車輛消失不長時間,又倒車回到了十字路口,并直行左轉進入一個小區。
我們算了一下時間,嫌疑車輛右轉消失了三十八秒的時間。那么消失的這三十多秒的時間,犯罪嫌疑人又干了什么?我們進行了假設,第一,是去送一個人。(那就是說明犯罪嫌疑人至少是倆個人)第二,應該是回避這臺車,做賊心虛,怕人看到或者記住。
不管這兩種推測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嫌疑車輛,進入那個小區已是事實,根據這一發現,我們做出決定對這個小區進行重點的摸排,這小區距離案發地點,僅僅隔著幾條街道,小區里住的大部分居民是拆遷戶,另外這個小區的老住戶和外來打工租住的閑散人員。
我們對這個小區展開了地毯式的走訪排查,然而整個小區里就沒有一家有面包車的,那么當天晚上那輛面包車,為什么進入了這個小區?之后又去了哪里呢?
就在我們調查這個小區摸排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一個車庫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間車庫像個加工車間,零亂堆放著各種各樣的汽車零部件,還有電氣焊等修理工具,聯想到液化氣罐炸彈里的汽車門碰,我們不得不對這個車庫,多審視幾眼。
經過調查這個車庫戶主,是兩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他們有三個兒子,但是都不在身邊,其中一個兒子,過去做過汽車修理廠,現在在外面做別的生意。
車庫里的汽車零件就是那個時候留下的,現在老兩口沒事兒也經常在外面撿廢品,尤其是各種零部件。撿回來就放到了車庫里。
經過對車庫戶主一家人的仔細調查,我們認為他們不具有作案動機。DNA的鑒定結果也和嫌疑人留在現場膠帶上的不相符,對小區里的嫌疑車庫的排查,雖然告一個段落,但還是讓我們心里覺得不踏實。
為了進一步查實這條線索,我們再次來到了這個車庫,我們對這家車庫的主人又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和調查。就在我們和戶主談話的時候,有一個人走了進來,并在車庫里翻找東西,職業的警覺讓我們對此人的舉動產生了懷疑。
我們對這個叫柳某的人提取了DNA之后就讓他回家了,而從管片的派出所了解到,柳某有過前科,十九歲的時候因鄰里矛盾,將鄰居刺成重傷并外逃八年,后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然后他從監獄里出來以后,就沒有工作了。
這時柳某DNA的鑒定結果出來了,種種跡象表明柳某就是這起爆炸案的嫌疑人。我們研究決定,為了防范犯罪嫌疑人的家里還有爆炸物,在避免在直接抓獲的過程中,嫌疑人采取過激的行動,造成更大傷害。
決定在犯罪嫌疑人樓下等待抓獲的時機,我們在樓下守候了一個晚上,沒見柳某下樓,天亮了,怎么樣能穩妥的實施抓獲呢?
這天上午柳某抱著一個木箱,走到樓下時是被一舉抓獲。我們并通知防暴警察,對木箱進行排爆檢驗,后木箱里起獲了,大量制作爆炸物,雷管,炸藥,導線等。在其家里也搜查出,制作爆炸裝置的其他材料和工具。
到了可以揭開真相的時候了,柳某對于自己制造爆炸裝置,以及用爆炸裝置作案的整個過程供認不諱,但是讓我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柳某說,自己做了兩枚炸彈,除了當時炸死了趙某的那一枚炸彈之外,他還在另外的一個地方,安放了一枚,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另外一枚爆炸裝置,又會在哪呢?
據柳某供認,案發當天晚上,他開著他姐的佳寶面包車,拉上制造好的兩個一大一小液化氣罐爆炸物,首先來到案發小區車庫前,把大號的液化氣罐放到車庫邊,調整好引爆裝置就走了。
按照柳某的說法,他的這個爆炸裝置,已經放置了很長時間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液化氣罐沒有爆炸。但它現在是否還在原來地點呢?又處在一種什么狀態之下呢?
在隨時都有爆炸發生的情況下,我們迅速調動特警防暴大隊,緊急趕赴案發現場的那個小區的車庫實施排爆,排爆隊員在現場發現,液化氣罐就在車庫的里面放著......
經過四個小時的緊張排險,大號液化氣罐爆炸裝置,安全排除險情,這也讓車庫的主人,嚇了一身的冷汗。雖然險情被排除了,不過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液化氣罐是怎么被移動到車庫里面的?為什么沒有爆炸呢?
經過調查呢,這個車庫的女主人來了一看,車庫門口有個煤氣罐,那女的沒什么勁,她抬不起來,就一點一點的挪。就是不離地面,始終沒失重,把它那個導線就跟電源脫離了,車庫的女主人逃過了一劫。
可趙某就沒那么幸運,柳某說,他和趙某并不認識,他只是對法院當年的判決不滿,所以在放置好大的液化氣罐后,就開車到了案發現場,他只知道這個小區里,住了不少的法院工作人員,當他看到樓前有一輛法院的警車時,他就把小的液化氣罐爆炸物,放到了警車駕駛員的車門處,安放好引爆裝置,便開車回到了家。
柳某說,他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溺愛,長大后因傷害罪被判刑,對法院的判決耿耿于懷,幾年的監獄生活,不僅沒有讓他悔悟,反倒讓他扭曲的心靈里,有了一顆仇視的種子,案件破獲后相關部門對法院,當年審理柳某一案的工作進行了調查,結果證明當年的判決,不存在任何問題。
出于對法律的不了解,加上內心嚴重失衡,柳某對于法院的判決十分不滿,做出了這樣的蠢事。其實即便是對判決不滿,法律也規定了有救濟的途徑。
這在我們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接到了大隊長打來的電話說,還有一起爆炸案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