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爭取政策資金支持 實現融資分流

江蘇交控承擔了江蘇省大量的公路、鐵路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基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大、投資回收慢的特點,成立后的前幾年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在公司承擔鐵路建設期間,自2008年開始每年獲得省財政廳鐵路專項資金補助10億元,自2011年起補助資金增至每年20億元,2014年補助資金增至25億元,自2015年起補助資金增至30億元。截至2019年,江蘇交控已累計獲得240億元補助資金,尤其是2014~2018年省財政對公司的150億元補助計入利潤表,對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維持高信用等級和低成本融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江蘇交控還爭取到國有資本收益返還、車購稅補貼及收費公路專項債券等政策性資金,緩解了公司的出資壓力。例如,高管中心的政府收費高速專項債權項目,切實實現了融資分流。高管中心屬于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由江蘇交控統一管理,負責江蘇省政府收費還貸高速公路的投資運營。自2017年財政部規范政府收費公路的融資模式后,新建高速公路的項目融資全部使用地方政府發行的收費公路專項債券,不需要自主籌資。高管中心每年的經營現金凈流入近30億元,通過進一步挖掘高管中心的投資能力,按現有項目40%資本金比例來看,每年可以撬動項目投資近75億元,可有效分流公司部分的投資壓力,緩解高強度、快節奏投資帶來的資金保障難題。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江蘇交控積極向省財政廳和省發改委申請,極力爭取省財政公路專項債券資金補充重大項目的資本金,以緩解公司的重大項目資本金出資壓力。

實踐+聚焦2-7

資本金融資破解之路:并購貸款增資模式

“以我為主”補短板

在江蘇“交通強省”的戰略規劃中,省委、省政府提出鐵路建設是未來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鐵路建設的發展思路調整為“以我為主,自主規劃”,積極探索高鐵自主規劃建設運營模式。2018年5月,原江蘇鐵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方式改建成立江蘇省鐵路集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組建方案,注冊資本在原江蘇鐵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70億元的基礎上逐步增資到1200億元,江蘇交控需要在未來3年內以現金方式增資注入江蘇省鐵路集團530億元,其中省財政出資250億元,公司配套現金出資280億元。江蘇省鐵路集團將作為以省為主鐵路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沿線綜合開發主體和國家干線鐵路項目的省方出資主體,將在極大程度上補江蘇鐵路的短板。

破解之路

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監管部門對金融業務進行整頓和規范,合規資本金融資手段逐步減少。傳統合規資本金融資方式主要有永續債、優先股、債轉股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有效解決一定規模的資本金資金問題,但具有操作復雜、融資規模有限、融資成本高等缺點,面對大規模的資本金需求,顯得較為乏力。

為破解資本金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切實解決江蘇省鐵路集團增資資金來源問題,江蘇交控的財務管理部經過多方式比選,在目前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不高、風險相對可控的前提下,提出通過并購貸款方式解決項目60%的出資資金,剩余部分安排公司自有資金解決。并購貸款是商業銀行為助力企業并購行為提供的資金支持,資金規模最高可達并購交易價款的60%,期限最長可以達到7年,資金成本可稅前列支,具有價格優勢,是唯一合規用于資本金的債務資金。按對江蘇省鐵路集團增資資金280億元計算,可獲得168億元的資金,在保障資金來源的同時,融資成本具有優勢,具有可操作性。

確立通過并購貸款方式解決江蘇省鐵路集團增資資金問題的思路后,江蘇交控積極和各金融機構溝通,考慮到國家開發銀行的強勁資金實力、對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以及良好合作關系,邀請國家開發銀行對江蘇省鐵路集團增資項目的可行性開展具體評估。

增資江蘇省鐵路集團也是為了落地江蘇交控的綜合大交通戰略,增強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公司基于市場化權衡決策的結果,并購行為在戰略上、財務上均具有可行性。為突出此次增資的商業可行性,江蘇交控的財務管理部與國家開發銀行江蘇省分行齊赴北京,向國家開發銀行總行評審管理局系統闡述增資江蘇省鐵路集團對江蘇交控的重大意義。

一是有利于維持江蘇交控對江蘇省鐵路集團的控股地位,落地江蘇交控“綜合大交通”戰略。按公司“一主兩翼”的產業發展布局,公司將以大交通產業為主業,優化資本布局,整合省內公路、高鐵、港口、航空等交通資源。高鐵,既是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短板,也是一片藍海,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是公司投資的重點領域。此次對江蘇省鐵路集團的增資,有利于維持并加強公司對江蘇省鐵路集團的控股地位,落地公司“綜合大交通”戰略。

二是有利于培育新業態,保障江蘇交控可持續發展。收費高速公路是江蘇交控目前最主要的現金流及利潤來源,但高速公路業務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有限。一方面,江蘇省內高速公路網已基本成形,且近年來建造成本飆升,新建或改擴建高速公路的邊際效益逐步下滑;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收費年限一般不超過25年,到期后能否按現有標準收費存在不確定性,公司需要培育新的業務及利潤增長點,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鐵路項目具有成網運輸的特點,運輸收益相對穩定,周邊多種經營收益增長潛力較大,且不存在收費期限的限制,能夠對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是有利于提升江蘇交控的資產規模,改善財務結構。江蘇省鐵路集團掛牌成立后,蘇北鐵路有限公司、新長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等原由上海鐵路局管理的公司將逐步整合,納入江蘇省鐵路集團進行管理,此次增資將維持江蘇交控對江蘇省鐵路集團的控股地位,直接使江蘇交控的合并總資產增加約1200億元,資產負債率下降至60%以下,可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提升公司的資產規模,進一步提升公司形象,在財務上具有協同效應。

經過前后兩個月集中攻關,反復溝通論證,創新運用逆向思維,統籌謀劃,全面系統推進,江蘇交控同金融機構齊心合力,最終成功獲得國家開發銀行金額168億元、期限7年的貸款承諾,有效解決了對江蘇省鐵路集團增資項目60%的資金來源問題,剩余40%增資資金擬安排自有資金解決。

并購貸款增資模式一方面成功破解了重大項目資本金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有效保障了江蘇交控“綜合大交通”戰略的落地,對拓寬公司資本金融資渠道,豐富資本金融資手段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該融資模式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均實現了重大突破,為國內同類大型資產并購和重組項目融資提供了借鑒和范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經濟效益方面,此次貸款承諾的168億元借款的利率遠低于普通合規資本金融資成本,可隨時按需求提款。按傳統合規資本金融資成本5.4%測算,在考慮了并購貸款利息的節稅效應后,全貸款周期累計可節約財務費用達27億元。

破解公司“錢從哪里來”的難題始終是財務管理部的工作重點,其中破解資本金融資難題更是重中之重,并購貸款增資模式給出了一個有效的解決途徑,在高鐵、公路等基礎設施領域有廣泛的運用空間,在其余領域亦有很強的推廣價值。在本融資方案成功獲批后,多家金融機構、省級投融資平臺公司前來調研學習,江蘇交控的市場形象進一步得到提升。

目前,江蘇省鐵路集團增資并購貸款方案已落地并逐步提款,江蘇交控圓滿解決了此次增資的資金問題。毋庸置疑,并購貸款具有大規模、低成本、可節稅等優勢,但作為債務性資金,大量使用則難以避免推高公司整體的資產負債率,需要結合其他權益資金進行平衡,從而穩定公司的資本結構。如何構建穩定高效、統籌兼顧的資本金融資體系,是今后江蘇交控的財務管理部亟須解決的問題,在公司投融資規模不斷加碼的背景下,任重而道遠。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江蘇交控人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速度,這其中,投融資體制機制的不斷發展,無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的持續改革,不但滿足了快速增長、規模龐大的交通建設資金需求,更保證了交通基礎設施持續、蓬勃發展,開創了交通投融資的“中國模式”。

隨著國家“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等財稅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投融資工作要保障行業發展需求,支撐好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必須結合行業發展實際,進一步深化交通運輸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規范高效”的交通運輸投融資體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江| 乌海市| 迁安市| 临桂县| 滕州市| 互助| 两当县| 桂平市| 安庆市| 丹江口市| 泗阳县| 富宁县| 日照市| 荔波县| 海宁市| 铜鼓县| 大荔县| 民县| 平南县| 南澳县| 泽库县| 通化县| 伊川县| 鱼台县| 白城市| 通化市| 黑山县| 滁州市| 莱西市| 逊克县| 瑞昌市| 连江县| 孟州市| 墨玉县| 清苑县| 贡嘎县| 德州市| 黄浦区| 泰州市| 田阳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