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心相遇,今生緣起
湖光滟滟,俏面滿羞赧
——皇甫松《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
船動湖光滟滟秋(舉棹)[1],
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2]。
無端隔水拋蓮子(舉棹)[3],
遙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注釋】
[1]滟滟:水光搖曳晃動。
[2]信船流:任船隨波逐流。
[3]無端:無故。
【花箋沁香】
初戀,總是帶著一絲曖昧、幾許羞赧。那時的快樂總是像被風吹起的藍色百褶裙一般,是那種干凈的浪漫。而那時的憂傷,亦是純粹如水晶的淡淡哀愁。那時,一首帶著諧音的小情歌,偷偷地將掩藏于心的愛戀,悄悄傳給風,再讓風當使者,將密綿的溫柔抵達愛人靈魂深處。時光如水,回頭看時,才知道年少的愛情,總是那么簡單。
那一個秋日,不知是誰將藍色墨水打翻在了天上,抬頭望時只覺那一片耀眼的藍,讓人忘記了呼吸。恰巧倒映在一面平靜的湖上之時,湖水亦是碧波如洗。風不緊不慢地吹來之時,湖水漸漸起了波瀾,滟滟如美人的嫵媚眼波。采蓮女乘著一葉小舟輕輕蕩來,小舟劃開深深水痕后又漸漸平靜。任是誰看到這般動靜相宜的水墨畫,都會沉醉其中。“船動湖光滟滟秋”,短短七字便描摹了一幅極富詩情畫意的秋景圖,寧靜安逸。
微風拂面,蕩起層層漣漪,更吹皺了采蓮女平靜的心:貪看年少信船流。采蓮女泛舟湖上時,看見了一位英俊的男子,并心生愛慕,動情地望著心上人,以致忘了劃船,讓船隨波漂流。就是在此時此刻,女子愛情的輪盤輕輕轉動,轉到了最綿麗最溫暖的一齒。
采蓮女“貪看年少”仍不滿意,故而主動地“無端隔水拋蓮子”,向心上人投去了蓮子。“蓮”,即是“憐”,愛情到來之時,癡癡的女子總是抑制不住碧波的蕩漾,即使不低到塵埃中,也要半遮半掩地讓對方知曉自己的愛慕之心。主動示愛,難免羞赧,“遙被人知半日羞”,遠遠感知戀情灑滿整個湖泊,被人知曉,自然嬌羞滿面。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后人并不知曉采蓮女與其心上人的感情如何,這樣也好,言畢不如留白,遺留些空白給讀者也是好的。
清代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皇甫子奇詞,宏麗不及飛卿,而措詞閑雅,猶存古詩遺意。唐詞于飛卿而外,出其右者鮮矣。五代而后,更不復見此筆墨。”這首《采蓮子》便是體現其藝術成就的最佳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