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細針
- 也如風雨也如晴
- zpmm
- 1516字
- 2025-08-13 10:00:00
周三上午,會議室的空氣帶著一股打印紙的熱味。朱旎旎提前到,把謝菲爾德項目的最新資料按順序擺好。今天要和幾位潛在合作方視頻會議,她負責主持前半段的介紹,Lydia則在后半段講利茲的案例。
十點整,屏幕上陸續出現了三位客戶的頭像。寒暄過后,朱旎旎進入主題,流暢地介紹了謝菲爾德的學校資源、學生群體特點,以及之前調研中收集到的痛點。對方頻頻點頭,還時不時在紙上做記錄。
她正準備切換到下一頁PPT時,Lydia笑著插話:“Yes, that’s very true. And actually, in Leeds, we’ve done something similar, and the feedback was even more impressive.”
語氣自然得像補充,但屏幕另一端的客戶視線明顯被她吸引過去。幾分鐘后,客戶提出了幾個細節問題,本來是和謝菲爾德項目直接相關的,Lydia卻巧妙地把回答引向了利茲的成功經驗。
朱旎旎聽得出——這并不是惡意打斷,而是有意讓對方覺得利茲的方案更成熟、更可復制。她保持微笑,沒有立刻反駁,只是在筆記本上記下了這幾個被“借走”的問題。
會議結束后,愛德華留了她和Lydia在會議室。“剛才的會議不錯,客戶反應積極。”他說,然后轉向朱旎旎,“你那部分數據解釋得很清楚,下次可以再加點案例,會更有說服力。”
“好的。”朱旎旎應聲,心里卻明白,他看得出來剛才的偏移,但選擇用一種溫和的方式提醒她加強“抓住話語權”的能力。
Lydia依舊笑得無懈可擊:“我覺得我們可以考慮把兩個項目的優勢結合起來,這樣整體效果會更好。”
“嗯,這是個思路。”愛德華點頭,“不過在正式合并前,各自的方案要先獨立成型。”
這句話,算是明確給了她一個界限。
午休時,向佳推著餐盤在她對面坐下:“我剛才聽隔壁的說,Lydia在總部時也常這么做——把別人的點借過去,再融到自己的方案里。”
朱旎旎叉起一塊烤土豆,淡淡一笑:“那就學著抓住自己的點,讓它跑不掉。”
“你不生氣?”向佳挑眉。
“生氣沒用。”她咬了一口,心里默默補了一句——職場上,留證據比發脾氣更有用。
下午她獨自去了一趟謝菲爾德的合作學校,補充一些第一手資料。談完出來時天色已暗,街燈把人影拉得很長。她剛走到公交站,微信就響了。同學群里,有人發了幾張室內聚會的照片,配文:“老同學辛越今天來參加我們校友聚會,居然還記得高三的趣事,太難得了。”
照片里,他穿著襯衫,袖子卷到手肘,手里拿著酒杯,正笑著和旁邊的人說話。燈光偏暖,把他的眉眼照得很柔和。她盯著屏幕看了好幾秒,忽然有種很遙遠的恍惚感——像隔著一條河,看見對岸的人在笑,卻聽不到笑聲。
回到曼城已經快九點,天在下細雨。剛進公司樓下的便利店買水,就碰到愛德華,他正推著籃子走出來。
“加班?”他問。
“剛從謝菲爾德回來,順便補點水。”
“我送你回去吧,雨大了。”
車里暖氣開得很低,只夠驅散霧氣。她把水放在腳邊,靠在椅背上,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今天的會,我知道自己話說得少了。”
“嗯。”他沒有否認,“不過你控制得很好,沒有讓場面變成拉扯。”
“我怕那樣客戶會覺得我們內部不合。”
“是的,所以你處理得對。”他停頓了一下,“但下次,如果是你的成果,就要學會用一種不失禮貌的方式守住。”
她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車停在宿舍樓下時,他轉過頭:“周五我們一起去見另一個客戶,這次你來主談。提前兩天把資料給我過一遍。”
“好。”她答應下來。
看著他開車離開,她忽然覺得,曼城的雨夜好像比平時更亮——不是因為路燈,而是因為,她心里有一盞小燈被點了起來。
回到房間,她把濕掉的圍巾掛好,坐到書桌前翻看辛越的照片。窗外的雨絲打在玻璃上,模糊了燈影。她把照片放大到最大,試著在那笑容里找回一點高中的影子。可無論怎么看,那人都像變了,又像沒變。
她合上手機,輕輕呼出一口氣。
職場的針腳、生活的縫隙、感情的影子——這些東西正一針一線地,把她的日子縫成一塊布。布的圖案她還看不清,但針的方向,她已經開始學著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