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春暉行動發起的背景和動因

2004年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之后,“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國務院為此連續出臺一號文件,系統闡述新時期加強“三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體系。貴州貧困山區的反貧困是中國反貧困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八七”扶貧攻堅以來,貴州省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由于自然和人文環境因素,貴州貧苦問題最為嚴重、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如何發現、探索、思考、總結、提煉、推廣行之有效的扶貧模式,在繼承歷史的基礎上以創新精神開辟扶貧新路徑,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價值。共青團貴州省委審時度勢,受貴州省農業廳機關黨委副書記鄭傳樓同志16年來反哺故土,義務幫扶家鄉這一典型案例的啟發,從省情出發,結合團的工作實際,經過大量調研、精心組織和策劃并開展了頗具創新意義的“春暉行動”。

從名譽村長到春暉使者。貴州省第一位“名譽村長”,是時任貴州省農業廳機關黨委副書記的鄭傳樓同志。從1988年以來,鄭傳樓同志經常利用節假日自費趕到老家正安縣安場鎮自強村,義務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他幫助村“兩委”制定《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十年規劃方案》,并堅持從提供信息、引導改變觀念、幫助引進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經過多年的努力,自強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在脫貧致富、移風易俗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成為全省的“小康村”。自強村的群眾出于感激的心情和建立長期聯系的愿望,將鄭傳樓同志親切稱為“名譽村長”。

2004年初,共青團貴州省委針對“名譽村長”現象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進行了深入調研,在大量調研和走訪的基礎上,發現貴州農村有大量的類似鄭傳樓反哺家鄉的典型人物和案例,如何將這一民間多發的行為上升為共青團貴州的組織行動,遂將“名譽村長”反哺家鄉的行為上升為“春暉行動”。“春暉”一詞源于唐代詩人孟郊所著《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詩句,意為“以寸草之心報答慈母之恩”;《現代漢語》詞典對“春暉”一詞的解釋為“春日的陽光”,寓意為“父母的恩惠”,游子回報家鄉,反哺故土的行為就是一種回報父母恩惠的行為,這種行動就好比陽光般的行動。“春暉行動”由此而命名,在實踐中把大批參與春暉行動的典型人物授予“春暉使者”榮譽稱號,從而“春暉使者”取代了“名譽村長”。春暉行動著眼于貫徹落實中央和貴州省關于“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把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志愿精神完美結合,以親情、鄉情、友情為紐帶,以親緣、地緣、業緣為網絡,通過大力弘揚中華民族飲水思源、扶貧濟困、反哺故土的優良傳統,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用城鄉互動的方式參與解決“三農”問題、協助基層黨委和政府加強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各種支持。由此而促進家鄉經濟文化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由此可見,春暉行動發起的動因是在縮小城鄉差距、服務文化建設方面體現“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工作使命,通過組織化動員和社會化動員方式找到了貴州共青團服務黨政工作大局的結合點。

[1] 楊磊,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2]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2012年11月8日。

[3] 丁鳳鳴:《解析本土化的民間反貧困行動》,載《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4] 中宣部新聞局:《新聞評閱》2010年1月14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福州市| 新蔡县| 探索| 蕉岭县| 宕昌县| 河源市| 霍山县| 义乌市| 体育| 东山县| 枣强县| 嵊州市| 湟中县| 石台县| 洛扎县| 松桃| 夹江县| 乌兰浩特市| 会宁县| 广宁县| 昭苏县| 神农架林区| 文水县| 荆门市| 兴义市| 财经| 夏河县| 高清| 绥滨县| 峡江县| 梁山县| 德保县| 丹巴县| 黔南| 临潭县| 邵东县| 湘潭市| 新乡市| 尚志市|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