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歷經幾回寒暑,走過數載春秋,南湖畔的中南法學在不斷精心釀造中步步成長。中南法學的影響與日俱增,這離不開長江邊上這座歷史悠久、通衢九州的名城武漢,更離不開中南法律人辛勤耕耘、勵精圖治的學術精神,中南學子源于各地聚集于此,又再遍布大江南北傳播法學精神,砥礪品格、守望正義的同時也在法學和司法實踐部門堅持創新、止于至善,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縱觀中南法學的成長史,從1952年9月成立中原大學政法學院,到1953年4月合并中山大學、廣西大學、湖南大學的政法系科,成立中南政法學院,后至1958年成為湖北大學法律系,1977年演變為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轉而于1984年恢復中南政法學院,又經2000年5月的中南財經大學與中南政法學院合并至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已然積攢了50年的辦學歷史。雖經幾度分合,但“博學、韜奮、誠信、圖治”的人文精神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南學人的傳承而日臻完善,篤志好學的研習氛圍愈發濃厚。中南法學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其學術成果屢見豐碩。“南湖法學文庫”這套叢書的編輯出版,就是要逐步展示中南法學的學術積累,傳播法學研究的中南學派之精神。

中南法學經過數十載耕耘,逐漸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中南法學流派。中南法律人在“為學、為用、為效、為公”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歷練出了自有特色的“創新、務實”的學術精神。在國際化與跨地區、跨領域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中南法學以多位中南法學大家為中心,秉承多元化的研究模式與多樣性的學術理念,堅持善于批判的學術精神,勇于探討、無懼成論。尤其是年輕的中南法學學子們,更是敢于扎根基礎理論的研習,甘于寂寞;同時也關注熱點,憂心時事,活躍于網絡論壇,馳騁于法學天地。

從歷史上的政法學院到新世紀的法學院,前輩們的學術積淀影響深遠,至今仍為中南法學學子甚至中國法學以啟迪;師承他們的學術思想,沐浴其熠熠生輝的光澤,新一輩的中南法律人正在法學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堅忍不拔。此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推出這套“南湖法學文庫”,作為中南法學流派的窗口,就是要推出新人新作,推出名家精品,以求全面反映法學院的整體科研實力,并使更多的學者和學子得以深入了解中南法學。按照文庫編委會的計劃,每年文庫將推出5到6本專著。相信在中南法律人的共同努力下,文庫將成為法學領域學術傳播與學術交流的媒介與平臺,成為中南法律人在法學研習道路上的階梯,成為傳承中南法學精神的又一個載體,并為中國法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創新作出貢獻。

曉南湖畔書聲朗,希賢嶺端佳話頻。把握并堅守了中南法學的魂,中南法律人定當繼續開拓進取,一如既往地迸發出中南法學的鏗鏘之聲。

是為序。

吳漢東
2010年12月1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洛阳市| 区。| 卫辉市| 普安县| 洛扎县| 百色市| 陆丰市| 扬州市| 福州市| 侯马市| 闽清县| 井研县| 神农架林区| 张家界市| 松溪县| 西乌珠穆沁旗| 桐乡市| 墨竹工卡县| 米林县| 榆树市| 南岸区| 南乐县| 太原市| 石台县| 长沙市| 扶余县| 吉木乃县| 页游| 如皋市| 玛曲县| 科技| 大安市| 嘉鱼县| 梁河县| 姜堰市| 鲁山县| 安阳县| 丹棱县| 离岛区|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