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的歷程
你是思想,你是夢幻。透過迷蒙的風暴
十字架像展開的雙臂在奔跑。
我諦聽沉思的樅樹的聲響——
那歌唱般的嗚鳴……一切——不過是思想和聲音!
那躺在墳墓里的難道是你嗎?
分離、憂傷是你艱難道路的特點。
而今它們已不再。
十字架護佑的僅僅是骨灰。
現在你就是思想。你是永恒。
《給記憶》(1906—1911)
一個人的成長必然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作家也是如此。1900年,蒲寧在紀念詩人巴拉廷斯基100周年誕辰的文章中談到了對作家創作個性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的幾大因素,他說:“我們應該重視大自然對一個藝術家的影響以及他的社會屬性、他所處時代的政治和社會氛圍,最后是當時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感情以及情緒。但即使是廣義地理解‘環境’這個詞,僅限于對它的研究也是不夠的,還必須研究作家的個性特征、他的性格、氣質以及思維傾向,因為同樣的環境條件在不同的個性中的折射是不同的?!?a href="#new-notef1" id="new-note1">
在本章中,筆者即沿著蒲寧指引的道路走下去,走進作家的生命,去解讀他充滿了矛盾的生命歷程。
[1] Бунин И.А. Собр. Соч. в 8 т., Изд. 《Московский рабочий》, 2000. Т.7. С.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