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普京的國家理念與俄羅斯轉型作者名: 劉瑩本章字數: 1058字更新時間: 2020-09-25 15:52:45
第二章
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概述
我們探討新形勢下俄羅斯的國家理念問題,離不開政治文化這個大框架,而要研究這個問題,必須從整體考察俄羅斯民族文化入手,因為政治文化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整體文化的一部分。俄羅斯國家在幾百年的發展歷史中,雖然經歷了不同政權形式和統治者的更迭,但植根于俄羅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基因始終不變,在不同的國家發展歷史階段影響社會民眾的政治文化心理,同時也表現在統治者的治國理念之中。那么,這種傳統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它們對俄羅斯國家發展起到何種影響?又如何體現在不同政治統治者的治國理念之中?我們將在這一章做出解釋。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文化的基本含義。
“文化”是一個含義極廣的概念,由于其內涵和外延的不確定性,導致學者們對這一概念所下的定義歷來莫衷一是。“文化”一詞在我國古代的含義,指文治教化、禮樂典章,這一認識一直延續至近代。然而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詞,其含義與古代不盡一致,它是19世紀末期通過日文轉譯自西方的。當時,人們并沒有專門為它下過定義,只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理解去使用它。
在英文和法文中,“文化”一詞都寫作culture,它是從拉丁文中演化來的,含有耕種、居住、練習、留心或注意等義項。19世紀中葉,一些新的人文學科如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在西方興起,文化的概念隨之發生了變化,逐步成為概括以上新興學科的具有現代色彩的重要術語。我們現在理解的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概念只將文化界定為人類創造的宗教、神話、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生活、科學、工藝、技術等成果,而廣義上的文化則是泛指人類創造的所有文明成果的復合體。
緒論里已經提到,政治文化屬于政治社會的精神范疇,它是一個社會關于政治體系和政治問題的態度、信念、情緒和價值的總體傾向,是一國國民長期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對于其所處的政治體系和所承擔政治角色的認知、情感和態度,它與政府、政治組織等制度性結構相對應,成為政治體系的主觀因素。政治文化是一個民族整體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民族性——這也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屬性。正因為如此,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反映的是長期形成的、比較穩定的、一貫性的民族政治傾向和心理。通過政治社會化過程,政治文化得到與民族文化中其他組成因素一樣的繼承和沿襲,也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政治文化呈現出長期穩定的差異性。所以,我們要想深入考察當代俄羅斯的政治問題,就必須從其民族傳統框架下的政治文化入手,研究究竟是什么樣的文化基因被吸收到俄羅斯歷代的政治思想中,又如何歷經百年不衰,時至今日仍舊影響俄羅斯國家的政治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