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的國家理念與俄羅斯轉型
- 劉瑩
- 2274字
- 2020-09-25 15:52:44
序一
劉瑩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做了兩年的博士后,我是她的合作導師。2011年她放棄了當時新華社的工作崗位和工資待遇,毅然選擇脫產從事研究。考慮出站后找工作比較艱難,我曾建議她慎重決定。記得她找過我幾次,一再表達做俄羅斯和普京問題研究的興趣和堅定信心。我被她的執著和獻身學術的精神打動了。我以為,興趣和學術熱情是成為一名學者的首要條件,便同意了她的請求。事實證明,我的這個決定也是正確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劉瑩能取得這樣的成果,與她良好的知識基礎和勤奮刻苦是分不開的。她本科及碩士階段就讀于北京大學俄語系,在七年時間里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功底;博士階段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攻讀俄羅斯政治文化,掌握了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及研究方法;在新華社工作時,又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北京大學做博士后期間,視野更加開闊,理論更加扎實,方法更加嫻熟,并克服了種種困難,勤奮努力,發表了數篇學術價值很高的論文,進一步提升了她的學術水平。這種基礎和勤奮是一個學者成功的必要條件。
普京問題的研究是很有價值的,屬于時代的興奮點。俄羅斯是一個產生英雄的民族,用中國的老話講,叫做“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僅就近現代來說,俄蘇文學、衛國戰爭、宇航事業,以及在這些歷史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偉大人物,如普希金、托爾斯泰、朱可夫、加加林,都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但是隨著蘇聯轉型的挫折和解體,俄羅斯仿佛變成了一個積弱成疾的病人,步履蹣跚,一蹶不振。恰好在這時,普京脫穎而出,勇敢舉起了振興俄羅斯的旗幟,“給我二十年,還給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單憑這種氣勢,就足以令人肅然起敬。普京說到也基本做到了。盡管今天俄羅斯內外矛盾互相交織,新舊更替問題眾多,但人們終于看到了俄羅斯強大和富強的曙光。通過研究偉大人物來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是人們公認的學術研究的重要視角。選擇一個有前途的題目和研究方向,也是一個學者成功的重要條件。
自蘇東劇變以來,國內研究俄羅斯的熱潮已經延續了二十多年,各類學術成果層出不窮,這就意味著學術深耕的難度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另辟蹊徑,以普京的國家理念為切入點,通過豐富詳實的資料深入研究了21世紀俄羅斯的國家轉型,無論是對學界同仁還是想要深入了解俄羅斯的普通讀者,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這本書的主線是普京的國家理念,它不僅詳細分析了普京國家理念的形成及特點,更從政治文化的角度挖掘了普京國家理念與俄羅斯傳統及轉型的聯系,為我們深入認識俄羅斯提供了更廣闊的歷史及人文背景。書中基于傳統政治文化角度所作的中俄轉型深化比較,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吹響改革號角之際,無疑更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及現實意義。
我本人也從事中俄比較研究,從個人經驗看,這本書有三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把國家的實力與國家的精神支柱緊密聯系在一起。作者強調普京“對國家缺乏精神支柱痛心疾首”,并引用普京在總結俄羅斯改革時的話“倒臟水連孩子一起倒掉了”,認為俄羅斯在摒棄舊制度的同時,也失掉了許多好的傳統和精神。這里,作者充分強調了精神因素的作用,將精神因素作為普京國家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同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結合起來研究,是非常深刻獨到的,也是本文最具價值的學術創新。從人類歷史來看,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沒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撐,再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難以持久。只有堅持和傳承精神力量,才能在波濤洶涌的國際競爭中保存住民族血脈和文化底色。
第二,實現人民富裕是普京國家理念的最有價值的內容。以往研究更多強調普京構建強盛國家理念的一面,而忽視普京對人民生活的重視。作者根據掌握的最新一手資料,將這點突出表現出來,是非常具有洞見的。普京在2012年國情咨文中強調,自己執政前12年的最重要成就在于完成了重建和加強國家實力的任務,而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建設一個富足強盛的俄羅斯,他同時強調“穩定是發展和提高生活水平最主要的條件”。這樣,普京思想“增強國家實力——實現社會穩定——提高生活水平”的邏輯鏈條就構筑了起來,這也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普京及俄羅斯。由此出發,普京強調國家的人民性,重視人力資源發展等觀點就不難理解。
第三,本書強調普京國家理念中國家轉型與國家治理應同步進行。這也是近年來學界研究較少關注的一面。許多學者仍關注于國家治理的層面,但實際上,普京不僅希望解決國家治理問題(如腐敗、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能源等問題)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也同樣希望通過制度變革促進國家轉型。如普京強調俄羅斯必須堅持民主制度,形成良性的政治競爭。在普京思想中,國家轉型與國家治理是同等重要同步進行的,這是我們應予重點關注和借鑒的。
除了上述三個重要觀點,本書還從學術角度分析了普京的國家理念在當代面臨的嚴峻挑戰。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普京過于依賴于政府強權,更多依靠強權政治解決問題。如何解決好依靠國家強大力量和更好發揮民主作用吸納社會力量之間的矛盾,仍是擺在普京面前的重要問題。
作者多年致力于研究俄羅斯政治,在本書中提出了許多富有價值的學術觀點。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世界大國,有類似的國情與傳統。俄羅斯的轉型驚心動魄,氣勢恢宏;中國的改革歷盡各種風險,涉入深水。通過普京國家理念問題的研究,借鑒俄羅斯的經驗和教訓,不斷將中國的改革推向深入,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與擔當,從這個視角來看,普京研究前景廣闊。相信劉瑩將以本書作為新的起點,秉承學術精神,肩負時代使命,腳踏實地刻苦鉆研,推出更多更好的學術成果!
教育部高等學校政治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大學副教務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關海庭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