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是車 匯率是馬:中國宏觀經濟評論集
- 宋國青
- 1553字
- 2020-09-25 15:50:59
32萬億中國居民總資產的含義
居民的資產狀況是宏觀經濟狀況的重要內容。因為有關統計資料不很完全,現在還難以說出中國居民私人資產的準確數量,但是作出相當接近實情的估計是可能的。下面我們列舉一個對2001年年末居民資產狀況的估計結果,然后討論居民資產狀況的一些方面的含義。
居民資產的第一大項是金融資產。到2001年底,城鄉居民的各種金融資產約為11萬億元強,其中本外幣儲蓄存款和手持現金約9.3萬億元,其他還有債券、股票和保險等。這部分基本上是依據有關統計數據計算的,但流通股票有多大比例為個人擁有,只能粗略估計,這里是按60%估計的。
第二大項是城鄉居民的住房。現在城市的住房還有相當大一部分為單位所有,但實際使用權是個人的。在一般情況下,單位分配給職工的住房被理解為一種附加工資。在個人購買已擁有居住權的住房時,所付費用通常遠低于市場價格,一般還要再扣減工齡等補貼。此外,單位對個人還有其他責任。所以將這些住房看成完全為居住者所有并不為過。按照市場價格估算,城鎮居民住房的總值約為8萬億元(其中有少量住房貸款應予扣減);農村居民住房總值估計為5萬億元,其中包括占用土地的價值。兩者合計,城鄉居民住房總值約13萬億元。另外也可以估計家庭耐用消費品的價值。不過和住房比起來,包括汽車在內的耐用消費品的總值要小得多,大約相當于住房價值的十分之一。
第三大項是農民的耕地和城鄉私人企業的凈資產。耕地的價值可以按多種方法來估計,這里不詳細討論,而采用7萬億元這樣一個數字。因為這是一個純粹的估計,所以很多分析并不提到這部分資產,但它的重要性是沒有疑問的。城鄉私人和集體企業包括農民的生產性凈資產更難估計,這里用1萬億元這樣一個數字,不過很難把握誤差有多大。
上面提到的三大項,不算耐用消費品,合起來共32萬億元。有的項目估計可能有誤差,但應當不大。要說一個范圍的話,中國居民的總資產應當是30萬億~35萬億元。總量看起來是很大的一個數字,但是拿總人口數一除,人均接近還不到2.5萬元,其中房產人均1萬元。
在各項資產中,股票總是很顯眼,但在個人總資產中份額不到3%,而房產占到了41%。當股票價格有相當大幅度的變化時,個人總資產受到的影響仍然很小。所以在中國現在的情況下,股票價格變化的財富效應還很弱。
在三類資產中,增長最快的是金融資產。在1996年年末,個人金融資產總值5萬億元強,在此后的五年中增長了一倍多,平均每年增長16%以上,比經濟增長速度高出一倍多。在這段時期內,價格水平基本穩定,所以數字是直接可比的;再往前通貨膨脹率比較高。股票市值的增長率在過去是最高的,但是現在新股發行速度很難加快,對已有股票漲價的速度也難有太高的期望。而個人金融資產總量的高速增長還會持續下去,這是由儲蓄需求決定的。從這些情況來看,債權形式的個人金融資產增長速度仍將遠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并將主要是儲蓄存款。
因此,在未來若干年中,貨幣數量的增長率仍將遠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因為廣義貨幣的主要部分是儲蓄存款。粗略地說,政府部門和企業部門的凈負債等于個人的凈債權,所以個人凈債權的增長速度遠高于經濟增長速度。這差不多等于說,政府部門和企業部門凈負債的增長速度遠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從統計方面看,全社會實物總資本市值的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基本一致,這意味著政府部門和企業部門凈負債的增長速度遠高于社會總資產的增長速度。對一個企業來說,如果其負債的增長速度高于總資產的增長速度,總有一天要破產。對于政府和全社會企業的總體來說,當然不存在破產的問題,但是調整總是要發生的。
全社會實物總資本市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著比較穩定的比例,由此可以根據后者來估計前者。這樣算下來,個人總資產與全社會總資本的比例已經很高,并且在不斷上升。這其中隱含著許多值得注意的情況。
[1] 原文刊于《財經》2002年第17期,200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