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
實名制管理是指現場施工的勞務分包隊伍的企業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企業營業執照等資料真實有效,勞務隊伍進場人員的各種證件、勞動合同、工資表和考勤表等資料與實際作業人員一一對應,并以此按工時或工程量進行結算,及時支付勞務工資。
勞務工人實名制管理是在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切實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03〕94號)的過程中,由各地方工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建筑企業提出的。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市場監管工作的意見》(建市〔2011〕86號),施工總承包企業要以工程項目為單位落實勞務人員實名管理制度,要配置專人對勞務分包單位的勞動統計、出工考勤、工資發放進行監管,并處理勞務人員的舉報投訴。用工單位要設置專人對勞務人員身份信息、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持證上崗、工傷保險、意外傷害險等情況進行規范管理。
1.勞務工人實名制管理的作用
(1)實名制管理能有效減少和避免發生勞務糾紛。通過實名制管理,對規范總分包單位雙方的用工行為,杜絕非法用工和勞資糾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通過實名制數據公示,公開勞務分包單位企業人員考勤狀況,公開每一個農民工的出勤狀況,避免或減少因工資和勞務費的支付而引發的糾紛隱患或惡意討要事件的發生。
(3)通過實名制管理卡的金融功能的使用,可以簡化企業工資發放程序,避免農民工因攜帶現金而產生的不安全,為農民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4)實名制管理有利于做好勞動力統計與計劃工作。通過實名制數據采集,能及時掌握、了解施工現場的人員狀況,有利于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勞動力的管理和調劑。
(5)通過實名制方式,為項目經理部施工現場勞務作業的安全管理、治安保衛管理提供第一手資料。
2.實名制管理的內容和重點
(1)總承包、專業承包企業實名制管理的內容和職責。
1)勞務員要做好勞務管理工作,內業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歸檔。其資料的內容如下:
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②資質證書。
③建筑企業檔案管理手冊。
④安全生產許可證。
⑤項目施工勞務人員動態統計表。
⑥勞務分包合同。
⑦交易備案登記證書。
⑧勞務人員備案通知書。
⑨勞動合同書。
⑩身份證復印件。
?崗位技能證書復印件。
?月度考勤表。
?月度工資發放表等。
2)總承包、專業承包企業應設置勞務管理機構和勞務員,制定勞務管理制度。
3)總承包企業勞務員根據勞務分包單位提供的勞務人員信息資料,逐一核對是否持有身份證、勞動合同以及崗位技能證書,不具備以上條件的人員不得使用,不允許其進入施工現場。
4)項目經理部勞務員負責項目日常勞務管理和相關數據的收集統計工作,建立勞務費、農民工工資結算兌付情況統計臺賬,檢查監督勞務分包單位對農民工工資的支付情況,對勞務分包單位在支付農民工工資中存在的問題,應要求其限期整改。
5)項目經理部的勞務員要嚴格按照勞務管理相關規定,加強對現場的監控,規范分包單位的用工行為,確保其合法用工。依據實名制要求,監督勞務分包企業做好勞務人員的勞動合同簽訂、人員增減變動臺賬。
(2)勞務分包企業實名制管理的內容和重點。
1)勞務分包企業應設置勞務管理機構和勞務員,制定勞務管理制度。勞務員應持有崗位證書,切實履行勞務管理的職責。
2)勞務分包單位的勞務員在進場施工前,應按實名制管理要求,將進場施工人員花名冊、身份證原件、勞務分包合同文本以及崗位技能證書原件及時報送總承包企業,由總承包企業審核后,留存相關資料復印件備案。
3)勞務員要做好勞務管理工作內業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歸檔。其資料的內容如下:
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②資質證書。
③建筑企業檔案管理手冊。
④安全生產許可證。
⑤項目施工勞務人員動態統計表。
⑥勞務分包合同。
⑦交易備案登記證書。
⑧勞務人員備案通知書。
⑨勞動合同書。
⑩身份證復印件。
?崗位技能證書復印件。
?月度考勤表。
?月度工資發放表等。
3.實名制管理的程序
(1)施工現場封閉管理。項目部按照相關要求,將施工現場分為施工區和生活區,并進行獨立的封閉管理。項目部進出大門24小時設立安全保衛人員,負責核實進入人員。初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首先進入生活區,安全保衛人員要對其進行登記管理,務工人員的登記內容包括:本人姓名、身份證號、籍貫、所屬單位(隊伍),并出示本人身份證明,由其所在分包單位現場負責人簽認后,方可進入生活區。無法提供上述登記內容、無身份證明或無所在單位負責人簽認的,一律不得進入項目從事施工。安全保衛人員登記后,要將登記人員及時上報項目部安全保衛負責人,通知項目部勞務管理人員核對人員花名冊。
(2)進場人員花名冊管理。進場人員花名冊是實名制管理的基礎。項目部勞務管理人員必須要求外施隊伍負責人在工人進場前,統一按照主管部門規定的格式制作花名冊,報項目部勞務管理人員審驗。對于新進場人員,項目部勞務管理人員應根據進場人員登記,及時與花名冊核對,對于與花名冊不符的人員,應要求外施隊伍負責人按實際進場人員調整人員花名冊,確保進入生活區人員與花名冊相一致。勞務分包單位同時應配備持有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勞務員崗位證書》的專兼職勞務員,以配合總承包單位的勞務管理人員共同做好實名制管理工作。
(3)入場安全教育管理。由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對進場人員進行入場安全教育,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管理規定,進行安全知識答卷,對新進場人員進行考核。安全生產教育必須以答卷形式進行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否則清退出場。參加安全教育的人員必須與花名冊中人員相一致,不得代筆,凡未進行安全教育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員,必須予以清退。
(4)身份證與暫住證管理。
1)身份證。凡進入現場的人員,必須提供身份證復印件,由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及勞務員留存。沒有身份證的必須從戶口所在地公安部門開具證明,以證明其身份。無身份證或身份證明的一律不得進入施工現場。項目部勞務管理人員應與安全管理人員及時溝通,保證花名冊中人員均持有身份證明。
2)暫住證。在進行入場教育工作的同時,項目部勞務員應督促協助外施隊伍及時到派出所辦理暫住證。
(5)勞動合同簽訂管理。凡進入施工現場的務工人員,其所在單位必須提供與務工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必須符合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最新合同范本樣式。項目勞務管理人員必須督促、檢查進場的分包企業(用人單位)與每位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留存備案。與務工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必須與花名冊相一致,勞動合同簽訂不得代筆,代筆的視為未簽訂勞動合同。凡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勞務管理人員必須限分包企業(用人單位)在3日內與每位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留存備案。
(6)崗位證書管理。項目部勞務管理人員必須要求施工隊伍負責人在人員進場后3日內,將務工人員上崗證書進行審驗,勞務分包合同簽訂后7日內辦理人員注冊備案手續。勞務管理人員必須按照現場花名冊審核務工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督促無證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及時上報人員上崗證書審驗手續。對于無證人員,勞務員應要求施工隊伍負責人必須在相應時間內安排對其進行培訓并取得相關崗位職業資格證書,否則按非法用工予以處罰。施工隊伍應在取得證書后及時辦理證書審驗,勞務員須將務工人員崗位證書以復印件形式進行存檔。
(7)工作卡、床頭卡管理。
1)由項目部行政后勤管理人員負責落實務工人員工作卡、床頭卡發放工作。務工人員具備身份證或身份證明、持有崗位證書及簽訂勞動合同,完成入場安全教育后,行政后勤管理人員根據進場花名冊,為務工人員辦理工作卡、床頭卡,并與實際進場人員進行核對。每間工人宿舍要按住宿情況,根據“雙卡”填寫宿舍表。工作卡、床頭卡、宿舍表根據人員流動情況隨時辦理和修改。出現務工人員工作卡、床頭卡丟失情況,施工隊伍負責人應在3日內為務工人員重新辦理工作卡、床頭卡,否則將視為非法用工予以處罰。
2)務工人員必須佩戴胸卡,由保安人員登記后方可進出項目部大門。如無胸卡人員離開項目部大門外出,必須持有勞務分包單位負責人簽認的出門條,并進行登記后方可離開。屬于撤場人員的,安全保衛人員登記后,要將登記人員及時上報項目部安全保衛負責人,通知項目勞務員核減人員花名冊。
(8)施工區人員管理。對于進入施工區的務工人員必須具備身份證或身份證明、持有崗位證書及簽訂勞動合同,完成入場安全教育、辦理“雙卡”后,由項目部信息錄入人員根據各外施隊伍具備上述條件的務工人員花名冊,進行統一編號,并通過身份識別設備進行信息采集。外施隊伍現場負責人要根據項目部統一要求,指定專人負責組織本隊伍人員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完成信息采集的務工人員,方可進入施工區進行上崗作業。
(9)考勤表與工資表管理。
1)勞務分包企業勞務員負責建立每日人員流動臺賬,掌握務工人員的流動情況,為項目部提供真實的基礎資料。項目部勞務員必須要求施工隊伍負責人每日上報現場實際人員人數,施工隊伍負責人必須對上報人數簽字確認,勞務管理人員對比記錄人員流動情況。每周要求施工隊伍負責人上報施工現場人員考勤,由項目部勞務管理人員與現場花名冊進行核對,確定人員增減情況,對于未在花名冊中的人員,要求施工隊伍負責人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2)項目部每次結算勞務費時,勞務員必須要求施工隊伍負責人提供務工人員工資表,并留存備案。工資表中人員必須與考勤表中人員相一致,且必須由務工人員本人簽字、施工隊伍負責人簽字和其所在企業蓋章,方可辦理勞務費結算。項目部根據施工隊伍負責人所提供的工資表,按時向務工人員的實名制卡內支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