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的人都不懂的說話技巧
- 柳白
- 1262字
- 2020-09-21 11:15:33
做功課要在提問之前
在一場談話中,我們所擁有的提問時間和提問次數都是有限的,想要在這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多地收集到對我們有用的信息,就需要我們把握住每一個提問的機會,爭取讓每一個問題都有價值、有意義。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在提問之前對對方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能把每一個問題都問到點子上。
所以,想要完成一場成功的談話,關鍵的環節并非談話本身,而是在談話開始之前。同樣,想要提出好問題,關鍵還在于做好提問之前的功課。
2006年,德國隊和阿根廷隊在世界杯1 / 4決賽中相遇。德國隊在經歷了一百二十分鐘的殘酷角逐后與阿根廷隊戰成平手,雙方進入點球大戰。
此時,德國隊門將教練科普克把一張神秘的紙條送到德國隊門將萊曼手上,當時,誰也沒有注意這個細節。
在點球大戰中,萊曼超常發揮,接連撲出阿根廷兩粒點球。最終,德國隊4比2獲勝。
賽后,人們把贊美都獻給了萊曼的“上帝之手”,但實際上,點球大戰真正的英雄卻是德國隊的情報員以及球隊的專家團。他們認真收集了關于對手的每一場比賽錄像,主力球員的跑動路線,經常分球給誰,罰任意球、角球和手拋球的方式,傳中球的特點,等等。甚至對手主力球員的家庭婚姻背景,都在他們調查的范圍之內。通過分析研究對手主力球員的特點和數據,大大提高了門將萊曼撲救點球的成功率。
之所以提到這個例子,是因為就像點球大戰一樣,在很多場合,提問都是相當重要和謹慎的,甚至沒有修正的機會和可能性。比如重要的商務談判、外交談判等場合,都需要像德國隊一樣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想要每一次提問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就需要事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以商務談判為例,整個談判的過程其實就是互相提問和回答的過程。談判者在對自身情況全面分析的同時,也必須設法全面了解談判對手的情況,包括對手的實力,信用狀況,對手所在國(地區)的政策、法規、商務習俗、風土人情,等等,從而確定提問的內容和方向。
在談判前的具體準備工作中,要對對方的情況進行充分調查了解,分析他們的強弱項,從而去確定什么問題是重要的,什么問題是次要的,哪些問題是可以問的,哪些問題是沒有商量余地的。同時也要分析自身的情況,什么樣的問題用什么樣的人選去提出來,再由什么樣的人選去應對,等等。
假設我們要與一位大公司的采購經理談判,在談判之前的準備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問自己:談判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應該先談什么?我們了解對方哪些問題?有哪些敏感的問題不能去碰?對方可能會反對哪些問題?以前與對方的業務中有哪些經驗教訓需要注意?我們在這次談判中有哪些優勢?在哪些方面我們可以讓步?他們的談判戰略會是怎樣的?
事實上,談判之前要準備的問題遠遠不止上面這些。我們必須列出一份問題清單,把要問的問題都提前準備好,做足功課,才能在談判的過程中掌握主動,提出更加精準的問題。只有目的明確的人,才會用心去做。做好事前準備,方能做到心中有數。
另外,也要注意問題的難易度,問題的難度不可以過高,以免對方無法回答;也不可以過低,以免對方回答時敷衍了事,讓自己無法獲取到有用的信息。而要實現這些目的,都需要我們在提問之前做足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