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炒股做贏家:大智慧實戰指南(最新版)
- 多空分析師
- 1329字
- 2020-09-18 15:17:08
1.3 學學前輩的炒股經驗
價值型投資方式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創立,經沃倫·巴菲特發揚光大,格雷厄姆在其著作《證券分析》中提到了價值型投資方式的實質所在:“投資是基于詳盡的分析,本金的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操作,不符合這一標準的操作就是投機。”
其中沃倫·巴菲特對于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中國石油H股等公司的投資堪稱價值投資案例中的典范,沃倫·巴菲特在股價相對低估時買入這些成長性較為明確的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長期持股不動,獲得了驚人的收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菲重倉持股的可口可樂和卡夫食品。
價值型的投資方式更注重于績優股的相對低估性,通過長年持股的方式,即可獲得穩定的股息回報,也可以分享上市公司利潤穩步增長所帶來的股價增值,價值型投資者無疑是極具耐心的。與價值型投資方式不同,成長型投資方式并不關注股息回報情況,這種投資方式更關注上市公司是否具有高速成長性,以圖仍上市公司業績高速增長中來分享股價大幅上漲帶來的高額利潤,有些股票雖然現在你覺得它的價格太貴,但只要將來它能值10塊錢,你就算現在用5塊錢買進也能有利潤。
價值型投資者較為關注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市凈率等財務指標,這些指標可以反映股價的估值是否合理;而成長型投資者則較少的關注這些指標,成長投資派很看輕市盈率,認為市盈率只是代表現在,不代表將來,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上市公司的市場開拓方法、資本運作方式等可以體現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情況的重大事項之中。一般來說,每年能保持20%~30%盈利增長的中小企業是成長型投資者的首選目標,由于有企業的高速增長來依托,這些個股在二級市場中往往能有較為強勁的上漲勢頭。
威廉·歐尼爾就屬于典型的成長型投資者,他在20世紀80、90年代買入了一直處于上升走勢中的微軟公司和戴爾公司的股票,正是基于對這兩家企業仍處于高速成長階段的判斷,微軟公司和戴爾公司由于持續的上漲導致其市盈率偏高,但公司的業績也在持續地高速增長,這保證了股價的強勢運行,所以在上漲途中買進也是有極大的利潤可圖的。
成長型股票最為典型的例子是費舍持有IBM、德州儀器、摩托羅拉等股票,特別是持有摩托羅拉股票獲利20倍。
如果說價值型投資者與成長型投資者更注重于個股的基本面情況的話,那么,趨勢型投資者無疑更注重技術分析,這是因為識別趨勢、反映趨勢的手段多是技術分析性的,但趨勢型投資者與下面我們將要讱的短線投資者是不同的,趨勢型投資者注重分析市場運行的大趨勢,一旦確認上升趨勢即將出現或已經出現,就會以中長線持股的策略布局個股,期間幾乎不參與波段操作,直至上升趨勢出現了明確的反轉信號,才做清倉打算;反之,一旦確認下跌趨勢即將出現或已經出現,就會清倉離場,期間也不會參與下跌途中的反彈行情。
量子基金的創始人索羅斯是趨勢型投資者的典型代表,索羅斯概括出了價格趨勢運行的實質:“經濟歷史是由一幕幕的插曲構成的,它們都是建立于謬誤與謊言,而不是真理。這也代表著賺大錢的途徑,我們僅需要辨識前提為錯誤的趨勢,順勢操作,并在它被拆穿以前及時脫身”。
趨勢型投資的典型例子為斯坦利兊羅持有糖和小麥合約,特別是持有小麥多頭合約之時,他說我不知道誰在買,但圖表告訴我有人在買。斯坦利在糖期貨上七年獲利33倍,小麥期貨獲利230萬美元(20世紀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