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的青春不迷茫
- 劉同
- 959字
- 2020-09-15 18:30:31
不再委屈自己
改脫口秀的時候,突然想了一句話,是曉華姐以前引用過的,當時印象特別深,于是又拿出來用。
愛情本來并不復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嗎”“對不起”。
是啊是啊,細想或許又不對,但在沒有時間細想的情況下,對于你我來說,愛情也許真的就是三個字可以解決的,關于情感,或者敏感,然后解釋,百般推脫,再來形容,有那糾纏的過程早就蹚過無數愛和情了。
雨氣氤氳的上海傍晚,露天的實木餐桌被雨淋了一天,在滴答滴答地滴水,跟著一起被淋的還有上海四季的植物,仿佛根莖里都會淋出顏色來。房屋里的燭光連5瓦的亮度都沒有,泰式餐廳的神秘就在于此,哪怕再昏暗我仍然可以感覺到墻面以大綠大紅雕琢出的壁畫,濃郁的色彩不以形象出現,而是以意象。
愛情也是,常常不因事件的出現而橫生變故,有時只是瞬間的感觸,因為過于寶貴,過于珍稀,所以一觸到陽光,噗地就消失了。不像一塊豬肉那樣風干漸變,變的過程就是有與沒有。
這個年紀的身體也似乎停止了新陳代謝,表面的若無其事對身體也有十足影響。當年日書萬字,現在每天只能寫2000字。節目的收視率也隨著天氣轉暖而日見起色,下午六點以后逗留在單位的人越來越少,都轉化為收視率了。
有一種米做的發糕,是我3歲生活在江西時每天早上必吃的早點,二十二年沒有邂逅了,最近在超市里找到,買來當零食吃。1.5元一塊,混亂地堆在超市角落里,沒有次序,于是一次買了10塊,看說明書只能放3天,那就早、中、晚各一塊。
遇見一個聒噪的男人,對任何事情都不能耐心地分析,而是大驚小怪地驚呼。對任何挫折都沒有謙虛地反思,而是跋扈地不屑。從城市的東邊一直到城市的西邊,我不得不戴上自己的MP3應付與他之間疲于奔命的對話,但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摘下耳塞應付他尖厲的尾音。
我必須承認那是我讀大學時用最短時間決定想殺的人。
當時我的精神狀態已無法抑制,有時走著走著,會突然轉過身,握緊雙拳,然后皺緊眉頭狠狠地對自己說一句“真想捏死他”,繼而若無其事地繼續與他并排行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自己那時的舉動真惡心。
現在的我已經不會委屈自己了,即使委屈,起碼也是因為自己說服了自己。但我仍沒有改變聽歌的習慣,一張32G的SD卡保持每日更新曲目,同步iPhone與iPad。不想說話的時候,就聽歌,一首接一首,輕易就能忘記時間。只是關于愛情的感受,仍沒有改變。
20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