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賺了銀子就得花,準備過個肥年,劉大蘇在村里,買回來了,一頭一百二斤的豬,后來在屠戶那里,陸陸續續采買了,兩百多斤肥肉,用來熬豬油。
之前,為了做麻花這類的吃食,消耗了不少白面和玉米面,劉家的食用油,和存糧所剩不多。
十二月十五日,夫妻倆去了趟縣城,采購了五百斤大米,五百斤白面,七百斤玉米面,還有一些綠豆,紅豆………
兩人為了兒子吃的有營養,在街市閑逛,分別在十幾家擺攤的農戶攤子上,湊齊一籮筐雞蛋,一籮筐鴨蛋。
水果,干果,蜜餞和一些日用品,一共花銷了二百多兩銀子。
這輩子是個讀書的人,裝門面是有必要的,近年來朝廷停止開恩科,讀書的學子日漸減少,老百姓生存也受到了打壓,因此,筆墨紙硯的市價呈直線下跌,比前些年便宜了三成。
兩人看中商機,在縣城的印跡書苑,采買了大量的紙墨筆硯,共花銷了三百兩銀子,其中就包含紅紙。
剛好要過年,張蘋果極力支持劉大蘇的買買買,每家每戶需要添置的必須品,劉大蘇一個人就可以批量生產,想到一張張紅紅火火的對聯,福字,五谷豐登,張蘋果感覺眼前就有了希望。
即便是小錢,兩人也要試一試,自從有了兒子之后,花銷日間增加,世道又開始混亂,誰知道哪一天,戰亂可能蔓延到他們這。
這個年月,賺幾個銀子不容易,所以夫妻倆不敢停歇。
被購物狂附身的劉大蘇和張蘋果,采購了八十兩銀子的棉布和麻布,后來又花了二十兩銀子,讓朱魚鎮林家云集繡莊,給他們一家三口,做了四季的衣裳,每人都有十幾套,小孩的衣裳就更多了,小柚子添置了三十多套,三人各有三十幾雙鞋襪。
從縣城買回來的物品食物,張蘋果直接放進了空間,衣服鞋襪年前就可以完成,到那時也可以放進空間。
為了掩人耳目,劉家在年前,在鎮上,運回了三百多斤的米面梁油,和四筐雞鴨魚肉蛋。
“喻家村的村民們,靜一靜,喻某人,知曉大伙,辛苦一年存兩個銀子不容易,但是如今到了該花的時候。”
下面本就才靜下來的村民們,一下子仿佛被驚雷嚇到,一個個的交頭接耳的,有幾個瞬間變臉,激動的就要往前沖。
見下面人群中,像是突然之間炸開鍋似的,村長煩躁的嘆了口氣,頓了頓,泯了口,媳婦剛泡好的綠茶,手觸碰到白瓷杯子,感覺滾燙的開水,不到半刻鐘,這會變成了溫水。
揉了揉眉心,眉頭微皺,瞅了眼,擺在屋子四周的四盆火爐,和屋子中央的一盆大火爐。
等著村民都冷靜下來,再接著道。
“記得夏季的時候,幸得劉大蘇兄弟,讓村民們囤積柴禾、木炭,這幾冬季賣了換得銀子,既賺了銀子也讓村子里有了熱乎氣,大伙有了柴禾和木炭,不至于冷的畏手畏腳。”
村長說完了話,將椅子往后移開,退示意劉大蘇出來說幾句。
只見,一披著雜色皮毛披風的男子,戴著黑色毛皮帽子,上前兩步,對在場老少爺們,拱手作揖。
“想必大伙都認識在下,劉某如今,早已是喻家村的一份子,希望咱村里的人生活越來越好。”
背著雙手,在燒的旺盛的火盆前,慢悠悠的踱者步子,稍作思索遂開口道:“但是天氣越發冷起來了,劉某建議村民,盡可能的多采買米面梁油,菜疏等吃食,以及過冬的必須品。”
“如果大伙銀子不夠花銷,劉某盡來會寫對聯,福字,以及五谷豐登,有需要拿去零賣的,可以到劉家去采買,大伙可以到鎮上和縣城售賣。”
“朱魚鎮有十幾村莊,縣城也有幾萬人口,想必需要大量的對聯、福字,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十天,劉某家中現存有五三百副對聯,六百個福字,五谷豐登五百個。”
“什么呀!劉家又想到賺錢的法子了,我們要發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笑得見牙不見眼的道。
一個雙手抱在胸前的中年男人,用袖子摸了把鼻涕,粗著嗓子回道:“嘿!鉆錢眼里去了唄!劉家的怎么盡想賺銀子,大冬天的,貓冬不好嗎?”
“你娘的,打我干啥!”
“有銀子不賺,你呀!傻子!”
人群中你言語我一語的。
最后經過商量,統一由村長拿貨,統一銷售,到時候一起分銀子,買的多自然分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