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滅夏
夏朝從禹開始,到被商湯所滅,共傳十四世,歷十七王。大禹死后,堯的兒子啟改禪讓制為世襲制,繼承王位統領天下。原定為禹的繼承人伯益首先興兵反啟,戰敗身亡。其后,有扈氏率軍反啟。在甘之戰中,有扈氏被啟消滅,夏家天下才算真正穩定下來。啟死后,傳位給太康。太康醉心于打獵,無心于國政。東夷有窮氏首領后羿依靠強大的武力,乘機取而代之,史稱“太康失國”。后羿為王后,不修民事,荒廢國政,驕奢享樂,終被奸臣寒浞所殺。寒浞為消滅夏氏勢力,殺死了太康的侄子相。相的兒子少康在有虞氏的幫助下,經過多次征戰,最終殺了寒浞,恢復了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復國”。少康之后,夏朝呈頹敗之勢。
夏桀即位以后,夏朝更是江河日下。夏桀暴虐無道,荒淫無恥。一面大興土木,造寢宮、瑤臺奢侈享樂,耗盡天下民脂民膏;一面窮兵黷武,連年用兵四方,致使生靈涂炭,各諸侯紛紛叛離。夏桀群臣中有個叫關龍逢的忠臣,感覺天下百姓對當朝怨聲載道,便對夏桀進行勸說,要他重民意、治國政,否則夏家天下就會不日而亡。夏桀不但不聽,反而把關龍逢殺了。夏桀認為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老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如果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
此時,建都于亳(今河南洛陽偃師縣)的商王湯的國力卻日漸強盛。商湯,名湯、名履,又名天乙、大乙、武湯、武唐、天一場等,史稱“湯有七名”。商湯是一代明君,《史記·殷本記》記載,商湯一次外出游獵,見有人張網捕鳥,那人一邊張網一邊說:“原天上飛的,地下跑的,都從四面八方進入我的網中。”商湯聽后認為那人不僅貪婪而且殘忍,便讓那人撤出三面之網,并對他說:“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不聽話的才進入網中。”這就是“網開三面”成語的由來。商湯因寬厚仁愛而得天下百姓之心,孟子曾贊譽他說:“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


當時的商雖然有一定實力,但與夏相比仍處劣勢。商為求得向中原發展,表面上臣服于強大的夏朝,暗地里卻在積極進行滅夏的準備。商湯對內勵精圖治,輕賦薄斂,發展生產,得到百姓擁護;對外廣行仁義,四方交好,使“諸侯皆歸商”。商的迅速崛起強大使夏桀十分恐慌,下令召商湯至夏都斟尋(今河南鞏義西南),欲除掉他,但后來懾于四方諸侯的壓力,只將商湯囚禁不久就無奈地將他釋放了。
在商湯滅夏的戰爭中,相國伊尹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伊尹名摯,尹是官號,相傳他生于伊水,故名伊尹。伊尹是商湯妻有莘氏陪嫁的奴隸,初為“小臣”,后執商朝國政,為商湯滅夏立下了汗馬之功。
關于伊尹歸湯,歷來有各種傳說。一說伊尹想求見湯王而苦于無門,他便充當了有莘氏陪嫁的奴仆,借此接近商湯王,后果被商湯王所重用,伊尹勸說商湯實行王道,后天下果然大治。一說伊尹原是一個隱居世外的高人,商湯求賢若渴派人迎請他,往來五次,伊尹才肯入朝見商湯,與商湯談論遠古賢王之事以及九種類君王的不同作為,商湯聽后大受啟發,于是委任他管理國家大事。一說商湯聽說伊尹是個治國奇才,于是派人到有莘氏去請他,伊尹也想歸湯,但有莘氏不答應,商湯于是請娶有莘之女為婚,有莘氏深感榮幸,便以伊尹作為陪嫁的奴婢送給商湯。


商湯被釋放回亳后,為進一步探明夏朝虛實,派伊尹出使夏都。伊尹奉命入夏都后,了解到“桀迷惑于妹嬉……不恤其眾,眾志不堪,上下相疾,皆日:‘上天弗恤,夏命其卒’”。于是商湯和伊尹決定滅掉夏朝。為了使滅夏之戰一舉能成,伊尹建義商湯:第一年不給夏桀進貢品,借此激怒夏桀。當夏桀憤怒調九夷之兵征伐時,再補進貢品以安撫夏桀。到第二年,仍不給夏桀貢品,夏桀一定又會調來九夷之兵準備征伐,這時再給他貢品。如此使夏桀疲于奔命,到九夷之師不服從他調遣時再發動攻擊。
商湯組建了一支有勇士六千人、戰車七十乘的訓練有素的大軍,作為滅夏的先鋒之軍, 并召集各國諸侯會盟,商湯告各諸侯,夏桀殘暴,夏德大亂,自己受命于天“奉桀眾以克有夏”,得到各國諸侯的鼎力擁護。
商湯基本完成了滅夏的各種準備之后,即與伊尹等賢臣制定了由近及遠,先弱后強,除其羽翼,再攻夏都的滅夏戰略。商湯首先出兵攻占了與商比鄰的夏屬小國葛,其后,又先后攻滅了夏屬韋國和顧國,清除了側背之敵。位于商西南的夏屬昆吾國是商之勁敵,商湯為掃除這一障礙,親率大軍向昆吾國進攻,一舉將其征服。商湯在諸多征戰中愈來愈強,“十一征而無敵于天下”,夏桀逐漸處于孤立的境地。
其后,商湯集合大軍進行誓師,商湯在喻告中說:“不是我敢犯上作亂,實在是因為夏桀犯下太多令人發指之罪,夏桀殘害人民,人民痛恨他說,這個太陽什么時候才能消失呢?我們跟他一起滅亡! 夏桀的品德敗壞到如此地步,現在我受上天之命去討伐他。”
誓師完畢后,商湯親率大軍繞道從西方出其不意地進攻夏都斟尋。夏桀措手不及,帶領戰敗夏軍向故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方向退卻。商軍乘勝追擊,再敗夏軍。夏桀率軍退至鳴條(今山西運城東北,一說今河南封丘東),再無退路,遂與商軍決戰。商湯指揮威武之師呈排山倒海之勢,一舉殲滅夏軍。夏桀只帶數百人逃往三觳,不久再被商軍攻破,夏桀又逃奔南巢氏,后亡于該地。商湯班師回都,建立商朝,定都西亳(今河南偃師),夏朝正式宣告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