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報復
- 泗水河畔之抗戰
- 杜普
- 4592字
- 2020-12-17 10:00:23
第五十二章報復
攻克孫村后,李魯一方面組織清理土匪留下的各個防御工事,拆除了據點和炮樓,使村子恢復了往日的山村模樣。另一方面幫助縣鄉的同志在各個村子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孫村的村長由小學堂的老師張百東擔任,他是地下黨員,付村長由張百營擔任。
各個村子相繼成立了民兵隊,鄉政府也成立了二十多人的武裝工作隊。小分隊把繳獲的槍支彈藥撥出一部分,分別給了鄉武工隊和各個村子的民兵隊。
李魯派出十多個老戰士組織民兵培訓,使鄉武工隊和各個村子的民兵隊很快提高了軍事素質。
劉之文帶領幾個戰士處理完俘虜的事后,對投誠人員重新登記,召開了投誠人員的大會,宣傳了抗戰形勢和八路軍的政策,把愿意參加八路軍的六十多個人,又重新進行審查,將獨子和年齡偏大的留下,最后確定四十六人入伍。張得印張得成和倪仲勤兄弟仨一起參軍。
李魯和王正商量小分隊當前的工作,確定兩個重點:一是做好反報復的準備,防止敵人前來偷襲或者破壞;二是抓緊部隊整編,新成立六七八九四個班,重新調整了人員,將新老戰士調整搭配到各個班,確定了各班的班長。這樣,小分隊共有九個班,一百四十三人。
李魯認為,孫村是日軍在縣城東南面最近的一個防御據點,雖然過去張百隆劃地為界,實行自治,但也是日軍的勢力范圍。這次我軍成功奪取孫村,使敵人占據的縣城失去一道安全屏障。宮本有可能集結兵力奪回,即便奪不去,來偷襲或者騷擾破壞,都有可能,小分隊必須做好防范。
李魯召開了小分隊各個班長的會議,確定幾個重點工作的分工:一是加強偵察,利用好各種關系獲得敵情,這件事由李魯負責;二是由王正負責加強部隊的訓練,提高戰士們的作戰能力;三是由劉之文負責協調鄉政府做好堅壁清野的工作,特別是孫村群眾的轉移動員,一旦敵人進犯,能組織群眾盡快撤離。
這天,偵察人員報告,從縣城張百喜開的飯館得到消息,說這幾天他的飯館突然多了一些當兵的來吃飯,從言談話語中得知,最近他們這些人要開赴東南鄉一帶。要打仗了,他們一肚子牢騷,罵白五為了給他姐姐報仇,買通了日本人,拿他們這些人去當炮灰。這些人有不少東北口音的,也有不少穿著軍裝的本地人。
李魯決定利用好飯館老板張百喜這條情報渠道,他問張百營,誰與張百喜關系近?張百營推薦張得印,因為張百喜是張百隆的五服邊上的叔兄弟,又是張百隆幫他開的飯館。
李魯叫張得印化裝進城,在張百喜的飯館里盡量獲取一些有用的情報。
張得印化裝成學徒,在張百喜飯館當小二。一天晚上,張得印見孫志明帶著兩個人來喝酒,他告訴張百喜想法多套一些孫志明的話。張百喜以前就認識孫志明,他按照張得印的話去辦,讓廚子炒了兩個拿手菜,又盛上二斤好酒,待孫志明三人喝的差不多時,親自送到孫志明桌子上,坐下來一起喝兩盅。
孫志明見老板給面子,倒上酒又喝起來。他瞇縫著眼指著身旁兩個人說:“百喜哥,這兩個人都是我的把兄弟,都在治安大隊干事,以后你如果有事需要幫忙,就來找我們?!?
張百喜說:“那是,那是,既然是志明的兄弟,也就是我的兄弟,以后,如果不嫌棄,你們就經常過來吃點可口的,我一定親自動手做。”
說著,又站起身給他們滿酒。
張百喜見孫志明他們已經帶有幾分醉意,便說:“志明兄弟,不是我說你,你來大哥這里喝酒也不早說一聲,就說今天,你要是早打個招呼,我那一壇子酒頭就不會讓幾個皇協軍給喝了?!?
聽了張百喜這幾句話,孫志明醉眼朦朧地說:“皇協軍!哈哈,他們在你這里喝好酒?真是‘屎殼郎栓在鞭梢上,只知道騰云駕霧,不知道死在眼前’,哈哈哈!”
張百喜繼續說:“他們說要打仗了,說不定就上西天了,活著就要吃好喝好的,省的到那邊還是個餓死鬼。兄弟,他們真是要打仗了?”
孫志明沒有回答,只是看了看張百喜。張百喜見孫志明不說話,忙站起身給大家往碗里添酒,嘴里不住的說:“來來,再喝一杯,再喝一杯!”
孫志明端起酒,剛送到嘴邊,突然又停下,他又看了看張百喜,說:“大哥,家里還有什么人?”
張百喜說:“一家老小都在老家啊!”
“大哥,你明天回家把家里人都接到城里吧,或者送到外村去,過幾天再接回來?!睂O志明搖頭晃腦地說。
“是,是,兄弟,咱老家那邊要出什么事嗎?”張百喜問到。
“出事,哼!還不是小事呢!前幾天,皇軍的人在孫村被殺了好幾個,皇軍能善罷甘休嗎?也就是明后天的事,你還是讓家里人先出去躲躲吧?!睂O志明端著酒杯和張百喜碰了一下。
“是是,還是兄弟關心大哥啊,我這里再敬各位兄弟一杯?!睆埌傧舱f著干了一杯。
張百喜讓他們三人慢慢喝,自己回來給張得印說了剛才孫志明說的話,張得印聽后立即準備返回孫村。張百喜說:“沉住氣,明天一早再走,現在已經關城門了。”
第二天一早,張得印出城回到孫村,向李魯報告了孫志明說的消息。
原來,宮本根據秋野偵察的情況,判斷這次攻打孫村的就是那個李隊長,既然是李隊長,料定他的人也不會多。他與秋野研究,要集中兵力圍殲這伙八路軍,新賬舊賬一起算。
秋野認為應該趁八路立足未穩,集中兵力殲滅他們,即便不能全殲,也要把他們趕跑。
宮本調集了李子營的皇協軍和白五的治安軍共五百多人,再加上大環的一個小隊,準備襲擊孫村。
這一次,宮本要親自指揮消滅這伙八路,以解心頭只恨。
李魯根據偵察情況判斷,敵人這兩天要向孫村進攻了,并且糾集的兵力還不少。
他思考著怎樣對付敵人的這次進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李魯對敵我雙方的情況做了分析:敵人這次集結的主要是泗城地面上的日偽軍,而日軍人數不會多,因為在大掃蕩后日軍撤走了一部分,泗城地面上日軍不會超過五十人,這是近期偵察發現的。
既然是偽軍為主,那就是從治安軍和皇協軍這兩伙人來拼湊了。白五的治安大隊有三百多人,分散在泗城十余個據點里,能集中起來的也就是一半人。城北李子營的皇協軍號稱一個師,但戰斗人員也就有七八百人,這些人在毛莊一戰已經接觸過了,其戰斗力不算強。
也就是說,這次敵人集結的兵力是以偽軍為主的一支隊伍,他們人數可能不少,但是戰斗力并不強,使用的武器也是平常的步槍,還有少數的迫擊炮、擲彈筒、重機槍。而小分隊現在有一百四十多人,有一挺重機槍,一具擲彈筒,七挺輕機槍,戰士們軍事素質比較高,剛打了勝仗,有戰斗激情。
下一步,就看敵人是白天來還是夜間來?來多少人了?如果是白天來,肯定是兵力不少,其作戰計劃也周密,進攻目標也明確。在這種情況下,小分隊應該避其鋒芒,盡快組織群眾轉移,或者適當打阻擊,掩護群眾撤退。如果敵人夜里來,那就是來偷襲,小分隊可以在敵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打個伏擊,挫其鋒芒,或者是消滅一部分敵人。
李魯連續考慮了幾個方案:轉移,阻擊,伏擊。一個一個方案在腦海里反復過濾,他明白,畢竟是敵強我弱,小分隊總共才有一百四十多人,并且新兵占了三分之一。決不能硬拼,這是他的底線。
他站在地圖前仔細察看,從孫村西去縣城的路上,有一處適合打伏擊的地形。
這個地方叫三里溝,是個有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它北面是山,南面是一條溝,這條溝是孫村南頭那條河的下游,河水從孫村流到這里,由于北面山梁凸出,使河面由寬變窄,變成了一條三里多長的深溝,三里溝因此而得名。在這條三里溝的北面,正是通往縣城的一條東西路,路的西頭又是一個小山梁,三里溝這個村子就處在兩個山梁之間。
李魯想,如果把小分隊隱蔽在三里溝,待敵人進入這一段山路時,發起攻擊,使敵人不好展開,就可能很快把敵人趕到溝里,到時候就好收拾他們了。但是,由于我軍人少,一百多人在五六百米的戰線擺開,很容易被敵人攻破陣地。再就是,如果敵人多,走路拉的距離大的話,必然要放出一大部分,這樣,前面過去的敵人回頭反撲也容易給小分隊造成很大壓力。還有,如果是在白天,小分隊偽裝也不容易,因為時下田野里莊稼還沒有長起來,不好隱蔽。
李魯把想法給王正說了,王正也認為三里溝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對于李魯的擔心,他認為只要安排妥當,猛打快沖,把伏擊圈的敵人趕下溝里,就打勝了一半,再截住反撲的敵人,實現殲敵一部的目標是可能的。
兩人商量,先去現場看看地形。
他倆換上便衣,出來西門,朝三里溝走去。
三里溝村子不大,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東面一個山梁叫東山梁,西面一個山梁叫西山梁,村子就坐落在這兩個山梁之間。以前村子里有人找風水先生看過,說這是個風水寶地,左靑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方神靈都占全了。后面是大山,兩邊也是山,守護著南面這片山川,其中就包括了這條自東向西的三里溝。
水象征財運,三里溝的財運當然就好了。不過,村子前面這條河是個山洪河,下大雨時山洪暴發,夾雜著泥沙的洪水奔騰而下,向西涌去??珊樗^后沒幾天,溝里就幾乎斷流,老百姓說,三里溝財運時來時走,誰趕上誰發財??勺源蛴羞@個村子以來,也沒出過一個有錢人。
李魯和王正來到三里溝,見村子南頭到溝邊有四五百米,并且有幾層梯田,村子周圍樹木成林,如今已是枝繁葉茂。再看看南面的河道,寬有二三十米,深有兩三米,長有五六百米。
“太好了,我們把部隊隱蔽在梯田上,在東西兩個山梁架上機槍,敵人進入三里溝后,先放過前隊人馬,待后隊人馬全部進入伏擊地點后一起開火,把敵人趕到溝里去。”李魯站在三里溝村前說。
王正說“好,我們把兵力集中在靠西山梁這邊,東山梁放一個班,兩挺機槍,主要以火力壓制敵人,在兩個山梁中間擺上我們的重機槍?!?
“好,走吧,我們回去抓緊制定作戰方案。”李魯叫上王正往回走。
兩人回到孫村,已經是傍晚時分。
幾乎是前后腳,張百東跟著李魯和王正進了議事堂,他把縣城地下黨組織送來的情報交給了李魯。張百東說:“李隊長,我剛剛收到情報,說大約有四五百日偽軍今晚要襲擊孫村一帶?!?
李魯接過情報仔細看了看,對張百東說:“百東大哥,這個情報太及時了。請告訴村干部,大家不用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們馬上組織群眾撤出孫村,我們小分隊一會就去收拾這伙敵人?!?
張百東聽后急急忙忙走了。
剛送走張百東,張得印也從縣城跑回來報告,他下午又去縣城的治安軍大隊部附近轉了轉,看到有幾隊治安軍從城外開進大隊部的院子,到下午四點左右,好像有一二百人集中到這個大院子里。
李魯和王正一致認為,敵人這是在集結兵力,天黑以后就要出動。
李魯派張得印立即騎馬去縣城東門附近偵察,先找個地方把馬藏好,待敵人出城后馬上回來報告。
事不遲疑,李魯命令部隊馬上出發,天黑時趕到三里溝。同時,派人通知鄉政府和武工隊做好轉移群眾的工作。戰士們顧不得吃飯,只好拿點干糧在路上邊走邊吃。
李魯和王正邊走邊商量戰斗方案,由王正帶領一班攜兩挺機槍在東山梁構筑工事,戰斗打響后,封鎖山下,阻擊已經走過去的敵人返回增援;劉之文帶領一個班在西山梁構筑工事,待敵人后隊全部進入伏擊地點后打響,封住敵人的退路;李魯帶領七個班在兩個山梁中間的梯田上構筑工事,待劉之文打響后,集中火力將敵人趕下溝。
天黑后,部隊已經到達三里溝。
李魯在陣地上召開各個班長參加的作戰會議,詳細部署了伏擊任務,并且領他們察看了地形。李魯強調戰斗打響后各班動作要快,先把敵人趕到溝里,再沖到溝邊打,這樣居高臨下好收拾敵人。東山梁的一班,要頂住反撲的敵人,這邊將敵人趕下溝后,馬上派人去支援一班。
各班按照部署快速構筑簡單的工事,埋伏下來等待敵人到來。
大約晚上九點,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李魯知道這是張得印回來了。張得印報告,他看到敵人已經出城,朝孫村方向來了。
李魯命令繼續偵察,各班做好戰斗準備。
張得印把馬藏好,跑著去西山梁那邊去了。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張得印報告,敵人離三里溝還有二里地。
李魯傳下命令,各班等西山梁打響再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