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岳家軍第四次北伐(郾城封神戰下)
書名: 大宋將星錄作者名: 劍閣飄雪本章字數: 2931字更新時間: 2020-10-21 08:42:23
完顏宗弼在郾城敗了一陣之后清點人馬,一萬五千騎人馬十去二三。上文提到過,以步兵對陣騎兵即使打勝了也不過是將敵人擊潰,想要做到全殲敵軍就算是岳家軍這種戰力超常的部隊也是難以做到的。
但是經過郾城一戰完顏宗弼更無比的確信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岳飛身邊只有少量的衛戍部隊,上次敗陣完全是因為完顏宗弼沒想到岳家軍中的戰士竟然可以用血肉之軀抵擋“鐵浮屠”這種大殺器。但是只要有足夠的兵力,就算是用極高的戰損比將岳飛身邊的衛戍部隊消耗掉那么這位岳家軍的主帥也會“在劫難逃”。
而經過郾城一戰,岳飛知道,完顏宗弼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于是他立即向駐守潁昌府的岳家軍前軍統制張憲和在順昌府的劉锜發出了請求援兵的密信。
但是密信剛剛發出不久,金兵就再一次殺到了。
公元1140年七月十日下午,大約有一千名金國騎兵大搖大擺的出現在郾城縣北的五里店附近。岳飛接到探報后親自領兵出城迎擊這支金軍人馬。
大家可能感到疑惑,擁有一萬五千余精銳騎兵的完顏宗弼都在郾城與宋軍的交戰中吃了大虧,那么這一千多人的金軍為何如此膽大妄為的敢于到郾城來挑戰士氣正盛的岳家軍,岳飛其實心中也在打鼓,所以他才會選擇親自出戰。
為了防止完顏宗弼用這一千人當做誘餌而在這隊人馬身后埋伏大批的金軍,岳飛下令讓背嵬軍將官王剛帶五十多騎先到五里店附近偵察敵情。
王剛率軍到五里店后之間金軍陣中有一名著紫袍的金將正在對著郾城方向指指點點。王剛知道這人來頭不小,于是本著擒賊先擒王的原則立即率領騎兵飛馳上前,這位紫袍金將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被王剛一刀披下馬來,這一千多金國騎兵見到主將慘死馬下于是都一哄而散。
王剛想要確定這位紫袍金將的身份,所以派人檢查這位被斬落馬下的紫袍金將的尸體,果然不多時就在其尸體和馬鬃上,分別搜到兩個紅漆牌,上面寫有“阿李朵孛堇”字樣。“孛堇”相當于宋軍中太尉的高階軍官。于是王剛立即派人向岳飛報告。自己則率兵追擊金軍潰散的部隊二十余里后才折返回營。
岳飛得知戰報后也是大喜過望,他重賞了王剛等人。這場突襲戰以岳家軍統制王剛擒殺金軍主將并將剩余金軍擊潰而宣告結束。但其實事情并沒有看上去那么簡單,事實上“阿李朵孛堇”只是完顏宗弼為了將岳飛“釘”在郾城縣的一個犧牲品。
完顏宗弼打算用這種“送人頭”的“操作”讓岳飛放棄戰略轉移的打算。而岳飛則深知自己作為一軍主帥此時是萬萬不能向劉锜駐守的順昌方向撤退的。
因為如果岳家軍的指揮系統撤往順昌那么完顏宗弼就會順勢切斷潁昌張憲部、洛陽王貴部等的岳家軍主力和岳家軍指揮系統的聯系。那樣無異于使岳家軍諸軍陷入金軍的分割包圍之中,在沒有統一指揮的情況下,諸軍各自為戰很容易被完顏宗弼以優勢兵力逐個擊破。
所以此時岳飛是萬萬不能向順昌府撤退的,而完顏宗弼正是瞅準這個戰機而想要一口氣“吃掉”以岳飛為核心的岳家軍指揮系統的。
公元1140年七月十三日,楊再興奉岳飛之命率王蘭、高林、羅彥、姚侑、李德等三百騎前哨前往臨潁縣南附近完成對敵的偵查任務。但他們遇到了完顏宗弼準備再次攻打郾城而糾集的十三萬重兵。于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斗就此展開了。
楊再興等面對近乎四百倍于己的敵人徹底的陷入了“死地”。他們不能撤退,因為他們的身后是岳家軍的靈魂岳飛。在張憲的援軍沒有到來之前,只有拖住這只金軍的進兵速度等到張憲的援軍到來才能保證主帥的人身安全。
于是楊再興面對著不可能戰勝的敵人仰天長嘯一聲:“吾乃大宋楊再興,誰敢與我一戰?”楊再興這一舉動徹底的使金國軍人們震怒了。他們根本不會想到這只在十三萬重兵面前近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小隊宋軍發現他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向他們發起了挑戰。完顏宗弼也憤怒了,在與岳家軍多次的交手中自己無一勝績。何況對面向他發起挑戰之人正是郾城之戰中想要陣斬他的那個宋軍驍將。所以這一次他必須要讓這這位名叫楊再興的宋軍將領和這一小隊宋軍死無葬身之地。
于是他破天荒的下令讓金軍中的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出陣去捉拿楊再興。
戰斗就此打響了!金軍的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如一群餓狼般的向楊再興撲來。而就在此刻天空“轟隆!”一聲,炸響了驚雷,片刻之后豆大的雨點紛紛落下。
楊再興知道屬于自己的榮光時刻終于是來到了。如果這些金軍的大將們都躲在大軍之后,那么他殺死的最多也只是一些金兵的“蝦兵蟹將”但這一次上百的金軍高級軍官向他殺來,黃泉路上他一定不會孤單。
楊再興用手中的鑌鐵槍桿一拍馬背,胯下白馬帶著他如同流星墜入海洋一般陷入了無邊無際的金軍之中。這是一場不可能全身而退的戰斗,楊再興已經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他能做的無疑是在犧牲前盡量多的殺死面前的敵人。
如果岳飛的槍法能用“霸道”來形容的話,那么楊再興的槍法則可以用“毒辣”來形容,他的每一槍都扎在金國這些仇敵的咽喉、心口窩處。
完顏宗弼或許從沒見過擁有這般膽氣和勇武的宋朝軍人。看著自己的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紛紛被斬落下馬后,完顏宗弼心疼的差一點昏厥過去。于是他急忙下令讓自己的神射手們朝楊再興射箭。但更令他震驚的一幕出現了。為了防止中箭后失血過多,楊再興每中一箭就會折斷身上的箭桿繼續奮勇廝殺,似乎還有越戰俞勇之勢。
于是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廝殺,楊再興陣斬金軍萬夫長(忒母孛堇)撒八、千夫長(猛安孛堇)、百夫長(謀克孛堇)、五十夫長(蒲輦孛堇)等軍官百余人。但楊再興身邊的三百余騎只剩下不到十騎。而他的身上幾乎完全被敵人的箭矢插滿。
楊再興終于是耗盡了所有的力氣,但是他還是想要把金軍集結重兵準備再次攻擊郾城這個消息帶給岳飛。于是他拖著布滿箭創的身軀,準備策馬越過面前的一條水溝。
但遺憾的是他的戰馬也早已經是力不能支。于是楊再興連人帶馬陷入了水溝之中。金國騎兵一擁而上揚起手中的短弓帶著近乎惡毒的笑容將一支支箭矢射向了楊再興。
楊再興最終力戰殉國,地點正是臨潁縣附近的小商橋。
小商橋一戰使原本打算第二次進攻郾城的完顏宗弼放緩了進軍的速度。他著實為岳飛身邊背嵬軍這種驚人的戰斗力所懾服。于是他留下八千金兵守住臨潁用于切斷岳飛和張憲之間的聯系之后率軍準備一舉攻克張憲駐守的潁昌。
但完顏宗弼不知道的是張憲在接到岳飛密信之后一刻也沒有耽誤,已經率部從潁昌方向星夜向郾城方向開進。而此刻駐守潁昌府的是得到岳飛軍令從洛陽府向潁昌府收縮兵力的王貴部。
張憲部冒雨前行,于公元1140年七月十四日清晨到達了臨潁縣。此時張憲已經得到楊再興陣亡的消息,悲痛、仇恨,憤怒在如同燃燒的熊熊烈火一般在張憲的軍隊中燃燒著。
張憲的部隊帶著這團“火焰”對駐守在臨潁縣城內的八千金軍展開了兇狠的報復。這八千金兵從交戰之初就被帶著復仇“火焰”的宋軍沖了個七零八落。
最后除了被殺死的近五千人,剩下的僥幸留的性命的金兵都向開封方向潰逃。
張憲在小商橋附近找到了楊再興的遺體并抬回了郾城縣,岳飛與將士們含著淚火化了這位力戰殉國的英雄。但令眾人更加悲憤與敬佩的是,火化之后從楊再興遺體中竟燒出鐵箭頭兩升之多。
這位英勇無畏的將軍在作戰中已經忘卻了疼痛,疲勞,生前他的腦海中僅剩為國戰死的榮譽感和保護主帥的責任感。中箭近兩升還能夠英勇作戰直至殉國,這不得不稱得上一個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奇跡。
郾城一戰之后,金軍中盛傳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此戰之后岳岳家軍已經成為金國軍隊聞風喪膽的大宋王牌軍。
岳飛更是成為金國軍人的“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