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微企業融資的全球經驗
- 雷曜
- 1548字
- 2020-09-03 18:50:49
一國小微企業融資結構與產業發展模式密切相關
直接融資能較好地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這種發展模式以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科技產業中的小微企業為代表。科技型小微企業具有成長性高、風險大、專業性強的特征,與直接融資的偏好較為符合。直接融資對于高科技小微企業,尤其是初創型高科技小微企業的發展起到了較為顯著的作用。
美國小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及占比居世界之首。美國2017年小企業的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規模分別達到239億美元和621億美元,不僅在全球各國中最高,還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總和(因數據缺失,中國未計入)。在相對水平上,2017年美國小企業風險投資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32,遠高于該比值的全球中位數(不到0.03)。從生命周期來看,成立1~2年的美國小企業風險投資類資金來源占比達到了28.29%,明顯高于成立更久的小企業(見表1-3)。
表1-3 美國小企業權益類和債務類資金來源情況(%)

資料來源: Allen N. Berger & Gregory F. Udell, 1998,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歐洲和韓國的風險投資市場在支持初創型科技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歐洲2015年風險投資基金投資項目達2836個,韓國也高達1045個,兩者投資種子期及以前階段項目數量占比分別達到了79.10%和76%(見表1-4)。
表1-4 歐洲和韓國風險投資基金發展情況(2015年)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創業風險投資發展報告(2016)》整理。
間接融資可以滿足傳統創新型小微企業的資金需要
這種發展模式以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競爭力較強、具有一定創新力的傳統產業的小微企業為代表。這類產業主要集中在交通設備制造、機械制造、金屬產品加工、高端服裝等中高端制造業領域。傳統創新型小微企業基于傳統產業開展持續創新,形成細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產品的附加值較高、生存年限較長,在融資方面更多的是依賴間接融資。歐洲中央銀行(簡稱“歐央行”)調查報告顯示,傳統創新型小微企業眾多的德國,有71%的小微企業視銀行信貸為首選的外部融資來源(高于歐盟65%的平均水平),僅13%的受訪者以其他貸款渠道為首選。這一特征同樣出現在日本,其中小企業廳關于資金來源結構的調查顯示(見圖1-1),銀行借入占外源融資的比重最大。

圖1-1 日本小微企業融資結構示意圖
在金融深化不足的國家傳統小微企業更依賴非正規金融
這種發展模式以印度、巴西、孟加拉國等發展中和欠發達國家及地區傳統產業中的小微企業為代表。這類產業主要集中在零售、紡織、食品、建筑、農業等領域,其產業特征是勞動力密集、工業化程度與產業附加值較低、農村地區占比高、規范程度不高等。發展中和欠發達國家及地區金融市場發展欠完善,金融深化程度不高,正規金融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方面往往力不從心,導致非正規金融逐漸占據這一空白市場。其中較為典型的有以下兩類。
一是印度、巴西等國的傳統一般型小微企業融資部分依賴于民間金融市場。印度的欠條資金市場近年來增速保持在10%~15%,其中未注冊的非正規金融規模較大。據統計,印度注冊的欠條資金市場規模為50億美元,但未注冊的規模估計超過5000億美元,其中40%~45%的借款人是小微企業主。巴西小微企業用于固定投資的資金來源使用率的調查也顯示,來自個人借款的使用率達到了銀行貸款總額的76.9%(見圖1-2)。
二是孟加拉國等的傳統一般型小微企業融資依賴于非政府組織融資支持方式。目前,孟加拉國的格萊珉銀行就是典型。截至2017年年末,格萊珉銀行共發放微型企業貸款1073萬筆,累計放款3761億塔卡(約49.5億美元),還款率為88%。若分行業來看,作為傳統一般型產業的代表,農業與林業、貿易業、畜牧業和漁業在格萊珉銀行微型企業分行業的貸款投放中排在總額的前三位,分別為222.09億塔卡、180.53億塔卡和120.4億塔卡,戶均金額分別為29 647.67塔卡、40 536.96塔卡和32 716.61塔卡(見圖1-3)。

圖1-2 巴西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各渠道使用率

圖1-3 格萊珉銀行2017年新發放微型企業貸款(按行業劃分)
資料來源:格萊珉銀行2017年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