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世界文明啟示錄
  • (德)伊瓦爾·里斯納
  • 3110字
  • 2020-09-09 15:32:03

北非
海上女王

我認為,在所有戰(zhàn)爭中,最重大的一場莫過于漢尼拔指揮的迦太基人與羅馬人之間的戰(zhàn)爭。參戰(zhàn)國的實力空前強大,戰(zhàn)局瞬息萬變,戰(zhàn)況無比艱難,以至于讓獲勝者的處境更為險惡了。事實上,驅(qū)使是他們?nèi)?zhàn)斗的更多是仇恨,而非力量:羅馬人感到憤怒,是因為他們這些勝利者遭到了被征服者的攻擊;迦太基人也感到憤怒,則是因為他們不堪忍受羅馬人的壓迫,他們是被征服者,而羅馬則像一個傲慢又貪婪的主子一樣。

——提圖斯·李維《羅馬史》,第二十一卷

迦太基的富庶在古代世界中首屈一指,然而其結(jié)局之悲慘也同樣世上少有。迦太基人安居于六層高樓之中,喝著上等希臘紅酒,他們的船只已航行到了全世界的各個角落。

迦太基是腓尼基人創(chuàng)建的國家。這些人從他們位于推羅的基地向西航行,建立殖民地,貿(mào)易站和城市,一路延伸到了直布羅陀,然后又更進一步,擴展到了加迪爾,也就是羅馬人口中的加德斯,即現(xiàn)在西班牙的卡迪斯。迦太基是“新城”的意思。或許推羅人將迦太基看作他們最為重要的城市,也因此將其視為新推羅。

據(jù)推測迦太基建于公元前814年,比第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要早38年。關(guān)于迦太基的建城記載一般被視為傳說,不過這些傳說中也往往蘊藏著一些史實。蒂邁歐是生活于公元前356—260年的人,他撰寫了一部共38卷的史書,向我們展示了有關(guān)迦太基建城方面的一些細節(jié)。拉丁文學全盛時期,有一位最負盛名的詩人普布利烏斯·維吉利烏斯·馬羅(維吉爾),他在去世前用11年的時間寫下了一部偉大的民族史詩《埃涅阿斯紀》,其中記載了埃涅阿斯[5]游歷四方時的經(jīng)歷。

推羅國王有個女兒叫艾麗莎,她的兄弟皮格馬利翁即位后殺死她的丈夫,奪取了他的巨額財產(chǎn)。艾麗莎被迫與一些忠實的下屬逃往海外。這些逃難者到達的第一個港口是塞浦路斯。逃亡者中,還有一位阿施塔特女神[6]的高階祭司,他要求在未來任何新開辟的殖民地上,他的家族要擔任祭司。在這批逃亡者中,還有80名處女,她們會在阿施塔特神廟中任由移民和外國人差遣。最后,這些推羅難民在北非海岸線上最靠近西西里島的地方建立了迦太基。他們和當?shù)厝肆⑾录s定,向他們支付租金,保證此地和平。利比亞國王想強迫艾麗莎與其結(jié)婚,但艾麗莎堅決不從,在一場火祭中,她跳入火中自盡。艾麗莎的迦太基語名字是狄多。

在維吉爾的筆下,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埃涅阿斯乘坐的船在利比亞海岸附近沉沒,他被帶到了狄多女王的王宮中,狄多愛上了埃涅阿斯。可后來,埃涅阿斯拋棄了她,她萬念俱灰,躍入火堆中自殺了。

艾麗莎的故事其實就是迦太基的故事,二者的形式和結(jié)局都一樣。

羅馬人將迦太基人稱為腓尼人,我們則將他們稱為布匿人,他們由于在公元前264—146年之間的三次布匿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而失去了對地中海的霸權(quán)。雖說他們的城市最終被夷為平地,但他們之中卻誕生了一位可與亞歷山大大帝、尤里烏斯·愷撒和拿破侖比肩的名將——漢尼拔。

迦太基沿海而建,離今天的突尼斯僅10公里遠。靠近內(nèi)陸的地方有一座比爾薩山,山頂有座神廟,供奉著布匿人的埃什蒙神。迦太基人在這座圣山周圍建了一道城墻,使其成了一座堡壘。現(xiàn)在山頂上是非洲傳教會的修道院和圣路易教堂。這里是古代世界最為富有的地方。

漢尼拔胸像

迦太基有兩座港口,一座呈長方形,另一座呈圓形。兩座港口之間相連,形成唯一一處通往大海的出口。長方形港口位于外側(cè),供商船使用,而圓形的內(nèi)港則用作海軍基地。在軍港中心區(qū)有一座島嶼,上面是艦隊指揮部。這里可供220艘戰(zhàn)船停泊,還配備軍械庫、碼頭和倉庫。如果情況緊急,那迦太基人可以將唯一的出口用鐵索攔住。另外,整座城市由長達32公里的城墻拱衛(wèi)著。

迦太基人憑借這樣一座穩(wěn)固的軍事基地成為北非沿海地區(qū)的霸主。從埃及到直布羅陀,都在他們的支配之下。他們還向西班牙、撒丁尼亞和科西嘉以及西西里島派出了高達五層的巨艦。此外,他們也一直和從前的母城推羅保持著聯(lián)系。迦太基的艦船深入大西洋。他們可能經(jīng)由加的斯到達了不列顛群島,以及亞速爾群島。

迦太基通過在世界各地的貿(mào)易活動積累了巨額財富。比爾薩山邊精明的富商們力圖使其他國家只和迦太基人而不和迦太基殖民地的僑民進行貿(mào)易。對于那些觸犯這一規(guī)則的船只,他們會毫不留情地捕獲或擊沉。

這座城市將富饒的非洲內(nèi)陸所產(chǎn)出的糧食銷往各處,這一貿(mào)易活動十分繁榮。同樣,來自西班牙和英格蘭的錫、銅和銀等貴金屬也是迦太基進口和轉(zhuǎn)運的對象。布匿商人們還會把紡織品、非洲的獸皮和無數(shù)奴隸賣到已知世界的各處。這樣一來,不但他們自己從貿(mào)易活動中大獲其利,也使他們所在的迦太基城日益繁榮富庶。這座城市就像古代世界的紐約一樣,人們終日忙忙碌碌,且擁有超前的觀念。在迦太基的倉庫和集市上,我們可以看到黃金、珍珠、推羅的紫染料、象牙、阿拉伯的熏香、埃及的亞麻和希臘的精美花瓶。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第一筆政府借貸均誕生于此。迦太基擁有最強壯的黑奴,也擁有來自羅馬、雅典、希臘和博斯普魯斯的最美貌的女奴,有些迦太基貴族擁有多達2萬名奴隸。

迦太基發(fā)展出了一套融合了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度元素政治體制。這一體制與當時的世界十分契合,不過這也導致這座城市最終的滅亡。迦太基的最高行政官員有兩人,在拉丁語中稱作“蘇菲特”,源自閃族語中的“索菲特”。這個職位每年選舉一次,兩位官員與包含300位最富有公民的元老院一起管理各項事務(wù),這些元老院成員任期終身。另外還設(shè)有百人會議,共有成員104人,他們負責監(jiān)察和審判,對一般的政策的制定也有很大影響。

迦太基城復原圖

所有的軍事事務(wù)都交由一位最高統(tǒng)帥負責。這座名城里的貴族們想出了解決軍事問題的一個辦法,看似高效,卻暗藏危機:最高統(tǒng)帥必須百戰(zhàn)百勝,如果打了敗仗,就要追究他的責任,必要的話,還會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富裕的貴族子弟們一般不會屈尊入伍,迦太基人也總以自己從不需要參軍打仗為榮。因此針對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維持一支龐大的、從各地招募的、有潛在危險的雇傭軍。

在迦太基鼎盛時期,有多少人生活在那兒呢?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博估計有70萬人,這個數(shù)字包括了外國居民和奴隸,似乎不算夸張。通過仔細研究一系列古代史料,我們還可以遙想這座城市當年的風貌。雄偉壯麗的大理石神廟,金碧輝煌的柱子以及大大小小的雕像在非洲的陽光下,熠熠生輝。迦太基人以極盡鋪張的方式祭祀他們的女神坦尼特。考古學家在供奉她的神廟里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千個甕,里面裝著燒焦的兒童骨骼。迦太基人有以兒童獻祭的習俗,特別是獻祭那些達官貴人家的兒童。狄奧多羅斯說,公元前310年的一次獻祭,至少奪去了500名兒童的性命。迦太基人認為女神坦尼特比主神巴力更為強大,盡管迦太基名將們的名字里,往往包含巴力的名字。比如,哈斯德魯巴(Hasdrubal)[7]這個名字的含義是“巴力神助我”,而漢尼拔這個名字的含義是“受巴力神眷顧”。

刻有女神坦尼特頭像和馬的迦太基錢幣

從當時看來,前后歷經(jīng)119年的三次布匿戰(zhàn)爭就是世界大戰(zhàn)。當漢尼拔在扎馬首嘗敗績,當迦太基被迫向羅馬賠款1萬塔蘭特,當住在豪宅中的貴族們被逼承諾如不經(jīng)羅馬允許,永不發(fā)動戰(zhàn)爭之時,迦太基這個曾經(jīng)的海上霸主,便注定要滅亡了。羅馬又等待了50年,然后將迦太基城付之一炬,所有房屋、廟宇、街巷、城墻、碼頭、燈塔被夷為平地,所有還活著的迦太基人被充做奴隸賣掉。

迦太基人落得如此下場,是因為他們軟弱嗎?這些擁有腓尼基人血統(tǒng)的閃族人在海洋之上乘風破浪,遠比前人更加勇敢。他們遠航的目的地幾乎全是未知的陸地和未經(jīng)勘測的險惡水域,唯有堅毅果敢之人,方能戰(zhàn)勝這些艱難險阻。迦太基不出產(chǎn)藝術(shù)家或詩人,他們沒有被希臘或羅馬文化浸染,他們的也沒有生活在東方的專制王權(quán)之下。為保護他們的城市和生活方式,他們戰(zhàn)斗到了最后。他們有著值得捍衛(wèi)的東西,因為他們生活于濱海的大都市中,過著一種在當時無與倫比的美好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夹江县| 石景山区| 思茅市| 林甸县| 高安市| 石林| 邹城市| 扎兰屯市| 永兴县| 永川市| 嘉义市| 乐清市| 聂拉木县| 邢台市| 鹤峰县| 滦南县| 普洱| 盐津县| 依安县| 富平县| 邹平县| 连江县| 宾川县| 瑞安市| 上犹县| 阿拉善左旗| 新宁县| 滁州市| 威信县| 翼城县| 东丰县| 天气| 梅河口市| 陇川县| 岱山县| 凯里市| 揭西县| 隆林| 临朐县|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