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關注什么吸引什么,夢想是指引寶藏的星辰(1)

你持續關注什么,就能吸引來什么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會吸引你所需要的任何東西。你所關注的事情往往最有可能出現在你的生活當中,也就是你的意識和想法會吸引那些你所關注的事物。比如,一個人每天八點按時醒來,可是如果第二天有事,他想六點起床,于是第二天即使沒有鬧鐘也會在六點左右起床。心靈,是一種力量,可以心有靈犀,也可以心想事成。只要你的心持續關注什么,就能吸引來什么。

很多人逢年過節或遇到值得慶賀的喜事時,都會送上“心想事成”的祝福語。當我們充滿愉悅地接受這句話時,很奇妙,我們身邊就會好事連連。當一個人在潛意識里告訴自己,我想象我已經擁有了我想擁有的東西,那么他的心理和生理都在為機會的到來作著相應的準備。當某一天他遇上機會的時候,實現夢想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機會只垂青于有準備的人”這句近乎于哲理的話。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人際關系學家卡耐基在他的交際與成功學著作中,以超人的智慧、嚴謹的思維,讓數代夢想成功的人們從中汲取力量,從而改變眼前的生活,開創嶄新美好的人生道路。然而,你可曾知道,現在看來風光無限的卡耐基最初的人生道路也是充滿坎坷的,他年輕時做過多種職業但都不成功。

在他從事汽車推銷時,很長時間都沒有開過一個單子,他為此感到沮喪萬分。

一天,他向一位買車的老先生講述了自己的煩惱:“那天凌晨,對著一盞孤燈,我對自己說,‘我在做什么,我的夢想是什么,如果我想要成為作家,那為什么不從事寫作呢?’您認為我的看法對嗎?”“好孩子,非常棒!”老先生的臉上露出輕松的笑容,繼而說:“你為什么要為一個你不關心又不能付你高薪的公司賣命呢?你不是想賺大錢嗎?寫作,在今天也是個好行當呀!”

“不,老先生,放棄工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有別的事可做。但是我能做什么呢?我有什么能力能讓自己滿意地賺錢和生活呢?”老先生說:“你的職業應該是能使你感興趣,并發揮才能的。既然寫作很適合你,為什么不試一試?”就是這句話讓卡耐基茅塞頓開,埋藏在胸中奔涌已久的寫作激情,被老先生的幾句話激活了。從那天起,卡耐基決定換一種生活。他要當一位受人尊敬、愛戴的偉大作家……

由此可見,一生都在推崇心想事成吸引力法則的卡耐基,首先是這個法則的最大實踐者和受益者。關注什么吸引什么,這是西方人對吸引力法則的簡單定義,通俗一點說,就是專注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日本首富孫正義的故事,他的成長經歷說明:如果我們帶著夢想和專注上路,吸引力就會發生作用,成功就可能更容易到來。

孫正義兩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一再告訴他:“你是天才,你長大以后會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企業家。”在孫正義六歲的時候,他就這樣跟別人做自我介紹:“你好,我是孫正義,我長大以后會成為日本排名第一的企業家。”孫正義每一次自我介紹都加上這一句話,直到后來他成為日本首富。孫正義給自己制定的個人藍圖:19歲規劃人生50年藍圖。30歲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光宗耀祖!40歲以前,要擁有至少1000億日元的資產!50歲之前,要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60歲之前,事業成功!70歲之前,把事業交給下一任接班人!他是這么規劃和夢想的,也是這樣實施的,并且最終這位后來的日本首富成功做到了。

不難看出,吸引力法則的神奇魔力。當然,這樣說并不代表我們認為吸引力法則是“魔法”。畢竟,一個人是不能僅僅通過夢想就得到物質財富、實現成功的,他還需要采取實際行動。但是在付出同樣努力的情況下,如果你善于運用吸引力法則,那么,實現你夢想的人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這個世界上大致有兩種人:一種是根本沒有夢想的人,另一種是有夢想卻不懂得專注,最后變成沒有夢想的人。相信沒有誰不夢想自己擁有健康、財富和充實的生活,但是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能如愿以償,并非他們不能實現夢想,而是因為他們害怕、恐懼,或者逃避、找借口,總是充斥在消極情緒下,不夠專注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對于這樣的人,應該將“關注什么,就吸引什么”的理念注入心中,并采取相應的行動,直至夢想成真。

最后,重申一句:我們若全神貫注于財富上,財富就會增長;若專注于健康或自由,健康與自由也會增長。那么,你一天到晚都在專注什么呢?

專注想要的,而不要專注不想要的

能量會隨注意力移動。專注于美好的事物,美好事物就會越來越多;專注于讓你感到愉悅而舒服的情境,這些情境也會變多。當你對某些事物有所感應,要給予認同并專注其中。因為專注可以促進成功。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擁有他們想要的,究其原因,關鍵在于他們對“不想要的”關注的比“想要的”(所愿)多得多。這些人成天到晚地都在關注著他們“不想要”的事物,卻在納悶怎么這些煩心事總是接踵而來。問題就出在這里。正確的做法是:專注“想要的”,而不要專注“不想要的”。

創造事物的法則,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不管是創造一輛高級轎車,還是創造一條造型獨特的圍巾,都是一樣的道理。把心思專注于你已經投入適當情緒的事物上,于是產生適當的振波,接著如意的結果便發生了。就算你聚集全世界所有積極正面的想法,也無多大的用途。無論是為人慷慨、發慈悲心,或者祈求禱告,徹夜跪地拜佛,或是把頭往堅硬的墻體上撞,都無法讓你一生的愿望成真。除非我們啟動磁性振波,不差分毫地把我們“想要的”吸引過來,否則上述一切是怎么也創造不出來的。

按照吸引力法則,當你放射一種愿望(或喜好)時,本源能量自然會接收到你的振動,從而作出回應,這時候你就必須與之共振。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我的愿望得到了回應,那我為什么無法察覺呢?”這是因為你雖然生出了某種愿望,但一般的情況卻是,你并沒有全心全意地關注于愿望的本身,反而是將自己拋入了那個促使愿望發生的相反情況。如此一來,你的振動只是引發愿望的那個原因,并非愿望本身。

至于“不想要”,它是一個泛濫了幾百年(甚至可以說猖獗了幾千年),比人類所曾見過的瘟疫更為嚴重的流行病。當人們把主要的所思、所言、所行都專注于“不想要的”事物時,這種“流行病”就會一直流行下去。不過,如果你的所言、所思都只專注你“想要的”,你就會成為美好生活的開拓者。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舉個例子。車子老舊了,經常需要修理。我們就會開始注意到它不再亮麗,想要擁有一輛新車的念頭便會在腦海中盤旋。當你想要一輛可靠的新車的想法異常強烈時,你的愿望就會發射出振動,本源立刻接收到并馬上作出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并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新的愿望上,也不是持續將新車的美好想法放在心頭(唯有如此,方能與你的新念頭形成相容的共振),而只是一味回過頭去看那輛現有的、讓你萌生想要一輛新車的老車,那么,你心里就會不斷嘀咕:“這輛老車真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太讓我傷腦筋了!”殊不知,如此一來,你也就將自己的振動轉移到舊車上面去了,而不是放在擁有新車的愿望上。

這種情景導致的結果就是,盡管你想要的是一輛新車,心中所想卻都是舊車的坑凹、刮痕等。如此一來,你就在無形中強化了自己不滿現狀的振動。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喪失與新愿望共振的機會。我們前面說過,對于現實中你不想要的東西,越是在乎,你真正想要的就越不會發生。換句話說,如果你全心全意地想著你華麗的新車,它總是會到來的;如果你總抱怨那輛靠不住的老車,新車是不會平白無故地從天上掉下來的。全心全意想著新車與萬般不滿于舊車之間,貌似并沒有什么差別。然而,一旦留意你的情緒導引系統,兩者的差別也就顯而易見了。

事實上,吸引力法則只是回應你的思想,它不會理睬你所感受的是好是壞,也不會管你想不想要它。你的頭腦是根據情景來“干活”的。由于大多數人都沒有熱衷于去思考自己想要在人生中遇上什么,所以就只能一再吸引那些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情境。比如,倘若你說“我不想瘋狂”,你的頭腦就會創造“瘋狂”的圖像,并發出“變瘋狂”的振動頻率。當宇宙接收到了“瘋狂”的頻率,然后就會作出相應的回應。又如,倘若你只是看著堆積如山的債務,并對它感覺糟糕至極,那就無異于在對宇宙發出訊息說:“我真的感覺糟透了,因為多如牛毛的債務!”這樣一來,你只是向自己確定了它的存在,你在生命中的每個層面都會感覺到它,最終只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不良感覺。

所以,你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傾注在你想要的事情上,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說,你必須將關注點放在“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這一點對達成所愿至關重要。既然已經知曉這個道理,那就從即刻開始,用一種積極的方式陳述你的愿望吧。

制定目標是實現你人生夢想的基礎

要想把看不見的夢想變成看得見的事實,首要做的事便是制定目標,這是實現你人生夢想的基礎。目標會導引你的一切想法,而你的想法便決定了你的人生。

美國一個研究成功的機構,曾經長期追蹤100個年輕人,直到他們年滿65歲。結果發現:只有一個人很富有,其中有5個人有經濟保障,剩下94人情況不太好,可算是失敗者。這94個人之所以晚年拮據,并非年輕時努力不夠,而主要是因為沒有選定清晰的目標。事實上,卓越者大都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他們懂得自己活著是為了什么。他們所做的全部努力,從整體上來說都能圍繞一個比較長遠的目標進行,他們也知道自己怎樣做是正確的、有用的,否則就是在做無用功,或者在浪費時間和生命。

有這樣一則令人難忘的真實事例,主人公是一個生長于舊金山貧民區的小男孩,從小因為營養不良而患有軟骨癥,在6歲時雙腿變成“弓”字形,小腿嚴重萎縮。然而在他幼小心靈中一直藏著一個除了他自己,沒人相信會實現的夢——那就是有一天他要成為美式橄欖球的全能球員。

他是傳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當吉姆所在的克里夫蘭布朗斯隊和舊金山四九人隊在舊金山比賽時,這個男孩便不顧雙腿的不便,一跛一跛地到球場去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于他窮得買不起票,所以只有等到全場比賽快結束時,從工作人員打開的大門溜進去,欣賞最后剩下的幾分鐘。

13歲時,有一次他在布朗斯隊和四九人隊比賽之后,在一家冰激凌店里終于有機會和偶像面對面地接觸,那是他多年來所期望的一刻。他大大方方地走到大明星的跟前,說道:“布朗先生,我是你最忠實的球迷!”

吉姆·布朗和氣地向他說了聲謝謝。這個小男孩接著又說道:“布朗先生,你曉得一件事嗎?”

吉姆轉過頭來問:“小朋友,請問是什么事呢?”

男孩說道:“我記得你所創下的每一項紀錄、每一次的布陣。”

吉姆·布朗十分開心地笑了,然后說道:“真不簡單。”

這時小男孩挺了挺胸膛,眼睛閃爍著光芒,充滿自信地說道:“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你所創下的每項紀錄!”

聽完小男孩的話,這位美式橄欖球明星微笑地對他說道:“好大的口氣。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說:“布朗先生,我的名字叫奧倫索·辛浦森。”

布朗說:“我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會有什么樣的成就,就在于先做什么樣的夢。”

奧倫索·辛浦森日后的確如他少年時所說的,在美式橄欖球場上打破了吉姆·布朗所創下的所有紀錄,同時創下一些新的紀錄。

如果你仔細留意卓越者的做法,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遵循以下步驟去做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自己所追求的夢想,也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第二步就是要知道該怎么去做,也就是立即采取最有可能達到目標的做法。

班尼·馬科思是新澤西州一個貧窮的俄羅斯人的兒子。

亞瑟·布萊克爾生長在紐約的中下層街區,在那兒,他曾與少年犯為伍。當他15歲時,父親去世。布萊克爾說:“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一直確信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

1978年,布萊克爾和馬科思在洛杉磯一家硬件零售店工作時,被新來的老板解雇了。第二天一位從事商業投資的朋友建議他們自己辦公司。馬科思說:“一旦我不再沉浸在痛苦中,我便發現這個主意并不是妄想。”

現在,馬科思和布萊克爾經營的家庭庫房設備,其銷售額在美國迅猛發展的家用設備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馬科思說:“當你絕望時,你有人生目標嗎?我問了55名成功的企業家,40名都確切地回答:有!”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目標,并且能全力以赴,良好的機會也會蜂擁而來。每個人其實都有惰性,就算一心夢想成功的人,照樣有提不起精神的時候。不過,只要你能克服惰性,拒絕向惰性低頭屈服,成功的女神便會在不久的將來向你招手。

一個叫艾米莉的空中小姐,很喜歡環游世界。另一個空中小姐維多利亞也一樣,但她還希望有自己的事業,最好與旅游有關。

維多利亞每到一個地方,就不停地記下她經歷到的一切,尤其是當地的旅館及餐廳狀況,并不時把自己的經驗提供給乘客。終于,她被調到旅游行程安排的部門,因為她就像一本活頁百科全書,掌握旅游知識非常豐富。她在那個部門如魚得水,更掌握了世界各大城市的旅游動態。幾年之后,她已擁有了一家自己的旅行社。

而艾米莉呢?她還是一個空中小姐,盡管還是努力工作,但顯然并沒有什么升遷機會,唯一能改變現狀的,大概只有結婚。事實上,艾米莉和維多利亞一樣賣力工作,但艾米莉沒有目標,只是隨興地到世界各地游玩,不把旅行看作發展潛力的活動。

顯然,成功者總是那些有目標的人,鮮花和榮譽從來不會降臨到那些沒有目標的人的頭上。一個沒有特定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只會到達失望、失敗和喪氣的海灘。世上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在人生中應該做些什么事,可就是遲遲采取不了行動。究其原因,便在于他們欠缺一些能吸引他們的未來目標。如果你列居其中,那么,趕緊靜心自省,給自己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否則不可能一發即中;然后采取行動,因為坐著等是不行的。除此以外,還要擁有研究判斷的能力,知道反饋的性質;然后不斷修正、調整、改變自己的做法,直到實現那些人生美夢為止。

采用SMART模式為自己制定目標

女性心理與形象資訊中心創始人及總裁瑪麗·斯蘭蘭妮女士常常教育她的員工:“無論如何,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先制定自己的目標,不管是你終生追求的成就或是1年之后,1月之后甚至明天將要做的事,就應該記住先在心中把它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龙游县| 县级市| 盐亭县| 孝义市| 镇雄县| 托克托县| 云霄县| 台州市| 宁津县| 三台县| 十堰市| 高唐县| 平顶山市| 城市| 涿州市| 石城县| 长宁县| 晋宁县| 昭平县| 湘阴县| 莱州市| 南投县| 万山特区| 万山特区| 雷山县| 庆元县| 固阳县| 江孜县| 电白县| 翁牛特旗| 疏附县| 兴山县| 宁化县| 车险| 广宁县| 霍林郭勒市| 法库县| 潜山县| 德令哈市|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