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孫子兵法始計第一(4)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智謀全解(超值金版)
- 水中魚 雅瑟編著
- 5540字
- 2014-03-13 19:01:31
鄭莊公應邀后立即派世子忽率軍前往救援,第一個到達齊國歷下。齊僖公與世子忽共商退敵之策,世子忽說,北戎性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可以誘而取之。齊僖公很贊賞這個辦法,于是便作了分工和部署。《東周列國志》第八回描繪說,準備工作完成后,負責引誘敵人的齊將公孫戴仲把城門打開,出關挑戰;戎帥小良馬上率軍迎敵。兩下交鋒,打了約二十回合,戴仲回車便走,但卻不進北門,繞城向東路而去。小良緊追不舍,大良率戎兵大部隊隨后。將到東門,遭到預先在那里埋伏的齊軍的伏擊。小良大喊:“中計了!”撥回馬頭后撤,卻將大良的軍隊沖亂。戴仲和伏兵合兵追趕,戎兵遠遁。戎兵行至鵲山,又遭預先部署在那里的鄭軍攔擊,一場激戰,小良被射死馬下,大良也被世子鐵斬之。齊鄭聯軍打了一個殲滅戰,保衛了齊國的北部邊境。
在東周之初,實力比較強大的鄭國,戰略戰術相當靈活,很有一些創造精神。公元前713年假托王命令齊魯共同伐宋、公元前714年勝利地伏擊北戎、公元前707以魚麗之陣大破王師,在謀略方面都是相當高明的。這一次的誘而取之,又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鄭軍之所以在謀略思想上能不斷有新的突破,除了個人的天賦因素之外,恐怕與鄭國當時的經濟、技術發達有關,鄭國的農業、商業、治鑄技術都比較先進,這反映了他們的智力水平。
“凡與敵戰,其將貪利而不知害,可誘以利;愚而不知變,可設伏以破之。”《百戰奇略?利戰》篇中的這幾句話,說明誘、伏都是有條件的。世子忽很好地把握了這些條件。正是由于北戎“貪而無親”,愛得小利,所以一誘就上鉤;它只知道強攻,不知變化,所以可以設伏殲擊。對于不貪不愚的敵人,誘伏的效果就不會很好。但是,兩軍交鋒,皆為爭利,問題在于如何使對方“貪”起來。聰明的將帥總是設法誘敵貪利。楚人伐絞,先讓絞人抓住了少許打柴人,絞人胃口大開,傾巢而出,遭到楚軍伏擊,只好舉軍投降。此外,赤眉委輜重而餌鄧禹,也是一個利而誘之的例子。
利與害是緊密相關的。有其利必有其害,有其害必有其利。然而利有大小,害有輕重,必須全面考慮,詳加權衡,利大害小方可行,利小害大不能干。孫子告誡說:“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強調在軍事行動之前,一定要周密考察利與害兩個方面,盡量減少盲目性,不干或少干蝕本生意。象北戎那樣貪利忘害,不知道權衡利弊,或錯誤地權衡利弊,必定是要吃大虧的。
(商戰使用范例)。
小餐館本小利大年入百萬。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什么年代,開餐館都是一個現實可行的項目。但是,并不一定要投資開大飯店,只要能選準客戶群,擁有自己獨特的經營方式,小餐館照樣能賺錢。
在我國的大中小城市,無論西部還是東部,出租車都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風景。而那些出租車司機為了攬活,生活很不規律。常常是空閑的時候才想起吃飯。老趙的兒子就是出租車司機,老趙又心疼兒子又幫不上什么忙。
老趙和妻子雙雙下崗,兒媳沒有工作,要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開支,重擔就落在了年輕的兒子身上。不久,家里又添了孫子,一家的生活更加困難了。老趙是一家之主,整天想著如何賺錢養家。
為了讓兒子能吃上可口的熱飯,老趙經過和全家人商量,決定開一家專門為出租車司機服務的小飯店。因為市里的飯店價格高,司機們常常不敢過問,空著肚子跑到郊區去吃。而那里的一些小飯館不是不衛生,就是以次充好。老趙利用遠在郊區親戚的閑置房開了一家“的哥之家”。為了省錢,全家老少一起動手裝修。不久,小飯店開業了,掛出了“5元錢的哥之家”的牌子。
老趙給家中人明確分工,他當大廚,妻子采購,兒媳做服務員。老趙一心想為“的哥”們辦一件好事,讓他們花5元錢就能吃飽飯。
可是,剛開業期間,上門吃飯的人卻很少。老趙了解了一下,原來光價格實惠還不行,品種還要豐富。因為司機不光是本地的,也有許多是外地的,有喜歡吃酸的,有喜歡吃辣的,不能總是按照本地人的飲食習慣去做。了解到這些后,老趙又發動全家人都去有特色的餐館拜師。終于,在全家人的不斷努力下,增添了許多新的品種,不但口味好,而且價格公道,不少“的哥”都來這個“司機之家”。
不僅在飯菜和服務上,就是在其他方面,老趙也始終關心著他們。冬天時,“的哥”們都想喝幾兩白酒暖暖身體。說實在的,其他飯店都想多賣點酒掙錢。但老趙為了“的哥”安全,對司機們說:“兄弟,你們一會兒還得開車。要是想喝酒,等完活了,大哥陪你們喝多少都行。”司機們聽了都特別感動。
怎樣才能讓“的哥”既少喝酒又能御寒呢?老趙始終惦記在心。有一次,他路過賣調料的市場,看到新剔的羊骨頭挺好,當時靈機一動,就買了一些熬成湯,中午給那些吃飯的“的哥”們免費送上一碗。一碗熱乎乎的羊湯,既營養美味又驅走了司機們在外奔波的寒冷。的哥”們高興地說,老趙這里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司機之家呀!
春節期間,許多飯店關門,這些“的哥”吃飯又成了難題。老趙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決定春節期間不休息,正常營業,而且還給“的哥”們包餃子。
有的司機累了,想在這里多坐會兒。老趙為滿足他們的需求,又租下一間房,安置了一些舊沙發、電視,按照司機們的要求定時叫醒他們。而且1小時只收1元錢。司機們不但吃到了可口的飯菜,還養足了精神,都夸獎老趙服務到家。
自然,老趙關心“的哥”,“的哥”也關心老趙,他們無論出去拉活多遠多累,也愿意來到老趙這里就餐。一位“的哥”還親手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菜香引進的哥友”,下聯是“關心招來回頭客”,橫批“滿意常來”,表達了“的哥”們的心聲。
現在的老趙終于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了。他想用這兩年賺的利潤想大干一番,把飯店辦成24小時營業的“司機之家品牌店”,而且再開兩家分店,開到市里,讓司機們不用再跑這么遠的路來吃飯。
總有人以為小本生意來錢慢,其實小生意只要經營得當,并不比大買賣賺錢少。因為小生意投資少、見效快,沒有太大的風險,能夠讓你快速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對于剛創業,資金、經驗不足的人來說,尤其不能忽視小生意。
(處世使用范例)。
以小利換取大利。
利而誘之是一種以小利換取大利的原則。用在處世做事中,就成為了“拋磚引玉”這一心計。從謀略上來說,拋磚引玉意思用相類似、或者低賤的東西去迷惑、誘騙對方,讓其上當,然后就可以引出自己希望得到的目的來。
拋磚引玉這一轉化技巧,可以使用的場合很多,效果也比較良好。在使用拋磚引玉計謀時,“拋磚”只是手段,“引玉”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一般來說,為了自己追求的那塊美玉,一塊磚頭之小利大都也還是舍得,只是要察覺出何謂“磚頭”,怎么樣去拋磚頭,才能引出自己的目的來,卻是不無技巧與方法。這一點上,就需要我們動些心機了。
鄧權山是一家工廠的業務員,業務跑得也還順心,業績也還不錯,只是手頭有一個讓人頭痛的客戶。這個客戶其實也沒有別的,也不賴賬,但就是喜歡拖賬,而且往往一拖就是幾個月。這樣的客戶本來應該跟他快刀斬亂麻,但因為這位客戶每每要貸不少,就又舍不得丟掉,搞得他心頭總是有所掛牽。
這一天,鄧權山開完財務會議出來又被狠狠地克了一頓,就因為這位客戶那兒還有一筆金額不少的賬款。沒奈何,便與一位朋友商量了一番,想了個策略。第二天上午,他沒打電話就直接趕到了客戶的公司。
在辦公室大樓,老板的助理上前詢問他是否找老板?可有預約?見他不曾預約,便說:“很抱歉,我們老板不在,等明天老板回來再打電話給你。”
鄧權山知道,這是這位客戶愛用的一招,一有什么事情就推說自己在外頭辦事,忙得很。這位助理其實認識自己,但既然對方已經這般開口,便也只好點點頭向大門口走。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就由包內掏出來一封信交給助理,說:“你們老板回來之后,麻煩你將這封信轉交給他。”說完就匆匆離去了。
過了一刻多鐘,鄧權山又急急忙忙地走了回來,跟那位助理說:“很對不起,剛才的信給錯了,請你還給我。這封信才是給你們老板的。”
助理走進去拿了那封信出來。鄧權山一眼瞥見那封信開了個小口,便搶先說道:“呵,太好了,你們老板人回來了,請你帶我去見他。”這一回,對方再也不好推托了,便只得帶他去見老板,鄧權山將自己的處境全盤托出,老板見自己推托的借口被識破,心下有些尷尬,便也不好再多說什么。爽快地給鄧權山結帳,鄧權山拿到了這筆貨款,回公司去了。
在催款時,如果遇上喜歡賴帳的客戶,就要表現出相當的纏磨功夫。譬如偵知對方手頭有現金時,或對方賬戶上剛好進一筆款項時,立即趕過去。或者,如果對方老是推托外面太忙不在辦公室時,就要想辦法摸清他的行蹤,以確定他在辦倒室時,就即刻趕去,逮個正著。鄧權山如此拋磚引玉,利而誘之,以一封信測試出了老板確在辦公室的事實,既維護了對方的面子,不傷雙方的和氣,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卑而驕之。
(兵家使用范例)。
馮異以弱示敵。
“卑而驕之”有三種解釋:第一,敵人卑怯,應當設計謀使敵人驕傲麻痹;第二,對于鄙視我方的敵人,要設計謀使他驕傲;第三,我方故意用卑詞示弱,使敵人驕傲。這三種解釋雖含義不同,但目的相同,即設定計謀讓敵人驕傲起來。驕兵易輕敵,驕兵必敗。
公元24年冬,東漢光武帝劉秀派大將鄧禹統精兵2萬西入潼關,經營關中。鄧禹的部隊在西征初期,曾捷報頻傳,頗有斬獲,后因思想保守,部將不和,屢為赤眉所敗,聲名漸損。公元26年,劉秀命馮異率部西入潼關取代鄧禹。馮異認為,赤眉軍兵多糧少,難以很快擊敗,只能先以恩信傾誘,慢慢將其削弱,然后一舉殲滅。因此,馮異入關后在華陰與赤眉軍相持兩月,一直避免決戰。但鄧禹自慚受任無功,不聽馮異勸阻,一再率部找赤眉軍決戰,想僥幸取勝挽回面子,結果屢戰屢敗,招致更大的損失,甚至馮異也因援救鄧禹受到連累,部隊被赤眉軍打得落荒而逃。馮異歸營之后,招集失散漢軍,養精蓄銳,按既定方針與赤眉軍繼續對峙。而赤眉軍因打了幾個勝仗,卻滋長了輕敵情緒。馮異感到決戰條件成熟之后,遂決定采取以弱示敵的謀略誘敵出戰。
5—漢光武帝。
決戰前夕,馮異挑選了一批精壯戰士,讓他們換上與赤眉軍同樣的服裝,埋伏于戰場兩側。開始,赤眉軍以萬人進攻馮異的前部陣地,馮異只派出一支小部隊前去援救。赤眉軍誤以為馮異兵力薄弱,不堪一擊,遂放松警惕,將全部人馬投入戰場。馮異見敵人上當,便縱兵大戰。戰至下午,赤眉軍分不清敵我,于是陣營大亂,爭相逃命,最后導致全軍崩潰。馮異乘勝追擊,殺傷無數,收降男女8萬余人。從此,赤眉軍一蹶不振。
(商戰使用范例)。
向客戶提供商品信息。
銷售到底是什么?銷售就是把企業的商品或服務推銷給對方,讓對方接受。那么銷售員在銷售的過程中扮演著什么角色呢?為了完成銷售,銷售員在銷售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兩點:傳達商品或服務信息;客戶的管理和服務。基于這兩個任務,銷售員要帶給客戶的信息有兩方面:一是商品和服務信息,還有就是通過溝通的信息和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一名優秀的銷售員,就是要向客戶提供這些信息,最終贏得客戶。
一名優秀的銷售員要帶給客戶以下幾點信息。
1、有什么商品。
優秀的銷售員應該是自己商品的專家型營銷人員。優秀的銷售員應該重視商品培訓的過程,成為自己商品的專家,并且作為專家把商品介紹給客戶。市場對銷售員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要求銷售員成為“專家型營銷人員”。什么叫專家型營銷人員?說白了,就是要成為“很懂商品、很懂市場、很懂銷售”的銷售員。
2、有什么服務。
在樣品、價格、品質、發票、交貨方式等過程中,可能有很多很鎖碎的事情,但是對客戶的滿意度有著極大的影響,最終影響著業務的成交率。
3、讓客戶隨時可找到。
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往往客戶不是沒信息,而是信息太多了,多到眼花繚亂。而且人都是有惰性的,一般都是選擇最方便的方式,這樣就要求我們能在客戶需要的時候能及時找得到我們。
4、讓客戶使用方便。
在和客戶溝通、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時,要傳遞給客戶的信息有以下幾點:
(1)相信客戶。消費者是有眼光且有分辨能力的,他們會仔細權衡商品的價值及成本。然后選擇提供真實價值的廠商。
(2)誠信對待客戶。劣質商品終究無法逃過消費者的慧眼。即使商品質量有點差異,消費者仍會細心察覺,并以購買與否的表達方式對商品做出評價。消費者對于經常使用的商品,只要有一絲的差異,立刻會發覺,因為他們可以將不同品牌加以比較并發現優劣。因此,品牌本身所提供的真實效益是最重要的。
(3)客戶決定價值。價格并非是決定價值的惟一要素,消費者對價值的敏感度,已由市場上無數成功的例子及少數失敗的例子得到驗證。大多數消費者選擇價格較高的世界性品牌,他們認為世界性品牌所帶來的效益遠超過所付的代價。
(4)想客戶之所想,傾聽客戶的聲音。銷售的每一步都是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
(5)買賣成交是客戶關系的開始,售后跟進客戶也是客戶關系發展的重要環節。
(6)客戶是老板。對每一位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7)對客戶負責,真正為客戶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
(處世使用范例)。
暴露無關痛癢的缺點。
示弱是處世交際的一項法則,它可以減少乃至消除不滿或嫉妒,事業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運兒,被人嫉妒是難免的,在一時還無法消除這種社會心理之前,用適當的示弱方式可以將其消極作用減少到最低程度。
可以使處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交際。交際中,必須善于選擇示弱的內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的學歷,表明自己實在是個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別人面前多說自己失敗的記錄,現實的煩惱,給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萬事大吉”的感覺。對眼下經濟狀況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適當訴說自己的苦衷:諸如健康欠佳、子女學業不妙以及工作中諸多困難,讓對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難念的經”。某些專業上有一技之長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對其他領域一竅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鬧過笑話、受過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觀條件或偶然機遇僥幸獲得名利的人,更應該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是“瞎貓碰上死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