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尋找貨幣錨
  • 劉華峰
  • 2267字
  • 2021-01-28 11:08:53

·美元的崛起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戰爭接近尾聲,戰后重建與國際合作進入新階段。此時,全球各國的金本位與銀本位制度已基本瓦解,放棄貴金屬擔保后,取而代之的是國家信用保證。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得不同國家間的貨幣兌換不可避免,一國的貨幣貶值直接影響到貿易伙伴的利益,人們依然習慣于有某種公認的標準來擔保一國貨幣的公信力,而黃金依然被人們視為最理想的標準。黃金被廣泛認可的貴重使得其作為世界貨幣成為可能,金幣可以與其他商品一樣,以含金量為計量標準在世界各國之間流通,滿足國際貿易的需要,無論其形狀與大小以及如何鑄造,英國的一盎司黃金都等于美國的一盎司黃金。

英國金本位制的解體對英鎊的硬貨幣形象形成了較大的打擊,而完成黃金大布局與白銀保衛戰的美國,金銀大豐收為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提供了有力的擔保,這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礎。美國的黃金收購導致一些金本位制國家不得不放棄金本位,美國的白銀收購也導致一些銀本位制國家不得不放棄銀本位,失去貴金屬貨幣錨的眾多國家重回貴金屬本位的希望渺茫,最終選擇了以黃金支持的美元本位,也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

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聯合國”這一名稱是由當時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設想出來的,美國是成立聯合國的組織者。1944年7月,美國邀請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國政府的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簽署了一項重要的協議——《布雷頓森林協議》,這項協議進一步確立了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根據布雷頓森林體系,各國確定本國貨幣兌換黃金或美元的價格,美國承諾各國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前文已提到,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是美國通過不斷提高價格購買黃金來實現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就是以美元國際黃金本位作為美元國際貨幣地位的重要保證。在布雷頓森林協議簽訂時,美國持有全球黃金儲備的約3/4,這為美元的黃金保證提供了充分的信心。由于協議規定各國隨時可以將美元向美國兌換為黃金,各國也就對美元有了更大的信任。當然,黃金擔保雖然是重要的促成因素之一,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離不開美國強大的政治與經濟實力。

布雷頓協議簽訂以后直至解體,美國的黃金儲備持續下行,美元的大量發行使得以35美元一盎司兌換黃金已經沒有了可能。美元與黃金之間固定兌換比例被打破而導致的黃金價格上行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到1964年,外國官方持有的美元已超過了美國的庫存黃金價值,布雷頓森林體系以黃金擔保的美元本位實際上正在逐步發展為沒有黃金的純粹的美元本位。1965年3月約翰遜總統簽署了取消銀行儲備與黃金掛鉤的法案,1968年黃金價格大幅上升,1969年3月10日達到43.83美元,此后黃金價格開始下行,至1969年底重回35美元附近,這一價格維持了不到1年的時間,從此一去不復返。

到1971年,倘若按35美元一盎司兌換黃金,美國的黃金儲備已不足以使布雷頓森林體系下一半的美元得到兌換。以高于35美元每盎司的價格從市場購入黃金,再履行諾言以35美元每盎司兌換給持有美元的各國,美國顯然沒有這個打算。1971年8月15日,美國宣布暫停美元自由兌換黃金,這是尼克松政府新經濟政策的重要部分之一。尼克松總統的“新經濟政策”公告在東京時間1971年8月16日上午10點發布,當時日本處于開市中,而歐美為周日晚上歇市時間。“新經濟政策”發布后,引發了市場的美元拋售潮,由于過分相信美國傳達的保證不貶值美元的信息,以及為了維持360日元每美元的匯率價格,避免日本持有的大量美元資產減值,日本銀行繼續以360日元每美元的價格大量買進美元,這些美元很快就導致了日本銀行巨額的賬面損失。經歷艱難而漫長的談判后,十國集團最終于1971年12月在史密森學會達成新的匯率協議,各國貨幣相對美元不同程度升值,平均升值幅度在10%左右,圍繞中心匯率的波動幅度從±1%調整為±2.25%,黃金官價從35美元每盎司提高到38美元每盎司。

所有違背實體經濟規律的規則只會阻礙實體經濟的發展,最終都會在實體經濟的強大沖擊下瓦解,承載著穩定世界經濟夢想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反而成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布雷頓森林體系基于固定匯率與自由貿易建立,而固定匯率與自由貿易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兩國之間的匯率最終由兩國經濟的對比關系決定,隨著國際貿易的規模擴大,政府控制匯率的能力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正如日本試圖干預市場來維持固定匯率的失敗,史密森協定所達成的新的匯率協議并沒有維持多久,到1973年,浮動匯率基本取代了固定匯率,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畫上了句號。1971年至1980年的10年間,全球經歷了黃金價格的大幅上行。不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盡管解體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卻已無法撼動。

由于黃金資源的有限,要保證單位面值紙幣兌換成指定重量的黃金,紙幣的發行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倘若紙幣的增加不以等量增加黃金儲備為前提,那么紙幣兌換黃金的承諾就無法實現。隨著經濟的發展,當人們對日益豐富的社會產品進行交易時,需要更多的紙幣參與交換,因此,金本位制的存在,會對貨幣供給適應貨幣需求形成阻礙,這必然束縛經濟的發展,也必然帶來金本位制的最終解體。從越鑄越小的金幣,到金本位制國家紙幣兌換黃金的縮水直至中止,再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有限的黃金與日益豐富的社會產品的不匹配使得黃金的貨幣地位難以繼續,黃金重量的增加永遠也跟不上社會產品的日益豐富。如果一定要建立社會所有產品與黃金的比價關系,單位產品能兌換的黃金只能越來越少,或者說,黃金只能越來越“貴”,因此,兌換黃金的承諾注定只能是口頭空言。顯然,是人們沒有認清金本位制失敗的真正原因,才使布雷頓森林體系得以形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临洮县| 北碚区| 林周县| 临汾市| 封开县| 册亨县| 绥化市| 安泽县| 鞍山市| 兴业县| 托克逊县| 桃江县| 乌兰浩特市| 新绛县| 封丘县| 三亚市| 南漳县| 屯昌县| 开封县| 嘉鱼县| 理塘县| 永州市| 常州市| 石嘴山市| 灵丘县| 凉城县| 区。| 泾阳县| 潞西市| 遂宁市| 义乌市| 酉阳| 白玉县| 海兴县| 翁源县| 万源市| 出国| 英山县| 福泉市|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