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楊戩親戚都很牛

  • 封神榜之人族崛起
  • 公羊陸離
  • 3320字
  • 2020-08-29 22:34:19

“全忠,你這次可以放心走海路了,東海龍王不敢再阻攔船隊,但是你也不能掉以輕心,大海之上風浪暗礁也要時時留意。”袁洪提醒即將出發的蘇全忠。

“袁大夫放心,這船里裝的都是冀州救命的糧食,我會小心的。”

蘇全忠這一次裝滿了20船糧食,浩浩蕩蕩順河而下,沿原路返回冀州。他的20船鐵礦石肯定是不夠換這么多糧食的,在船隊來的時候,蘇護就讓船隊裝了大量金子用來購買糧食。

蘇全忠到了朝歌,四處打點,很快便把糧食貿易這一條路打通了,因此購買了大量糧食,將空船裝滿。

看著船隊離去,楊任感嘆,“蘇護真是生了個好兒子,年紀輕輕,有勇有識。我楊氏子弟若能出此英杰就好了。”

這一點袁洪也認可,他像蘇全忠這么大的時候,還在讀書,只是一個懵懂的學生,而在這個時代,20歲的蘇全忠已經能獨當一面了。

“楊大夫不必妄自菲薄,揚州是大商的支柱,產糧之地,你們楊家肯定人才不少,我們接下來就要開始煉鋼鐵了,正是需要人才,楊大夫能推薦幾位優秀的楊氏子弟來工業園任職幫我才好。”

任何年代,讀過書的人才都要優于沒有讀過書的文盲,商朝能識字的都是貴族子弟,他現在手下的210人,都是文盲,每次安排工作,都要講半天才能讓他們理解。

袁洪現在希望能招一些有文化的青年,以后能接替他。因為作為修仙者,最吸引他的是洞天福地,靈果法寶,而不是凡人用的工具。現在之所以這么賣力,主要是為了完成女媧娘娘教給他的輔佐帝辛的任務。

他可不敢去參與朝堂政治,到時候帝辛奪權,萬一殺得頭破血流,最后女媧娘娘再把責任扣到他頭上,《封神演義》中軒轅墳三妖便是他的榜樣。

現在他在背后踏踏實實幫助商朝提升工業水平,默默付出,一方面可以整體提高大商的實力,又不會卷入斗爭之中,最關鍵一點,他看到很多書中都講過的,一個小發明就能獲得大功德,他也想試試。

楊任盯著他看了一會,“我其實很不明白你到底要做什么,既然大王信任你,我便也想看看你如何煉制鋼鐵。至于楊氏子弟,我想他們不會愿意來做這些事情。”

提到楊氏子弟中的人才,他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那時候他們楊家的確出了一個資質不錯的人才,只是現在不知道怎么樣了。

顯然那些讀過書的貴族子弟和袁洪想法差不多,修仙要緊,凡人之事沒有意義。而且人教傳下來的修煉功法,本就重在煉體,增強武力,而且不能增加壽元。除非可以渡過仙劫突破成仙,不然百年后也不過是一抔黃土。所以修仙提升修為更加迫切,需要爭分奪秒。

“既然楊大夫想看,那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吧。希望楊大夫看后會改變看法,我們一起把這件事做好。”

高爐煉鐵技術袁洪也是半吊子,他不是學工科的,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高爐煉鐵技術。但是讀書多了,他發現高爐煉鐵技術是穿越者必備技能,于是好奇,他就去查閱了一下,再結合在書中讀的,就混了個半瓢水。

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肯定不敢嘗試,或者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但是現在,他直接可以利用仙術彌補技術上的不足。

袁洪帶楊任一起來到新碼頭,楊任再次登上碼頭,發現左邊真的又增加了幾十個窯爐,整個新碼頭下游,變成了燒炭作坊,煙氣繚繞。

“楊大夫請看那邊,那五座高爐就是用來煉鐵的高爐,我們現在就可以試試。”

楊任說著袁大夫直的方向看過去,那五座高爐的確與眾不同,除了更高一些外,最大的區別就是五座高爐被銅管連接起來。第一座高爐上口接了一根水桶粗的銅管,一直連接到第二座高爐的底部。第二座高爐也是如此,五座高爐被銅管連成一圈。

“袁大夫想法新奇,不知接下來如何作用?”

“楊大夫請看。”

袁洪直接使用仙術開始將鐵礦石、木炭、石灰石抓取過來,從預留的進料口投送進五座高爐中。

投料完畢,袁洪來到第一座高爐旁,把頭伸進底部預留的進氣口,深吸一口氣,對著底部的進氣口開始吹氣。

這個動作不僅楊任看呆了,周圍不明所以的工匠也傻眼了。

袁洪也無奈,他現在連鼓風機都沒有,只能人工代替。他一口氣包含了體內真火,直接將里面的木炭點燃,接下來高爐里面的原材料便可以持續反應了。

袁洪吹著了第一座高爐,馬上又去吹第二座,然后是第三座,第四座,第五座。接著回來繼續一遍一遍地吹。看得楊任目瞪口呆。

袁洪在忙著他也插不上嘴,只是心里覺著,這高爐雖然奇特,最終還是以法術來熔煉鐵礦石罷了。

高爐中木炭開始劇烈燃燒,氧化還原反應進行,底部的出鐵口開始流出紅彤彤的鐵汁。袁洪第一次高爐煉鐵算是成功了。

隨著第一滴高爐煉出來的紅色鐵汁滴落,袁洪突然感覺身體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一絲無形的能量突然降臨到身上,當他嘗試使用,發現無法調動這股能量。

袁洪心有所悟,這便是功德能量,因為他推動了高爐煉鐵技術,天道降下的功德。

“怎么才這么一點?不過看起來方向是對的,積少成多,加油。”

感受到天降功德,袁洪更加賣力,使勁地對著五座高爐吹氣。

推廣高爐煉鐵技術雖然有功于人族,但是鐵在此之前已經有了,袁洪只是改進了一下技術而已,并沒有開創性,也不為人知,所以功德才不多。

楊任卻認為袁洪這不過還是使用法術的手段在熔煉鐵礦石。但是袁洪自己知道,除了第一口真火點燃五個高爐外,他的作用只是吹氣而已,這份工作以后都是可以使用鼓風機取代的。

其實學過高中化學的都知道這個原理:裝入高爐中的鐵礦石,主要是鐵和氧的化合物。在高溫下,木炭中的碳及碳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將鐵礦石中的氧奪取出來,得到鐵,這個過程叫做還原。

鐵礦石通過還原反應煉出生鐵,高溫使生鐵變成液體,鐵水便從出鐵口流出。

而鐵礦石中的脈石、炭及噴吹物中的灰分與加入爐內的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可以從出鐵口和出渣口分別排出。

五座高爐上方的銅管,主要作用是將高爐煤氣從爐頂導出,供給下一座高爐,作為燃料繼續使用。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只要不停地投料,吹氣和排出爐渣,反應就能持續進行了。

高爐里面的原料很快反應完畢,袁洪不在繼續往里面添加原料,他也發現用他來代替鼓風機的做法有點滑稽。

袁洪用法術攝取一坨鐵汁,直接在河水里面降溫,然后送到楊任面前。

“楊大夫看此鐵質量如何?”

楊任將鐵塊拿到手中,仔細端詳,又用手用力揉捏,鐵塊便被楊任捏成了兩半。對于鐵他并不陌生,不過以前利用法術熔煉出來的鐵,質地是軟的,用力一捏就會變形,而手中的這塊鐵,很硬,也很脆。

“袁大夫煉出來的鐵與眾不同,質地要優于其他法術熔煉的鐵,更加堅硬,不過卻更容易折斷。”楊任停了片刻,繼續道,“只是我觀袁大夫這煉鐵之法,雖然比之普通仙法更快,一次可以煉制五座高爐,但是這過程實在太繁瑣,需要袁大夫不停施法,也算不得高明。”

“額,楊大夫誤會了,這個是因為沒有鼓風機,所以我只能人工代替。后續我再設計幾個鼓風機,就不用我來回吹氣了。”袁洪不得不解釋道,“其實剛剛無論是填料還是點火,乃至于吹風,出料,凡人都可以勝任,不需要任何法術參與。”

楊任回想剛剛的過程,如果真像袁洪所說,的確是前無古人的煉鐵之法。若能推廣,便可以大量煉鐵,造福天下,也是一份大功勞。

“袁大夫可盡快完善此法,到時便請大王攜群臣來觀,也顯你我之功。”

“這個是自然,只是這些工匠太過愚笨,楊大夫現在是否可以考慮給我推薦幾個有才能的人了!”

如果以后持續煉鐵了,袁洪可不想寸步不離地守著,好歹給幾個能當監工的明白人才好。

楊任沉思片刻道:“我族中有一人,倒是合適來此,不知他是否愿意,我回去便幫你詢問一下。”

“不知是什么人?”袁洪也好奇,哪個貴族子弟不去修煉,合適來這里工作呢。“楊大夫給我提前介紹一下。”

他可不想接手一個紈绔子弟過來。

“此人是我大哥楊君,字天佑,和袁大夫一樣,喜歡鉆研新奇事物,想來應該適合在此。”

“楊天佑是你大哥?”袁洪還是第一次知道楊任還有一個大哥,只是這個楊君的字讓他有點驚訝。

“莫非袁大夫認識我大哥?”楊任有點奇怪袁洪的反應,按理說袁洪不應該認識他大哥才對。

“你是不是還有一個大侄子叫做楊戩?”聽到楊天佑,他突然想到另一個人。

“你怎么知道?你還知道什么?”

楊任表現的十分震驚,自從發生了那件事以后,他大哥楊君閉門不出,很少有人知道他。

“楊戩真是你們楊家的人?”這下輪到袁洪驚訝了。

他已經察覺到,闡教金仙收的弟子都是諸侯的公子繼承人,但是沒想到楊戩竟然會是揚州侯的子孫,和楊任是親戚。

“這么算的話,楊戩還要叫帝辛一聲姑父,這劇情也太扯了吧!”袁洪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他擔心是自己看漏了,想再看一遍《封神演義》補補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回县| 卓尼县| 京山县| 珲春市| 乐昌市| 师宗县| 和静县| 喀喇| 二连浩特市| 大足县| 六盘水市| 彰武县| 喀喇沁旗| 石河子市| 孝感市| 蓝田县| 湘乡市| 海兴县| 高台县| 德安县| 宁城县| 岫岩| 修水县| 沐川县| 体育| 乐业县| 密山市| 武汉市| 寿光市| 阳山县| 甘德县| 延吉市| 肥东县| 宜章县| 临武县| 阳谷县| 当阳市| 桓台县| 清流县| 托克托县|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