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診斷重點解讀

(一)VVC致病微生物
80%~90%的VVC由白假絲酵母菌引起,少數由非白假絲酵母菌(如光滑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以及熱帶假絲酵母菌等)引起。有研究認為,近年來非白假絲酵母菌引起的VVC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在難治性VVC或RVVC中。一般認為,VVC是一種內源性疾病,假絲酵母菌是人陰道內20多種微生物中的一種,在10%的正常女性陰道和30%妊娠女性陰道內可以存在而不致病,我們稱之為定植。在女性陰道內,占優勢的乳桿菌對維持陰道正常菌群及陰道的自凈作用起著關鍵作用,同時它分泌的一些物質(如硬脂酸)可以抑制假絲酵母菌由孢子相轉為菌絲相,從而減少其繁殖的機會。任何原因造成的乳桿菌減少或消失,都可以給假絲酵母菌提供繁殖的能源和條件。
(二)關注VVC的過敏問題
在就診的VVC患者中,大多數以瘙癢為主要癥狀,引起瘙癢的原因,除含有孢子、菌絲的陰道分泌物的刺激外,在VVC疾病過程中存在著過敏反應。因此,在VVC的治療中不能忽視對于過敏反應的去除,特別是對于重度VVC,可以加用一些局部輕~中度的抗過敏藥物來迅速改善患者的過敏狀況。
(三)強調VVC的評分
在VVC的診斷中,一旦做出VVC的診斷,在開始治療前應進行VVC的評分,以確定其臨床分類。評分標準中有五個觀察指標,即瘙癢程度、疼痛程度、陰道充血水腫、外陰有無抓痕皸裂糜爛及分泌物量多少。癥狀越重,評分越高。評分≥7分為重度VVC,≤6分為輕中度VVC。指南修訂稿評分標準中4個指標無改變,只有一個進行了改變,新的指南將以往的VVC癥狀體征評分中的陰道充血、水腫一項進行了修改,原來是按照陰道黏膜充血水腫的面積評分的,即1分是指小于1/3陰道面積,3分指大于2/3,2分是在兩者之間。而在臨床工作中是無法根據充血、水腫的面積評分的,在這次的診治規范中,采用了輕、中、重作為1、2、3分的評判方法,更符合臨床的實際情況,更方便醫生的觀察和評判。
(四)重視VVC的臨床分類
由于VVC的分類情況不同,治療方案不同,因此在治療前應做出VVC的臨床分類。在診斷VVC的過程中,建議根據每年內的發作次數、病情輕重的評分情況、假絲酵母菌的種類以及疾病人群進行VVC臨床分類。VVC分為單純性VVC和復雜性VVC。單純性VVC是指正常非孕宿主發生的、散發的、由白假絲酵母菌所致的輕或中度VVC。復雜性VVC包括:復發性VVC、重度VVC、非白假絲酵母菌所致的VVC、妊娠期VVC或宿主為未控制的糖尿病和免疫低下者。
復發性VVC是指一年內有癥狀性VVC發作4次或4次以上。RVVC過去的定義是指婦女患VVC后經過治療,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真菌學檢查陰性后,又出現癥狀,經真菌檢查又陽性,為VVC復發。如一年內復發4次或以上,稱為RVVC。在這樣的定義中,強調每次VVC治愈的標準為微生物學的治愈,治愈后又發作,并要求每次要有患者去醫院檢查及記錄?,F在的定義是從實際出發,VVC患者每次發作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即稱為臨床治愈,不再強調真菌學檢查陰性,由于健康女性陰道內有假絲酵母菌的存在,若無癥狀也無需治療。若臨床癥狀再次出現,并且真菌學檢查陽性,可以稱為一次發作。若一年內有癥狀的發作達到4次或以上,稱為RVVC。因此,RVVC定義的修改大大接近了臨床實際,更便于婦科醫生的實際工作。
重度VVC是指臨床癥狀體征嚴重,按VVC評分標準(詳見附錄表2),評分≥7分為重度VVC。
(五)VVC的實驗室診斷方法
強調了采用10%KOH濕片鏡檢法診斷VVC,不再推薦使用生理鹽水濕片鏡檢法,因為生理鹽水法的陽性率只有50%左右,不適合作為臨床診斷手段。10%KOH濕片可以溶解陰道分泌物中的細胞碎片,陽性率可達70%,提高診斷的敏感性。也不建議對每一個VVC患者使用真菌培養。大多數VVC患者的診斷,依靠10%KOH濕片鏡檢法或革蘭染色法即可滿足,但在復發性VVC或有些患者的癥狀或體征符合VVC,但鏡檢僅發現芽胞而無菌絲,此時,高度懷疑是否為非白假絲酵母菌的感染,應做真菌培養確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乌苏市| 大足县| 绥芬河市| 昌宁县| 延长县| 阿拉善左旗| 南投县| 平利县| 通城县| 新沂市| 平武县| 长治县| 阆中市| 襄垣县| 乳山市| 青神县| 肥乡县| 龙州县| 丽江市| 绩溪县| 农安县| 邵武市| 河源市| 天镇县| 兰溪市| 电白县| 偏关县| 偃师市| 忻城县| 白银市| 吉水县| 宣城市| 南郑县| 石楼县| 始兴县| 静海县| 孝昌县| 大厂| 惠东县| 洛宁县|